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篮子原来是这样编出来的呀,也太神奇了吧!”7月26日下午,迎江区余桥小学开设的暑假公益课堂上传出阵阵欢笑声,原来是民间竹编非遗匠人杨尚荣正在向孩子们传授竹编技艺。今年以来,迎江区积极推进非遗文化进校园,不仅让学生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无限魅力,也让非遗文化在校园不断“生根发芽”。
在余桥小学的暑托班非遗课堂上,孩子们跟着杨尚荣学习用竹篾编织,平铺、穿插、绑绳、修剪……从未接触过竹编的孩子们一双双稚嫩的小手略显笨拙,但却认真无比。在上下翻飞之间,在纵横交错之中,一个个竹篮就在他们的手中渐渐成形。制作完成的孩子们对自己的作品爱不释手,还告诉老师要带回家给自己的父母朋友展示。
参加活动的学生潘玥雯表示,自己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竹编,只是从电视上看到过,今天亲手做了竹编,感受到了竹编文化的博大精深,也让自己的暑假生活变得丰富多彩。“除了作业辅导、安全教育以外,在公益暑期班里,我们增设竹编、皮影戏这些非遗文化课程,是为了让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知传统文化魅力,弘扬中华文明,让中华民族优良传统薪火相传,同时进一步充实孩子们的暑期生活”,该校校长余燕说到。
在该区华中路第三小学,今年不仅组织学生到博物馆观摩了安庆本地历史文化,还主动邀请“香十二”手工药香制作技艺安庆地区传承人程丽走进校园教孩子们学会制作手工香囊。在程丽的细致指导下,孩子们饶有兴趣地将各类用来制作端午香囊的中药香料放进研钵和药碾子,然后学着古人的样子通过反复碾压或不停捣动的方式,将原本块状或颗粒状的中药香料捣碎为粉末,然后再将其小心翼翼地倒入香囊中,感受中草药的独特清香。
“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沉浸式的学习体验活动,让孩子们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传统文化、传统工艺的美丽,同时也希望他们能发挥小手牵大手的作用,带动自己的家庭和身边的人,共同促进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和孩子们一起参与体验活动的华中路三小大队辅导员汪嫣认为。该校小学生汪静则表示,这样的活动自己非常喜欢,不仅认识了很多中草药,了解了它们的药性功效,还学会了制作香囊,自己要把亲手制作的香囊送给家人,和家人一起体验非遗文化的快乐。
据了解,迎江区还在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开设蜡染、造纸等区域性传统文化课程,辖区部分学校也立足“双减”课后服务,积极将黄梅戏、剪纸、糖画、五禽戏等非遗文化引入课堂,主动邀请本地非遗文化匠人为孩子讲解非遗文化知识,加强非遗项目体验。“非遗文化进校园既是落实‘双减’政策,也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体验传统工艺,切实感受非遗魅力”,区教体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李卓表示,将继续大力推进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让孩子们在体验非遗魅力的同时,汲取中国传统的劳动智慧、艺术美学,萌发了文化自信,在潜移默化中让传统美德深植内心,实现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特约通讯员:方迪)
文章来源于:http://xiaoxue.ljyz.com.cn 小学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