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时间为:2024-03-11
【两个规划出实招】婺源:课后服务有特色,“五育并举”促双减2024-03-1119:57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字号
开展好课后服务活动,不仅是全面落实“双减”政策的必然要求,也是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近两年来,婺源县各中小学校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宗旨,创新开展课后服务活动,坚持将课后服务与学校特色发展及学生素质培养结合起来,用丰富多彩的课后活动点亮学生课余生活,切实让课后服务成为有爱心、有温度、有深度的教育。全县各校积极推进课后服务两个“全覆盖”,以教学时间“5×2”、教学内容“1+N”模式开展课后延时服务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完善制度,保障实施
为进一步推进“双减”政策及“五育并举,全面育人”任务落地见效,婺源县教体局紧紧围绕课后服务这项关乎千万家长的民心工程,创新举措,积极探索,构建了一套完善的课后服务管理制度,其中包括《关于做好全县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婺源县中小学课后服务费管理使用暂行办法》《关于进一步优化婺源县中小学课后服务课程设置的通知》《婺源县中小学课后服务考核方案》等相关文件。配套的制度体系细化了课后服务的目标、内容、时间、人员、收费、评价等方面的要求,并将学校课后服务的实施情况纳入年度综合绩效评估,为课后服务扎实、有效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系统监管,提升实效
依托婺源县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实验区项目优势纵深推进,全县教育系统建立了课后服务平台。该平台包含县教体局监管系统、教务管理系统和“放心课”系统。在学生报名、课程安排、教师调度、家长满意度调查等功能方面,实现了信息数据的实时采集、分析和传递,有效解决了课后服务管理过程中所出现的信息不对等、监管不到位、教务不简便等问题,有力确保了课后服务工作的有序推进。
三、开发课程,满足需求
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差异,激发学习兴趣,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全县各中小学根据学校特色发展目标和自身资源优势,推出了篮球、足球、乒乓球、跳绳、剪纸、书法、阅读、素描、水彩、武术、机器人、无人机、舞蹈、口才、茶艺、心理健康等30多个涉及文体、艺术、科技、实践、劳动等众多领域的社团课程。此外,婺源县课后服务平台引入优质教育资源——“放心课”,其中包含德、智、体、美、劳、心理六大类别、数十门素质类课程共计500多节课,有效缓解了农村学校专业师资短缺问题,为学生提供了更为丰富多元的学习体验。
四、打造特色,提升品牌
在推进课后服务的过程中,学校不仅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还注重挖掘地方特色,将地域文化融入课程体系,提升教育品牌。一是依托县域传统文化资源优势,引进非遗传承人进校园开展教学活动。如,江湾小学的砚雕、紫阳二小的茶文化、甲路学校的纸伞、秋口小学的傩舞、紫阳六小的徽剧等,通过组建非遗社团开展教学,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深厚魅力。二是充分利用县域红色资源,开展红色研学。通过带领青少年儿童走进许村洙坑、秋口石门、太白曹门等红色基地,引导他们重温革命历史,用心感悟革命精神,树立坚定理想信念,从小立志为社会贡献力量。
江湾小学砚雕社团
紫阳二小茶艺社团
甲路纸伞
秋口小学傩舞社团
紫阳六小徽剧社团
特色课程的开设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更重要的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这些课程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内容,还提升了学校的教育品质,形成了独特的办学特色。通过这种方式,婺源县逐步打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课后服务品牌。
婺源县教体局将继续深化改革,创新举措,积极探索学校课后服务的新模式、新路径,全面提高课后服务水平,切实让课后服务有力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全面发展。
原标题:《【两个规划出实招】婺源:课后服务有特色,“五育并举”促双减》
阅读原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文章来源于:http://xiaoxue.ljyz.com.cn 小学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