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位置: 小学网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正文

传承文化凝聚力量构筑幸福美好精神家园

日期:2023/9/9 2:24:57 浏览:

来源时间为:2023-09-05

党的十八大以来,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定文化自信,把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重大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在新的起点上继续统筹推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文旅活州建设迈出新步伐,呈现出繁荣向好态势。《啊!怒》《太阳照到独龙江》等一批文艺精品在省级文艺展演中获奖;傈僳族多声部合唱跨越山海,唱到了国际和港澳台舞台;茸芭莘那、阿普萨萨、阿娜思语等歌唱家走出怒江,传播怒江好声音,唱响怒江大峡谷“每天都在变化,每时都在进步”幸福故事。

传统民族舞蹈大展演。

​丰富文化“菜篮子”点亮美好新生活

傍晚,泸水市片马镇片马村“目瑙纵歌”广场开始热闹起来,劳碌了一天的村民们有的在排练文艺节目,有的打气排球,有的在跳健身操。

“党的政策好,家家住新房,户户有钱挣,日子越过越舒心。”片马村党支部书记、主任普三才说,村里建起了文体广场、党群活动室,成立了文艺队,组织群众唱歌跳舞,开展民间体育活动,群众文化生活日益多姿多彩。

党的十八大以来,怒江州立足州情实际,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扎实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丰富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初步建立起全覆盖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群众文化“菜篮子”不断丰富,很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点亮了各族人民幸福美好新生活。

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丙中洛镇秋那桶村初岗小组的“半山花语”农家书屋里,初秋的阳光正好。明亮的灯光下,书架前长长的凳子上,几位村民和游人静心看书,有时还相互讨论。

“现代农业科技,特别是蜜蜂养殖和农家乐管理方面的书,大家最爱看。”甘文勇说,时代在发展,家乡在变化,电视家家有,广播、网络全村通,文体娱乐天天有。

近年来,怒江文化惠民不断深入人心。打造出“歌声飞出心窝窝、幸福怒江大舞台”群众文化品牌,“文化进万家”“送戏下乡”“书香浸润”“文化大篷车”群众文化活动常态化进行,引导群众在生活中懂文化、用文化,让幸福生活在文化滋养下成色更足。

目前,怒江建有公共图书馆5个、图书馆分馆(流动点)212个、农家书屋275个,图书总藏量82.07万册(图书馆64.07万册、农家书屋18万册),全面实现“全年无休、节假日不打烊”,彻底解决了群众看书难、看报难、借书难的问题。建有文化馆5个、国有艺术团队5支、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31个、村(社区)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297个、馆办群众性文艺团队33支,文化志愿服务队282支、民族民间群众业余文艺团队764支,累计开展群众文艺惠民活动1.02万场次,惠及群众535.45万人次。成立了20支农村公益电影放映队,实现数字公益电影放映全覆盖,广播电视实现村、组和搬迁社区全覆盖,共计放映公益电影5.385万场次,受益群众达403.9万余人次。建有全民健身室外群众运动场地2339个、室内运动场地89个,活动场地面积119.665万平方米,人均2.63平方米,实现全民健身体育场地设施全覆盖。

“公路通到独龙江,汽车进来喜洋洋。党的政策就是好,独龙人民笑开颜。”独龙江乡卡雀哇节,当歌曲《幸福不忘共产党》在舞台响起,独龙江两岸草果红火,车来人往,一幅独龙族群众自强不息,感恩奋进在共同富裕新征程的动人画卷随之铺展开来。

​传承非遗技艺赓续文化薪火

“哦得得,甲来玛沃哦得得……”竹篾楼里,火塘边,穿着怒族民族服饰的小学生们,跟着省级非遗传承人郁伍林学唱怒族传统民歌“哦得得”。

在怒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上,小荷已露尖尖角。福贡郁伍林的“非遗表演团队”和江小村夫妻的“晓慧传习馆”,泸水市八才三的“摆时传习所”,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李海术的“四弦羊头琴传习馆”,吸引了众多中小学生寒暑假中前来学习非遗文化,参与展演。

