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金融已渗透到国民生活的各个方面,使人们在享受到便捷金融服务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金融风险。尤其是近年来,民间借贷危机、股市大幅振荡、部分p2p网贷平台“跑路”等,不仅给消费者造成了巨大损失,也给金融稳定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教育,不仅可以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而且在宏观层面上有助于防控金融风险。将金融知识普及纳入国民基础教育,使金融知识普及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尽早从小培养青少年的金融意识、风险意识、诚信意识,才能从根本上引导和带动全民整体金融素养的提高。
推进金融知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意义重大
(一)推进金融知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具有利国利民的战略意义
接受良好教育的金融消费者是维护金融稳定的基石。金融知识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消费者的金融素养和自我保护能力,是金融消费者保护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知识教育关乎国家金融安全,是社会经济发展、深化金融改革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金融业的稳健发展、金融工具和产品的有效运用、金融改革发展成果的共享,都需要社会公众拥有与之匹配的金融素养。
(二)推进金融知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是青少年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消费者金融素养调查分析报告(2017)》显示,我国国民金融素养水平整体不高,在校学生、边远地区贫穷人群、劳务流动人口、残疾人等应当成为金融消费教育的重点区域和群体。其中,学生群体是最适合进行金融知识普及教育的群体。从调查的情况看,青少年的金融素养显著低于成年人,风险意识、诚信意识和权责意识亟须加强。因此,迫切需要推进金融知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提升广大青少年的金融素养,从小培养他们的金融认知能力、风险意识、诚信意识和权责意识,增强他们对非法金融活动、网信诈骗等的识别能力,有利于防止非法金融活动向中小校园渗透。
(三)推进金融知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是推进普惠金融发展的的重要举措
当前,在推进普惠金融发展中遇到的主要问题之一是普惠对象金融素养普遍较低,偏远落后地区表现最为突出,绝大多数公众缺乏最基本的金融认知能力和金融常识,给金融产品推广、金融工具利用造成了较大障碍,难以通过金融产品和工具获得对生产生活的支持。因此,把金融知识普及教育纳入中小学素质教育内容,能够构筑常态化的金融知识普及教育阵地,让广大青少年在义务教育阶段就能了解金融概念,树立金融理念,认知金融工具,掌握必要的金融常识,是培养新型公民的基本要求,也是金融扶贫、普惠金融发展的基本要求。
陕西省金融知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实践探索
(一)人民银行积极推动金融知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试点
2013年,人民银行会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制定的《中国金融教育国家战略(初稿)》被OECD收录进《推进国家金融教育战略》。与此同时,中国人民银行积极推动金融知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试点,在陕西,以人民银行定点扶贫地区——陕西省铜川市为抓手,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实施“央行精准资教”计划,从“精准助校、精准助教、精准助学”三个方面对铜川市两区县的教育事业进行帮扶,累计投入资金1043万元,修缮、援建学校近30所,为宜君县一中配备笔记本电脑,极大地改善了农村办学条件。
(二)陕西省金融知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主要模式
宝鸡的综合模式。一是与宝鸡文理学院开展金融知识进课程、进校园、有奖征文、岗位实习等全方位合作。人民银行宝鸡中支与宝鸡文理学院签订《全面合作框架协议》,开启了陕西省金融知识纳入大学课程教育体系的先例。将《现代征信学》列入经济管理学院2017版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体系,在全校开设公选课《征信与经济生活》,由经济学专业副教授主讲。开展金融知识进校园活动,内容涵盖金融科技前沿技术、数字货币、征信信用体系建设等方面。联合举办2017年度“大学生与征信”征文活动,共收到作品1500件,参加宝鸡市征信征文联评,共有4件作品获奖。联手打造“宝鸡文理学院实践教学基地”,提供金融实习岗位,宝鸡文理学院向宝鸡中支委派5名2014级学生开展金融专业岗位实习活动。二是通过金融机构与中学“结对子”的方式,开展中学生金融知识竞赛。金融机构从业人员对中学生进行金融知识辅导,眉县8家银行业分支金融机构代表和8支学校代表队参加现场竞赛。为办好这次竞赛活动,人民银行宝鸡中支和眉县支行组织眉县辖区8家金融机构编写了《中学生金融知识简明读本》,广泛深入中小学校宣传金融知识。
汉中的“课内+课外”模式。人民银行汉中中支通过课堂和课外活动相结合的方式推动金融知识普及。课内,联合陕西理工大学机械与工程学院的学生举办金融知识普及专题讲座和主题班会,讲解基础金融知识,探讨大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课外,结合H5页面“简单、高效、易用”的特点和手机快速传播的优势,在陕西理工大学创新开展邮储银行杯诚信宣传H5页面制作大赛,并充分运用微博、微信等宣传载体,传播征信知识,活动共收到130余份学生作品,有效推进了“弘扬诚信文化,守护诚信校园”活动的开展。
