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位置: 小学网 > 舟曲县 > 正文

甘南藏区一个人撑起一所学校

日期:2025/1/22 15:44:54 浏览:

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在甘南藏族自治州海拔两三千米的山沟沟里,肩负起当地一个村方圆十几里幼龄儿童的教育重担。他们认真上好每一堂课,用自己的智慧、辛勤与坚守滋润着孩子们心中求知的嫩苗。因为他们知道,只有教育,才能改变这些孩子的人生。日前,中国青年网记者深入甘南藏族自治州,用镜头和笔触记录这些扎根基层的一线乡村教师平凡而伟大的日常生活。

中国青年网北京5月23日电(记者张炎良)在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的群山深处,有一位老师,用自己的肩膀扛起了村子里的整所学校。他教孩子们知识,陪孩子们玩耍,给孩子们希望……中国青年网记者用镜头,纪录藏族乡村教师黄三英的点滴瞬间。

黄三英老师认认真真、一笔一划地在黑板上写下所要教授的内容。他所在的甘肃省舟曲县果耶乡真庄村,位于群山深处。这里距离兰州近十个小时的车程。从2005年起,黄三英继承父业,成为真庄小学代课教师,教村里的孩子说汉语、认汉字。

“真庄”在藏语中为“第一个”的意思,指这是当地第一个村庄,其悠久的历史可见一斑。由于地处山区,道路难行,每当降雨都会引发大大小小的地质灾害。交通不便使得这个村子与外界的交流极为不易,村里人祖祖辈辈都在使用本民族语言--藏语。在这个藏族村里,黄三英成了孩子们的汉语启蒙老师。

真庄村有一百七十余户人家。黄三英告诉记者,村子里的大部分年轻人都在外打工,目前他所教的28个学生,大多都是留守儿童。

清晨,黄三英早早地来到学校前的空地,陪孩子们打球、玩耍。“最快乐的事儿就是到了学校,和孩子们在一起。”黄三英说。

周一至周五,每天上午八点,黄三英准时摇响上课铃。据村里的老人说,以前由于学校都离村子很远,村里的孩子几乎从10岁才开始上学。直到1976年,村里有了第一位藏族教师,这个人便是黄三英的父亲。父亲早逝,家里经济拮据,黄三英没能继续上高中。自幼受到父亲影响的他不愿看到村里的孩子再一次远离教育,决定继承父亲的事业。

文章来源于:http://xiaoxue.ljyz.com.cn 小学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