返回首页 > 位置: 小学网 > 宜宾县 > 正文

宜宾市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1月6日方存好)

日期:2023/9/12 15:43:47 浏览:

融入和服务中省发展战略,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必须接续奋斗保持发展定力,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深入实施“产业发展双轮驱动”战略,一心一意谋发展、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以贯之抓落实,推动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必须敢为人先保持创新定力,坚持以创新的思维推进改革、扩大开放,不断夯实科教人才支撑,完善产业发展平台、科技创新平台、开放合作平台,持续增强发展动能。必须担当作为保持实干定力,时刻把工作职责记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围绕全市发展目标,切实强化责任意识、协作意识、执行意识,齐心协力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必须坚守初心保持为民定力,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养老、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等方面入手,用心用情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各位代表,五年的发展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市各级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共同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全市各族人民、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政法干警、消防救援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及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大道行思,取则行远。我们清醒地看到,在全市发展进程中依然存在一些困难和不足:部分产业还处于培育壮大阶段,产业生态圈尚未形成;市县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县域经济发展还需持续加快;疫情防控、安全生产、生态环保、自然灾害等领域风险依然存在,土地、能耗等要素保障压力不断加大;民生领域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高品质的教育、医疗等还需进一步发展;高层次、专业化人才还相对缺乏,部分干部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存在本领恐慌、能力不足等问题。对此,我们一定直面问题和挑战,尽心竭力改进工作,决不辜负全市人民的期待!

二、今后五年的主要任务

今后五年,是宜宾转型升级、高位突破、实现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的五年。从宏观形势看,我国经济韧性强、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国家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大战略,省委大力实施“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战略部署,将释放出强劲的发展动能。从自身发展看,经过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宜宾在产业发展、交通建设、科教创新、开放合作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在区域发展中形成了相对比较优势,未来三至五年,随着成自宜、渝昆高铁和宜威高速等重大基础设施相继建成,宜宾综合发展优势将更加凸显,必将为我们抢抓新一轮发展机遇、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跨越奠定坚实基础。

按照市第六次党代会部署,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对宜宾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决策部署,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继续实施“产业发展双轮驱动”战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持续改善民生,保持经济发展良好势头和社会大局稳定,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国家区域中心城市。

今后五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速继续保持全省前列,力争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8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400亿元;现代产业体系更加完善、结构更加优化,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405亿元、3075亿元、2320亿元,加快建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副中心。

——城市能级实现新提升。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城市环境更加宜居,城镇化率提高到61.5%,力争建成Ⅰ型大城市。“铁公水空”立体交通体系更加健全,建成和在建铁路里程超过830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700公里,建成全国性交通枢纽中心,形成宜宾至成渝双核及周边主要城市1小时、云贵地区2小时、国家中心城市3小时通达的出行交通圈。

——改革创新再造新优势。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8%,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突破2200亿元,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和区域科创中心。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三江新区实现高质量跨越发展,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000亿元、创建长江上游沿江第三个国家级新区。

——生态建设取得新进展。高质量建设清洁能源生产和应用产业基地,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和碳汇能力稳步提升,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下降,森林覆盖率稳定在50%以上,建设长江生态第一城。

——人民生活得到新改善。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多层次全覆盖的社保体系更加完善,乡村振兴取得突破性进展,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建成区域教育中心、区域医疗中心、区域文化旅游体育中心。重大风险防范化解机制更加健全,基层治理能力明显提升,加快建成更高水平的平安宜宾、法治宜宾、幸福宜宾,争创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将重点把握好以下五个方面:

——立足新发展阶段,精准把握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国家区域中心城市的科学内涵。我国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顺利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新征程,这是当前最大的时代背景、最鲜明的时代特征。我们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国家区域中心城市,要充分认识和体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特征,立足宜宾区位优势和发展实际,从长江经济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川渝滇黔融合发展区域和南向开放大通道等国家战略中,精准识别目标范围、找准发展定位、明确主攻方向,聚焦城市规模、功能、品质三大核心要素,持续壮大经济规模、城市规模、人口规模,完善产业集聚和交通、教育、医疗、文化、旅游、体育等公共服务功能,提升城市规划建设品质和管理运营水平,增强城市承载能力、辐射吸纳能力和区域带动能力。

