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掌握企业春季用工情况和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就业情况,我部决定继续组织开展“企业春季用工需求调查”和“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就业情况调查”,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企业春季用工需求调查
(一)调查范围
企业春季用工需求调查在全国70个城市进行。调查城市名单见附件4《企业春季用工调查城市名单》。
(二)调查时间与调查内容
1.第一期调查:调查时间为2013年1月6日至12日,上报日期为1月19日前。调查内容主要包括2012年企业用工和招工缺口情况,以及2013年企业春季用工需求情况,详见附件1《第一期企业春季用工需求调查表》。
2.第二期调查:调查时间为2013年3月11日至17日,上报日期为3月20日前。调查内容主要包括2013年企业春季招工情况及实际招工缺口情况,详见附件2《第二期企业春季用工需求调查表》。
(三)调查对象
1.每个城市调查的企业应不少于100家,并涵盖当地用工较多的行业和区县。
2.每个城市两期调查的企业应完全相同。(为保证调查数据的可比性,用录入程序录入第二期调查数据时,第一期未参加调查的企业数据将无法录入上报。)
(四)调查方法和步骤
1.由市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按用工较多的行业和区县分配调查企业名额,由各行业和区县确定调查企业。
2.由行业主管部门和区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在调查期内将调查表发给调查企业,要求调查企业按规定期限填妥调查表并交回,收齐后送交市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
3.由市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负责将调查数据录入计算机,并按规定时间上报我部,数据录入必须使用我部提供的录入程序,通过指定的网址进行数据上报。
二、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就业情况调查
(一)调查范围
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就业情况调查在我部确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示范县组织进行,示范县名单详见附件5《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示范县名单》。
(二)调查时间和调查内容
调查时间为2013年1月19日至25日,上报时间为1月28日前。调查内容详见附件3《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就业情况调查问卷》。
(三)调查对象
1.具体调查对象为春节之前返乡过年的当地外出务工人员。
2.每个示范县调查的当地外出务工人员应不少于100人。
(四)调查方法和步骤
1.由示范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确定调查点,如长途汽车站、火车站等,每个县的调查点不少于3个,每个调查点调查1~2天。
2.由示范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安排5~10名调查员,佩戴调查员胸牌,对返乡的当地外出务工人员进行调查。
3.调查开始前,调查员应说明调查目的,取得调查对象的同意。调查过程中,调查员应一边询问、一边复述调查对象的回答、一边填写调查问卷。调查结束后,调查员应对调查对象表示感谢。
4.调查工作完成后,示范县应将填妥的调查问卷用特快专递寄到我部信息中心。有条件的地方,也可使用我部提供的录入程序进行数据录入后,以电子邮件方式发送至我部指定邮箱。
三、技术支持
我部编制了计算机录入应用程序用于录入调查结果数据,各地可在中国就业网(http://www.chinajob.gov.cn/down2013.htm)下载该程序和有关说明。如遇技术问题或需我部提供其他技术服务,可与部信息中心联系。
四、工作要求
(一)各地要对本次调查工作予以高度重视,切实抓好组织实施。在动员组织、问卷填写、数据录入等各个环节上确保工作效率和数据质量。我部将对各地调查实施情况和数据上报情况进行工作通报。
(二)有关市、县(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抽调得力人员组成专门的工作班子负责实施调查工作,务必在规定时间内上报调查结果,必要时应派员进行督导。
(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和有关市、县(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负责调查工作的人员名单、办公电话及手机、传真、电子邮箱,请于2012年12月25日前报我部信息中心。
部信息中心联系人:平立华赵娥
电话:(010)84228350(传真)
邮箱:sjfxc@mohrss.gov.cn
邮政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中街12号(邮编:100716)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信息中心数据分析处理处
附件:1.第一期企业春季用工需求调查表
2.第二期企业春季用工需求调查表
3.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就业情况调查问卷
4.企业春季用工调查城市名单
5.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示范县名单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
2012年12月7日
附件1
第一期企业春季用工需求调查表
(2013年1月6日至12日)
问卷编号:-
填写说明:
本调查表调查时间为2013年1月6日至12日,上报时间为2013年1月19日前。
请将相应的选项代码填写在问题右侧的中,或在上填写相应内容;若无说明,以下选择题均为单选。
问卷编号由实施调查的部门进行编制,前4位为被调查企业所在地行政区划代码,后3位为被调查企业顺序编码(1-999),问卷编码不能重复。
指标解释:问题M1、M2中,全额工资包括标准工资和非标准工资:标准工资指法定工作时间(8小时/天、5天/周)获得的月基本工资(如果是计件工资制,则按一般职工在8小时/天、5天/周条件下的平均工资水平);非标准工资指标准工资之外的收入,如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等。
城市名:_________企业名称:_____________企业法人单位代码:______________
A1.所属行业:
1.制衣制鞋业2.机械制造业3.电子电器业4.商务服务业5.住宿餐饮业6.纺织业7.居民服务业8.建筑业9.食品制造业10.石油化工业11.交通运输业12.造纸及印刷业13.家具制造及木制品业14.塑料制品业15.玩具制造业16.医药制造业17.矿山采掘业18.批发和零售业19.其他(请填写)
A2.企业登记注册类型:
1.国有企业2.集体企业3.股份合作企业4.联营企业5.有限责任公司6.股份有限公司7.私营企业8.港、澳、台商投资企业9.外商投资企业10.其他企业
b1.2012年年初企业有多少员工?人,
b11.其中,外地员工有多少?人。
b2.企业目前有多少员工?人,
b21.其中,外地员工有多少?人,
b22.企业的外地员工中,2013年春节期间回家探亲的有多少?人,
b23.其中,打算在春节之后继续回本企业工作的有多少?人。
C.企业在春节之后的2个月内是否计划招用新员工?
