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李文涛先生早在五十年前就有这样的远见卓识。在仙游县侨联档案柜里,有一份李文涛捐资兴教的档案,摘录如下:
1957年,他返乡寻根时,就捐献1万元人民币,发起创办仙游县华侨中学。
1960年,他又带头捐献人民币1万元,发起扩建仙游县华侨中学。
1980年,他发动侨胞捐资780万港元,在仙游18个乡镇中心小学兴建教学楼。
1985年至1986年,他捐资10万美元,兴建仙游县实验小学和城西小学教学楼。
1987年,他捐资10万美元,在仙游县华侨中学兴建伯特利科学大楼。
1991年开始,他捐资250万美元,兴建仙游一中综合楼,创办4所道德中学和10所道德小学。
李文涛先生捐赠部分公益事业
这一笔又一笔的资金进入了故乡的教育领域,花在了兴教的刀刃上,极大地改善了办学条件。
殊不知,仙游县是一个人口大县,由于财政不够充裕,因而对教育投入不足。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全县中小学校舍仍然不能满足学生的就学需要,严重影响了小学升初中的升学率,升学率只有60%左右,每年都有数千名小学毕业生无法进入初中学习,成为困扰社会和家庭的一大问题。
远在南洋的李文涛得知这种情况后,即刻带头倾注巨资,助办“道德”系列学校10所,并发动其他侨领捐资,助办的“华侨”系列学校9所,推动了仙游大打初中教育翻身仗,在较短时间内迅速改变了全县的教育面貌,使小学升初中的升学率达到了100%,确保了仙游教育事业的健康均衡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李文涛先生捐资支持教育事业,还不分地区,不分界别,体现了一种崇高的博爱情怀。1991年,他捐资100万港元给莆田市兴化大学,建设教学楼。1993年,他还捐赠1万美元,在云南省兴建一所希望小学。
1994年10月,福建省人民政府对建国以来为我省教育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29位海外人士进行表彰,颁发荣誉证书,李文涛先生荣膺此誉。福建省人民政府和仙游县人民政府在仙游一中金石山上为李文涛先生树碑,弘扬他为家乡教育事业所做的重大贡献。
斯人已逝风范长存
“骨肉凭书问,乡关托梦游。”李文涛晚年体弱多病,他与故乡的联系,仅靠电报、传真、电话之间的交流,遥遥乡关万里远,他的思乡情怀难于言表。对李文涛来说,乡关不仅是一个地理和情感的符号,也是他的精神归宿。
2002年12月2日,新加坡,雷阵雨,风力3级,最高温度31℃。李文涛静静地躺在病榻上,外面暴雨倾盆,在医院里的人并没感觉到下雨,突然一声惊雷,才发觉外面天色漆黑,漫进了病房。李文涛还有话要对故乡说,但他还没有等到“明天”,就带着真、善、美,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
这一年,李文涛77岁。
“噩耗传来梦亦惊,寝门为位泪泉倾。”李文涛不幸在新加坡病故的噩耗传到故乡,人们沉浸在悲痛之中,忆念文涛先生对故土的深情厚意。
“兰水泱泱,蜚山苍苍,侨领云逝,百世留芳。”中共仙游县委、仙游县人民政府向李文涛先生的亲属发去唁电,仙游县侨联、侨办、教育局,还有县直有关部门,以及曾经受助的医院、中小学校,纷纷向李先生的亲属发去唁电。一封封唁电寄托了无尽的哀思,乡亲们用不同方式对李先生的不幸逝世表示沉痛的哀悼。
风雨立业路,乡关万里情。李文涛先生的一生,堪称自强不息的典范,无私奉献的楷模,长期以来一直关心支持故乡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他的历史功绩,故乡人民将永远铭记、千古传颂。
End-
作者:今报记者郑志忠莆田侨联
原标题:《仙游这十几所中小学!由同一个人捐建》
阅读原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文章来源于:http://xiaoxue.ljyz.com.cn 小学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