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位置: 小学网 > 大悟县 > 正文

教联体建设让大悟金岭小学“脱胎换骨”

日期:2024/4/28 15:12:05 浏览:

通过网络“专递课堂”,城乡孩子同上一节课。(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张双双摄)

思源学校送课下乡,金岭小学开起了足球课。(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张双双摄)

金岭小学开展内务整理小达人比赛,锻炼孩子的生活能力。(受访单位供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张双双通讯员江舟李林赵修伟

思虑良久,包青珍还是决定把孩子转回家门口的村办小学——金岭示范区中心小学(简称金岭小学),原本,她的孩子在县城里的学校读书。

“这两年,金岭小学来了一批名校老师,教学质量明显提升,不必舍近求远,把孩子送到城里去。”包青珍解释说。

金岭小学是大悟县新城镇村办小学,在教联体建设中,成为大悟县思源实验学校(简称思源学校)成员校,教师队伍、教学质量“脱胎换骨”,成了家长眼中的“香饽饽”。

城乡结对盘活“空壳”村小学

4月15日,大别山脚下的金岭小学,沐浴着明媚的春光,格外引人注目。

红白相间的教学楼,宽阔平整的运动场,在青山、绿植的掩映下,是村里最亮丽的风景。

走进教学楼,教室宽敞明亮,美术室、音乐室、图书室、计算机室等功能教室一应俱全,学生们正在认真学习。

很难想象,3年前,这里几乎是个“空壳”学校。

金岭小学由3所村小合并而成,占地面积110余亩,是一所可容纳800余名师生的公立寄宿制小学。由于地理位置偏远、乡村空心化等原因,老师留不住,学生招不来。

“2021年春季,全校仅有106名学生,10位老师。”时任金岭小学校长李阳回忆说,课程根本开不齐,最头痛的是,连主课老师都不够,感觉学校随时可能办不下去。

赵海霞学的是体育专业,因学校数学老师不足,她无奈改行教了7年数学。没有人传帮带,她只能自己摸索着边学边教,底气不足。“对我的学生来说,他们的数学确实是体育老师教的。”她苦笑着说。

缺少好老师,学生不愿来;学生越来越少,老师更留不住。如此反复,金岭小学陷入了恶性循环。

彼时,在县城里的思源学校却是另一番景象:因办学理念先进、教学质量过硬,每到招生季,学校报名火爆,超招生计划人数上千人。

一个师生不足,濒临关门;一个学位不足,门庭若市。能否让两所学校资源互补、互解难题?

在大悟县教育局的支持下,两校正式“牵手”。2021年9月,思源学校以五年级为试点,选派4名教师,在金岭小学开办寄宿制教学班。2022年9月,试点班增加到3个,学生人数增加到176人。

每逢周一早上8点半,思源学校70余名小学生乘坐校车,来到十多公里外的金岭小学,开启一周的寄宿读书生活。

“两校师生相互交流,金岭小学教学质量有提升,学生活动更丰富,思源学校也缓解了办学压力。”大悟县教育局副局长魏平桥表示,两校结对帮扶,各取所需,取得了一定效果。

“六统一”为村小“造血”

金岭小学重现生机,但“输血式”的帮扶只能治标,无法从根本上帮助学校摆脱困境。

“存在两所学校各自为政、教学管理‘两张皮’的问题。”思源学校副校长吴小丽坦言,两校学生分开教学,两校老师各管各的班,只交流,难交心,都没把对方当自家人。

转机发生在2022年底,省教育厅、孝感市教育局部署推进县域义务教育教联体建设,大悟抢抓机遇,将思源学校纳入15个教联体建设试点,鼓励思源学校与金岭小学组建融合型教联体,以强带弱,资源整合,共同发展。

变“你”和“我”为“我们”,思源学校与金岭小学探索推进“理念、管理、教学、师资、文化”全面融合,实行一体化管理。

思源学校作为核心校,选派副校长黄华兰担任金岭小学执行校长,另派5名业务骨干组成名师团到金岭小学轮岗,金岭小学选派2名教师到思源学校锻炼,为期3年。

“金岭小学开展寄宿制教学,轮岗教师放心不下家人,有顾虑。”黄华兰说,为了让轮岗老师安下心,除了在选拔重用、职务职级晋升、评先推优、政策补贴等方面给予倾斜外,学校还想尽办法做好人文关怀,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让两所学校真正“融”到一起,力争“1+1>2”,思源教联体实行教学教研、课程设置、教学进度、课堂要求、考核评价、主题活动等“六个统一”质量标准,打造“两校就是一校”的格局。

两校学生交叉分班,真正合二为一;定期开展联动研训,两校同学科教师在一起研讨、交流;组织名师、骨干教师“传帮带”,“一对一”辅导乡村教师;开展教师基本功展示、优质课堂竞赛等活动,以赛促教。

“教联体开展集体备课、先行课、评课、磨课等系列教研活动,让我们受益匪浅。”如今,赵海霞教学更有底气。去年,她凭借出色的教学和管理能力晋升为金岭小学副校长。

刚入职2年的“95后”老师周艺也是受益者。在集体教研活动之外,黄华兰时常给她“开小灶”,指导她备课,传授她教学技巧。2022年12月,她的实验教学微视频《光的传播》获孝感市级一等奖。

173名学生娃“返乡”读书

教学水平提升,最大的受益者是学生。

除了主课教学质量大幅提升,兴趣课的开设,让学生们收获了无尽的快乐。

4月15日下午,金岭小学音乐室里歌声悠扬动听,足球场上学生奔跑欢呼,计算机室内键盘敲击声此起彼伏。给孩子们上课的老师,都是来自思源学校的专职教师。

以往,由于师资和教学设备受限,农村的孩子很难接触到钢琴、足球、计算机等兴趣课程。思源学校选派体育、音乐、美术、信息科技等专职教师送课下乡,帮助成员校开齐开好课程。

“金岭小学有计算机教室,以前缺专职老师,从没开过课,如今每学期4个课时,很受学生欢迎。”黄华兰说。

除了送课下乡,思源学校还开展网络“专递课堂”,既包含语数外等课程,还有主题班会、思政课和经典阅读等,让城乡孩子同上一节课。

近期,“专递课堂”送来防治校园欺凌主题班会,增强了农村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

金岭小学的老师也行动起来,发挥个人特长,办起了社团课:陈家慧老师领着学生放风筝,宁春杨老师教学生打乒乓球,刘艳老师教学生学习书法……

金岭小学留守儿童占比近六成,多数孩子性格内向、胆小,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打开了他们的心门。

五年级学生严桐,父母在外务工,一直和奶奶生活,性格内向,参加各种校园活动后,和同学打成一片,变得自信了。严桐的奶奶欣慰地说:“孩子变得开朗多了,回家还会帮我扫地洗碗,非常懂事。”

“以教联体建设缔造美好教育,让城乡孩子享受同等优质的教学、度过同样美好的时光,进城的学生开始慢慢回流。”黄华兰介绍,截至2023年秋季学期,金岭小学回流学生173人,在校学生增至279人。

今年,通过经验复制,大悟高店乡初级中学、民办天有实验学校等5所学校也将陆续加入思源实验学校教联体。

两年来,大悟通过县域义务教育教联体建设,教师交流轮岗163人次,薄弱学校、农村学校回流生源980余人,农村教育正加速从“学有所教”向“学有优教”转变,越来越多的农村孩子在家门口能上学、上好学。

文章来源于:http://xiaoxue.ljyz.com.cn 小学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