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位置: 小学网 > 集美区 > 正文

一年以来,集美区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助力教师成长,“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日期:2023/8/24 18:21:00 浏览:

一年以来,集美区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助力教师成长,“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022-12-1911:06

来源:厦门日报

▲集美区教师进修学校组织教师开展教学基本功集训(集美区教育局供图)

集美区学子朝气蓬勃,天天向上。(集美区教育局供图)

李林小学学生在校长的带领下对稻谷进行筛杂,体验农事趣味。(李林小学供图)

福建教育学院附属集美实验学校学生打棒球。(学校供图)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林桂桢通讯员董炳娟杨跃强)近日,2022年厦门市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结果出炉,集美区共有112名教师获得综合奖,数量居全市前列。其中,8人获综合奖一等奖,45人获综合奖二等奖,59人获综合奖三等奖;另有102人次获得“课程解读”“学科理解”“教学设计”“评价设计”“教研活动”单项奖。

据悉,集美区委区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教育发展,近期,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多次调研辖区学校,与校长、师生座谈交流,着力解决办学实际问题。

一年以来,集美区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助力教师成长、促进教育公平,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交出了一张“高质量教育答卷”。

青年教师成长

制定五年培训方案

搭建六级递进式成长平台

“在比赛中成长,在活动中锻炼。”窗内小学音乐教师吴铮铮入行8年,已是教师技能竞赛的“大满贯”选手——历次参加集美区五项基本功比赛、区教师技能大赛、市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市教师创新大赛、省中小学教师教学大赛等,每次都能捧回奖杯。

经过多年锻炼,吴铮铮从一名新人成长为区级学科带头人、市级骨干教师。在专业学科取得优异成绩的同时,吴铮铮经历办公室、德育处等多个岗位锻炼,成长为集教学、管理等才能于一身的“多面手”。她的经历,可以说是集美区大部分青年教师成长的缩影。

“近年来,随着集美教育规模的扩张,我们的新办校数量不断增长,入职5年内的新教师有两千多名。因此,我们师资培训的第一个着力点,就是推动青年教师快速成长。”集美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李涛介绍,集美区制定并实施《集美区青年教师入职后五年培训考核方案》,按照入职后一年、三年、五年分阶段制定培养目标,明确培养措施和考核办法,搭建从教学新秀到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教师“六级递进式发展平台”。

“一入职,就有资深老师手把手教我们。我还加入名师发展工作室,跟着前辈们学习,不仅学到了集美区的音乐教学经验,还有机会跨区与名师交流。”吴铮铮说,集美区开展教学名师五级结对“双带教”活动,并把青年教师吸纳进名师发展工作室,通过新老传帮带,促进青年教师成长。

今年暑假,集美区教师进修学校组织全区教龄5年内的2055名青年教师开展岗位练兵,备战中小学幼儿园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并从中选拔优胜选手参加市赛。此外,集美区教师进修学校与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部属师范院校以及集美大学、福建教育学院等开展合作培训,全面促进教师队伍建设改革与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集美区教育基金会为获评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以及在各类教师教学竞赛中获奖的教师颁发奖励金,鼓励教师提升业务水平。

管理干部培养

开设“嘉庚书房校长学堂”

“大咖”领航校长成长

校长们也要上学了。今年4月,“嘉庚书房校长学堂”正式揭牌。作为集美区校长的培训基地,该学堂定期组织区中小学名校长工作室的领衔导师和成员开展主题研讨,传承陈嘉庚教育思想,打造高素质专业化的管理干部队伍。

集美区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王颖介绍,集美区还开展中小学校长“采蜜行动计划”“酿蜜行动计划”,选派干部赴外地名校跟岗学习,选派集美区第二届名校长工作室的“小学后备干部学习共同体”成员18人,分赴杭州、南京、重庆、温州等地名校开展40天的跟岗挂职锻炼。

集美区聘请了9位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人士任教育发展顾问,柔性引进30位高层次教育人才(在聘)担任首席教育专家、学校发展顾问和学科教学导师。目前,集美区拥有两个名校长工作室、两个学校管理研修室,均是聘请业界知名校长担任领衔导师。

其中,厦门实验小学原校长尤颖超、厦门外国语学校附属小学原校长曾建胜两位集美区教育发展顾问同时担任集美区小学名校长工作室领衔导师,他们的足迹遍及集美区的新办校、薄弱校、边远农村学校,组织工作室成员赴杭州、南京、永泰等地挂职学习、跟岗锻炼,全力提升工作室校长的管理水平。尤颖超作为厦门实验小学集美分校的荣誉校长,还积极搭桥引线,争取到企业三十万元捐款设立奖教金,鼓励教师努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厦门市教科院原院长林伟庆、集美区教师进修学校原校长曾义和作为集美区中学名校长工作室领衔专家,厦门实验小学校长何宝群作为集美区小学管理研修室领衔专家,厦门市第十幼儿园园长姚莉娜作为集美区幼儿园管理研修室领衔专家,深入集美区属学校调研,精准分析各校(园)办学优势和存在问题,提出指导意见建议,并邀请专家开讲座、举办校长沙龙,推进校长队伍建设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集团化办学

优质校帮扶薄弱校提升育人质量

今年9月4日,集美第二小学教育集团正式揭牌。新办的海凤小学被吸纳进集美第二小学教育集团,两校区快速融合,迅速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升了海凤校区的办学活力与育人质量。