——贯彻新发展理念,切实增强发展动力与活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我们要完整把握、准确理解、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将其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领域。始终坚持问题导向,聚焦产业发展、城乡建设、科技创新、绿色低碳、开放合作、民生保障、国资国企改革等关键领域,既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又抓住短板弱项精准施策、重点推进,切实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构建内陆开放新高地。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开放合作,是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的现实途径。我们将紧跟时代要求,树牢全球视野,主动融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按照“依托北向、突出南向、强化东向、拓展西向”的思路,北向主动接受成都辐射带动,加快建设成宜跨区域合作先行示范市;南向主动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推动与北部湾经济区、粤港澳大湾区、东盟经济区等协同开放;东向全面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与重庆、上海等城市共建产业链供应链;西向沿金沙江开放通道,加强清洁能源产业协作,加快打造与攀西经济区合作的经济走廊。

——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高质量发展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由之路,是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将坚持把产业高质量发展作为强市之基,以企业精准画像、行业精准分析为基础,加强产业全生命周期服务,切实提升企业、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坚持“人城产”的营城逻辑,以建设“功能复合、职住平衡、服务完善、宜业宜居”的新型产业功能区为重点,深入推进产城融合,提升城市发展能级。全面推动生产生活方式转型,注重生态价值转化,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快建设共同富裕的幸福宜宾。共同富裕是时代发展的前进方向,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我们将坚持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政府工作的目标取向、价值追求,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升城乡发展协调性、均衡性,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断完善养老、医疗、救助、住房等公共政策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坚持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分级分类分区抓好安全生产、信访稳定、疫情防控等工作,建立健全重大风险防范化解机制,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

各位代表,今后五年发展的蓝图已经绘就、目标已经明确,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创新实干、砥砺前行,坚定不移推动既定部署落地落实,就一定能够创造出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新业绩。

三、2022年重点工作建议

今年是本届政府开局之年,也是宜宾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国家区域中心城市起步之年。我们将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决策部署,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多作贡献,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保持经济合理增速、社会大局稳定,努力实现有质量的增长、有感受的发展、有实物量的变化,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今年的主要发展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建筑业总产值增长15%;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9%;城镇新增就业5.5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完成省上下达的物价调控、节能减排等目标任务。

围绕上述目标任务,我们将着力抓好以下工作。

(一)以培育产业生态为核心,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全力打造现代工业“5+1”产业集群。毫不动摇坚持工业在经济发展中的核心支撑地位,深入实施“产业发展双轮驱动”战略,切实推动工业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白酒食品产业,充分发挥宜宾作为地球同纬度上最适合酿造优质浓香型白酒地区的优势,加大优质白酒企业扶持力度,加强产区识别和市场营销,力争实现营业收入1200亿元;支持五粮液集团紧盯世界500强目标,加快推进厂区规划设计和10万吨生态酿酒等项目建设,持续做大规模、提升市场占有率;支持酒茶集团以独立上市为目标,加强资源整合,服务白酒、茶等全产业链发展。动力电池产业,建成四川时代3、5期和时代吉利1期等项目,加快四川时代7—10期项目建设,积极推动时代吉利2期项目落地,高质量办好首届世界动力电池发展大会;紧盯细分领域头部企业,引进落地电池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等核心配套项目10个以上,着力构建动力电池“1+6”产业生态圈,力争实现营业收入400亿元,加快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动力电池产业基地、建设“动力电池之都”;抢抓清洁能源产业发展“风口期”,稳步发展页岩气等清洁能源产业,多赛道布局燃料电池等清洁能源应用产业。智能终端产业,制定出台产业扶持政策,支持现有企业提高科研能力和技术水平,引导企业结合物联网场景应用加快转型、拓展市场,力争实现营业收入500亿元;大力引进显示组件等关键零部件和物联网等关联领域的头部企业,形成产业集群。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大力引进整车制造和配套产业项目,构建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体系,提升汽车产业规模;研究制定智轨“投建运营维管”新模式,强化产品应用推广,提高智轨的市场认可度和知名度;推动普什集团公司整体搬迁等项目建设,加快构建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产业链供应链,力争实现营业收入220亿元。新材料产业,以丝丽雅集团、屏山纺织产业园为重点,强化企业招引和项目落地,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文章来源于:http://xiaoxue.ljyz.com.cn 小学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