1.是2.否[选择2,请跳过以下问题直接回答H]
D.企业计划招工时间:
1.春节后半个月内2.春节后半个月~1个月3.春节后1个月~2个月
E.企业计划招用新员工的人数人
E1.对新员工性别要求
E11.女性人E12.男性人E13.无要求人
E2.对新员工年龄要求
E21.18-25岁人E22.26-35岁人E23.36-45岁人
E24.46岁以上人E25.无要求人
E3.对新员工文化程度要求
E4.对新员工技能等级要求
E41.中级工及以上人E42.初级工人E43.无要求人
F.企业打算通过哪几种途径招用新员工?(可多选)
1.招工广告2.通过老员工从家乡带过来3.从本地劳务市场招聘4.去劳务输出基地招聘5.其他途径(请填写)
G.与2012年同期相比,本企业2013年春季计划招工人数:
1.增加人2.没有变化3.减少人4.其他[请说明]
H.2012年春季实际招工情况与当时用工需求相比,最符合以下哪种说法?
1.全部招满2.招到大约75%以上3.招到50-75%4.招到25-50%5.招到不足25%6.没有招到工
[选1的企业,请跳过I、J、K,直接回答L;选2、3、4、5、6的企业,继续回答以下问题]
I.2012年春季本企业招工缺口的结构情况
1.性别:女性人男性人无要求人
2.年龄:18-25岁人26-35岁人36-45岁人46岁以上人无要求人
3.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人初中人无要求人
4.技能等级:中级工及以上人初级工人无要求人
5.岗位情况:管理岗位人技术岗位人生产岗位人其他人
J.本企业2012年春季招工不足的情况持续了多长时间?月
K.你觉得2012年春季招工没有满足需求的原因是:(可多选)
1.收入偏低2.工作条件不够好3.工作强度比较大4.工作时间长,经常需要加班5.求职的农民工人数少了,选择余地小6.农民工不少,但符合工作要求的不多
7.其他(请填写)
L.对2013年春季招工难易程度的预计是?
1.不会难2.会有一定困难3.会有较大困难4.不好说
M1.本企业员工的平均全额工资:
2012年为元/月;2011年为元/月;2010年为元/月
其中:本企业员工的平均标准工资
2012年为元/月;2011年为元/月;2010年为元/月
本企业员工的平均非标准工资
2012年为元/月;2011年为元/月;2010年为元/月
M2.预计对2013年春季新招员工的全额工资平均为--元/月,其中:
平均标准工资为元/月,平均非标准工资为元/月
N.预计2013年本企业人工成本将比2012年:
1.有所下降2.没有变化3.会有所上升,上升幅度大约为%[填写百分数,保留1位小数]
企业负责人:___________部门主管:___________填表人:___________2013年1月____日
附件2
第二期企业春季用工需求调查表
(2013年3月11日至17日)
编号:-
填写说明:
本调查表调查时间为2013年3月11日至17日,上报时间为2013年3月20日前。
请将相应的选项代码填写在问题右侧的中,或在上填写相应内容;若无说明,以下选择题均为单选。
问卷编号由实施调查的部门进行编制,前4位为被调查企业所在地行政区划代码,后3位为被调查企业顺序编码(1-999),问卷编码不能重复。
指标解释:问题J、J1、J2、J21、J22中,全额工资包括标准工资和非标准工资:标准工资指法定工作时间(8小时/天、5天/周)获得的月基本工资(如果是计件工资制,则按一般职工在8小时/天、5天/周条件下的平均工资水平);
文章来源于:http://xiaoxue.ljyz.com.cn 小学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