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位置: 小学网 > 临江市 > 正文

吉林省临江市军地携手开展双拥工作记事

日期:2023/8/15 12:01:28 浏览:

临江市

资料图片:驻临部队英勇抗洪,保卫临江安全。

新华网消息(刘子斌、乔振友):这是一个英雄的城市:80多年前,杨靖宇率领抗联官兵在临江抗击日寇,威震敌胆;60多年前,陈云率领临江军民浴血奋战,取得了“四保临江”的伟大胜利;50多年前,英勇的人民志愿军从这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临江又成了抗美援朝的保障线。今天的临江,双拥融入人们的血脉,成为一种自然的行为,一种引以为荣的时尚。

市领导说:“宁可政府吃点亏,也要让部队练好兵。”

某边防团综合训练基地坐落在山脚下,是这个团军事比武和开展重武器训练的唯一场所。2010年夏天,全团军事大比武临近,一场百年不遇的山洪将整个训练场冲垮。紧急时刻,时任市长张习庆主动上门:“训练场重建的事包给市政府,保证不影响比武。”

说到就做到。市里果断砍掉两处办公场所建设项目,指定住建局、交通局联合负责完成训练场重建任务。两个局长受领任务后,直接来到训练场现场办公。不到半个月,训练场焕然一新。

然而,正在施工队准备交工之时,一场大雨不期而至,训练场周边的防护墙又被冲毁。毁了再修,可几天后,刚刚修好的防护墙又塌了。他们赶紧请来建筑专家探究原因,专家说,训练场四周的山属黄泥土质,水浸便会滑落,防护墙虽然质量过关,但也经不住大面积滑坡的冲击。两位局长和专家在训练场蹲了三天,终于拿出了方案:加修两道防护墙,缓冲滑坡冲击,再用铁丝笼防护网,将防护墙固定。训练场终于建好了,可是,预算150万元的工程,最后却花了300多万。市领导说:“保训练就是保打赢,宁可政府吃点亏,也要让部队练好兵。”

“三修训练场”的故事只是临江人民拥军的一个侧面。采访中,官兵们争先恐后地讲述地方拥军的故事。某边防团团长王长义说:“市领导每次到团里都问我们有啥困难。”

当地百姓说:“驻守临江的兵,就是我们临江的人。”

2009年4月,驻临江边防某团四级军士长蒋德红母亲重病住院。临江市委、市政府得知此事后,委派副市长尹湘美带着民政局的同志,专程前往重庆看望蒋德红的母亲。

采访中蒋德红含着热泪说:“地方政府不仅帮我母亲治病,看到我家住的危房,还帮助重建房屋。我妻子随军到临江,市里又给安排了工作,这样的第二故乡,我怎能不爱?不干好工作,我怎能对得起这份恩情?”

说起随军家属安置的事,驻临江官兵更是人人称道。2010年至今,临江市先后将39名随军家属安置工作,为43名随军家属安排公益性岗位,52人享受未就业补助。一个人口仅10余万的县级市,随军家属安置力度如此之大,着实令人刮目。对此,市委书记张习庆说:“前方拥军,让军人安心边关建功;后方优属,让家属后顾无忧,是地方政府必须做好的工作。”

政府支持部队建设动真情,驻地人民群众的拥军行动同样让官兵感动。某边防团政委林凡告诉记者,每到入冬时节,驻地朝鲜族阿妈妮自发组成的“拥军腌菜队”,便会走进军营,为官兵腌制可口的朝鲜族咸菜;逢年过节,官兵都能吃上群众送来的打糕。官兵们深感过意不去,百姓们说:“驻守在临江的官兵,就是我们临江人。”

驻地官兵说:“驻地就是子弟兵的家,为家做事是份内的事。”

民拥军饱含深情,军爱民无私无畏。采访中,临江市新市街道沿江社区主任曾凌飞向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件事:去年7月28日,临江市连降暴雨,许多居民区被淹。凌晨一点,沿江社区出现险情,住在平房的数百名群众被洪水围困,而且大部分是老人。此时,大雨倾盆,社区工作人员急得直哭。危急时刻,数十名解放军“神兵天降”,将被困群众转移到安全地带。回忆起当时的场景,曾凌飞眼角湿润了:“我只看见解放军把居民一个个背出来,他们进去时穿着雨衣,出来时雨衣全都披在居民身上,而我至今都不知道他们是哪个部队的。”

驻地官兵说:“驻地就是子弟兵的家,为家做事是份内的事。”在临江,“兵老师”的故事有口皆碑。

2003年8月,某边防哨所安营在东马村,时任哨所排长的李迎鑫,带领官兵巡逻到该村小学时,眼前的情景让他揪心:低矮的土坯教室裂了几条大口子,大多数学生没有桌椅;由于缺乏师资力量,学校一直没开设英语课。此情此景,让哨所学历最高的战士欧阳晃荣产生了担任编外英语教师的念头。随后,该哨所的官兵一致通过了“支教”制度,欧阳晃荣当起了第一任“兵老师”。2004年冬,欧阳晃荣退役,刚毕业的哨长张岩接过了教鞭,但哨长事务不容他分心分神。经讨论后,连队党支部向团领导提交了一份报告。在团党委的支持下,以后团队每年都有意将学历高、语言表达能力强的战士分到该哨所,作为“兵老师”的接班人,一直持续到今天。

文章来源于:http://xiaoxue.ljyz.com.cn 小学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