据了解,海凤校区校长由省特级教师、集美第二小学校长黄艺琼担任,行政团队由集美区教育局从全区选调的骨干教师组成。未来,集美第二小学校区和海凤校区将根据校区的实际教学需要进行师资调配,资源共享,进一步凸显集团化办学的优势。

这标志着集美区集团化办学趋向紧密。2021年12月,集美区推出集团化办学工程,区域乡村学校与优质学校组建13组集团化合作办学体,试行“统筹管理、教师互派、统一教研、资源共享、捆绑评价”的模式,向乡村校大力输出优质教学资源,推动义务教育从“基本均衡”迈向“优质均衡”。

在优质校的带动下,新村小学等7所合作校的成绩进步较大,荣获集美区教育教学质量奖,集美第二小学等7所优质校荣获“1+X”合作办学体指导奖。

劳动教育

拥有36所示范校

全区84%学校设劳动实践基地

用虾和百合摆出一盘“出水芙蓉”,用洋葱摆出荷花造型,用胡萝卜雕出“腊梅”……您相信吗?这些都是杏东小学学生做的菜肴。不仅如此,这群心灵手巧的孩子还会缝纫、制灯笼、做陶瓷,身怀“十八般武艺”。

杏东小学的校训是“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这所学校自诞生之日起就把劳动教育刻进基因里,构建了独特的“家校社”协作的劳动教育模式,获评首批厦门市中小学劳动教育示范学校。

早在十年前,杏东小学就根据不同年段特点,为高、中、低年级学生量身打造劳动课内容,创办了缝纫、陶瓷等“三爱”劳动社团。暑假期间,学生还能跟随老师走进集美职校,体验烹饪、缝纫等课程。

该校教师蔡筱颖介绍,每名学生都有一本“三爱劳动手帐”,学生记录自己的劳动情况,家长、老师进行评价,建立家校一体化劳动教育评价体系。每个年级的展示栏和班级的黑板报都有一个劳动板块,让孩子们记录对劳动的想法和提升劳动技能的“金点子”。“孩子通过劳动可以培养起方方面面的能力,包括对世界的看法、做事的条理性等,对人生有很大的影响。”蔡筱颖说。

包括杏东小学在内,目前集美区共有13所学校获评市中小学劳动教育示范学校,23所学校获评区级中小学劳动教育示范校。在全市首批29个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中,集美区有17个单位获评,数量为六区之首。

作为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集美区充分挖掘辖区资源,盘活校内闲置用地,创设劳动教育实践场所。目前全区62所中小学校中,共有52所学校建有校内劳动实践基地,占比84%。李林小学的“健行”耕读园就是其中一个。

清蒸鲈鱼、西红柿炒蛋、玉米干贝排骨汤……近期,李林小学的“百味灶台”又开锅了。小朋友们在校内的“健行”耕读园杀鱼、切菜、翻炒,制作出一道道美味佳肴。

“健行”耕读园建于2008年,占地2000多平方米,设有植物土培区、植物水培区、烹调操作区、动物养殖区、稻田种植区等功能区,打造兼具实验性、观赏性、示范性的育人场所。依托“健行”耕读园,李林小学结合二十四节气开设“校长课堂”和夏令营,校长带领学生戴上草帽、拿起镰刀,下地割稻打谷,学习播种、水培、扦插、嫁接等种植技巧,体验农事趣味。

目前,集美区共有471位专兼职劳动教育教师。该区建立劳动教育教师特聘制度,设立劳模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已聘请10多位专业人士或能工巧匠、非遗传承人担任劳动教育兼职教师。

体育教学

增加竞争要素以赛代练促进锻炼

今年10月,在CbA赛场上,来自集美的小将林葳替补上场帮助球队豪取三连胜,引发广泛关注。18岁的林葳曾就读于厦门实验小学集美分校和厦门十中。领他走进篮球专业训练大门的,是集美区少体校篮球教练陈剑平。后来,林葳又被福建省队相中,还曾入选国青队和国家二队,是厦门男子篮球有“国字号”身份的第一人。

林葳的“走红”,让大家再次把目光聚焦集美区体育教育。据了解,该区深化体教融合,指导区少体校与厦门十中合作,共同组建厦门市青少年男子篮球队,并集中在厦门十中学习和训练,双方合作办学优势互补、共同提高,更好地培养篮球苗子,也造就了厦门十中深厚的篮球底蕴。

此外,集美区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增加游戏与比赛等竞争要素,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竞争的乐趣,提高锻炼的积极性。

今年9月,福建教育学院附属集美实验学校(以下简称“集美实验学校”)获评“全国软式棒垒球实验学校”称号。该校的前身——美山中学创办于2018年,开展棒球教育也不过三年时间。这所年轻的学校是如何“从零开始”,在短时间内拿下“全国软式棒垒球实验学校”这一“国字招牌”的?

该校校长皮乐平介绍,学校邀请市棒球协会的专家进校授课,推出了棒球校本课程,并在此基础上选拔50多名学生组成校棒球队,开展常态化集训,并组织参加各项赛事,以赛代练提高学生打球的主动性。如今,球队已按照年级形成三级梯队力量,在全国、省、市组织的赛事中捧回多座含金量较高的奖杯,多名学生先后因棒球特长升入更高学府。

在集美实验学校,每名学生都会打棒球,棒球操、棒球礼仪等棒球文化展示也成为校园开放日、体育节上的招牌节目。

据悉,集美实验学

[1] [2] 下一页

文章来源于:http://xiaoxue.ljyz.com.cn 小学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