榆林和铜川的“扶贫+助教”模式。人民银行榆林市中心联合米脂县政府、北京外国语大学,举办“歆语·鑫愿”扶贫助教暨金融知识国民教育宣传活动,探索“扶贫+助教”模式,通过签订三方合作协议、进行“金融知识国民教育示范点”授牌、聘任支教师生为荣誉宣传员等系列活动,以实际行动推动金融知识纳入地方国民教育体系。人民银行铜川中支在全市确定了15所试点中学试点开设金融知识普及课程,统一配发使用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编著的《金融知识伴我成长——农村中学生金融知识普及读本》。铜川市政协委员向政协提交的“在全市中学开设金融知识普及课程”议案已由市教育局牵头办理。
“互联网+”数据平台模式。人行西安分行借助“互联网+”数据平台优势,在全省99个金融知识普及示范点布放100台金融知识宣传综合服务平台,利用互联网技术,整合人民银行和金融机构金融政策、金融知识和动态信息,并通过海报、视频、图片、动态演示稿等鲜活形式展现,满足了农民随时浏览和查阅的需要,为农村地区获取金融知识提供极大的便利。
(三)陕西省金融知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主要经验
整合优势资源,充分发挥工作合力。榆林模式中,人民银行榆林市中心支行、米脂县政府和北京外国语大学联合举办活动,凝聚政府、高校和人民银行三方资源,实现了优势互补和资源整合。具体来看,活动中米脂县政府充分发挥组织优势,配合开展“国民知识教育示范点”建设,在制度层面为活动提供支持;人民银行积极发挥监管优势,编制符合中小学生理解的《国民知识教育读本(金融)》,在内容上为活动做出保障;北京外国语大学发挥专业优势,通过开展心灵沟通、举办英语诗歌朗读、排练英语话剧等活动,实现了金融知识教育的寓教于乐。
加强顶层设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宝鸡模式中,人民银行宝鸡市中心支行与宝鸡文理学院签订《全面合作框架协议》。榆林模式中,人民银行榆林市中心支行、米脂县人民政府和共青团北京外国语大学签订《扶贫助教暨金融知识国民教育战略合作意向书》,战略上做出规划,提出采用“渐进+试点”方式逐步将金融知识教育纳入到米脂县中小学教学课程。
突出示范作用,确定“金融知识教育示范点”。榆林模式突出“桥头堡”作用,选择米脂县职业中学为“金融知识国民教育示范点”,构建了常态化的金融知识普及教育阵地。组织米脂县金融志愿者、北京外国语大学支教师生、米脂县受教学生举办了汇报演出,紧紧围绕维护金融消费者权益、提升金融素养等教学内容开展,自写剧本、自导自演,将金融精准扶贫、防范电信诈骗、反假币、反洗钱等金融知识贯穿于中,邀请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学校负责人和家长代表作为观众,让观众通过观看节目切实感受开展金融纳入国民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感。
保障师资力量,聘请支教师生为宣传员。铜川模式中,在每所试点中学确定5名教师志愿者担任授课老师,并依托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完成对教师志愿者为期1周的集中培训。榆林模式中,从金融教育常效机制入手,聘任北京外国语大学支教老师为金融知识荣誉宣传员,借助北京外国语大学“歆语工程”平台,推动金融知识宣传教育“行走起来、流动出去”,实现支教行动和金融知识宣传的良性互动。
加快金融知识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进程的建议
(一)建立由教育部门牵头、金融监管部门配合的金融知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工作机制
金融知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涉及教育部门、金融监管部门、文化部门、宣传部门、金融机构等,学校的支持和配合也十分重要。早在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指导意见》就明确要求,教育部要将金融知识普及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切实提高国民金融素养。但从目前进展情况看,这一措施尚未落地实施,这也是部分地方教育部门对此项工作积极性不高的主要原因。建议由教育部牵头,建立多部门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在金融知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目标、计划、实施、保障、评估等各方面统筹规划,尽快落实国办文件要求。
(二)建议修订课程标准明确金融知识为中小学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
金融知识普及具有系统性、渐进性特点,因此,推进金融知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关键是将金融知识纳入基础教育,通过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金融知识需求,由浅入深、由简入繁,系统化、科学化设置课程,让青少年更好地理解、掌握和运用金融知识,逐步培养良好的金融行为、金融态度和风险意识。我国《义务教育法》第三十五条和第三十八条分别对义务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教材编写作了宏观规定,建议教育部将金融知识纳入义务教育必备的基础知识和素质技能,促进建立金融知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长效机制。
(三)多方筹措专项资金,为金融知识纳入国民教育工作可持续开展提供资金保障
金融知识普及教育与国民金融素质提升工作是推动国家和地方金融事业发展和经济社会进步的宏大基础性工程,是利国利民的社会公益事业。其参与主体涉及政府及社会方方面面,需要长期持续深入开展。但是,目前金融知识教育以公益性为原则,对学生和学校不收取任何费用,从试点进展情况来看,教材的编写和印刷费用较大。以陕西省为例,初期试点学生人数预计为13万人,教材编印费用约为每年100万元。仅依靠金融部门筹集费用,难以保证此项工作的持续性。建议将国民金融基础教育纳入国家财政预算,由同级财政资金予以保障,并鼓励各类金融
文章来源于:http://xiaoxue.ljyz.com.cn 小学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