非遗传承从娃娃抓起。

郁伍林说,现在,老姆登大人、小孩都能唱“哦得得”、跳“达比亚”,众多游客慕名而来,村里的旅游业发展得红红火火,大部分村民依靠旅游业增加了收入。

“一山不同族,十里不同音”,多元、独特的民族文化,是怒江最耀眼的名片、最深厚的底蕴,也是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宝贵资源。

依托民族文化禀赋和优势,近年来,怒江着力于优秀传统文化挖掘,统筹好保护与利用关系,通过非遗保护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目前,怒江公布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87个、古建筑28处、纪念馆2处,共收藏文物藏品6000余件,编纂珍贵文物资料19件/套,670余件/套收藏文物;出版了《怒江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丛书》1至13辑,建设了76个村史馆,完成4个民族文化保护区的保护规划编制工作;建立起国家、省、州、县(市)四级保护名录体系,有各级非遗项目268个,代表性传承人334名,建立了非遗扶贫工坊3个,“傈僳族阔时节”“傈僳族刀杆节”“独龙族卡雀哇节”“怒族仙女节”“普米情人节”成为怒江的标志性文化活动,民族服饰、传统工艺品等文化产品出新出彩,实现了民族文化传承与文化产业增收“双赢”。

福贡县泽福社区居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书吧阅读

聚焦讲好怒江故事,怒江深挖民族文化优势,打造了怒族大型音乐舞蹈诗《啊!怒》、独龙族原创音乐舞蹈诗《太阳照到独龙江》、白族拉玛人原创音乐舞蹈诗《沧江古韵》、独龙族音乐舞蹈诗《独龙·南青》等4部大型民族文艺精品剧目,创作推出一大批新时代新怒江系列优秀文艺作品,音乐《阿里当里当子来》《党的恩情比山高比水长》分别荣获云南省第三届、第五届群众文化彩云奖,优质文化供给满足了各族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成为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

​推进文旅融合发展激发怒江发展活力

每到傍晚,“老姆登之夜—民族文化集市”开市,村民们身着民族服饰,拿上达比亚、口弦,热情地进行非遗展演,不时与游客进行互动,讲述怒族习俗,现场掌声和欢呼声此起彼伏,气氛热烈。

改造后的贡山县丙中洛村“丁大妈的家”特色民宿,美轮美奂的现代建筑与古老村寨相融辉映,充满烟火气和人情味。旅人白天游山看水,傍晚,围坐火塘边,喝着酥油茶和当地人自酿的苞谷酒,在共享阅读休息间捧一本书,沉浸其中。

体验傈僳族“阔时节”民俗。

在云南省人文摄影师骆忠华倾心打造的“艺术家第二居所”——“屲仚艺术民宿”客栈,游客们通过一张张精美的摄影图片和美术作品,了解怒江的雄奇秀丽、璀璨文化,品味世界级高山峡谷旅游胜地的神韵,乐不思归。

近年来,怒江州着力于乡村民族文化挖掘和农文旅融合发展,探索传统村落活化利用的新路径,印发实施《怒江州农文旅融合示范村建设工作方案》等政策措施,乡村旅游、民族文化蓬勃兴起,“非遗+景区”“非遗+演艺”等非遗及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新路子,为人民群众带来多彩文化生活。

如今,怒江傈僳“阔时”文化节、中国怒江皮划艇野水公开赛、中国怒江自行车跨年邀请赛等民俗节会和国际品牌赛事接连举办,一批批游客慕名而来,吸引了全国全省各级媒体及国内外众多摄影爱好者前来采风报道,世界级高山峡谷旅游胜地和户外运动天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持续扩大,“有一种向往去怒江”正逐步成为越来越多人们的期待。

2022年,怒江州接待游客726.1万人次,实现旅游业收入60.83亿元。今年1月至7月,全州累计接待游客534.69万人次,同比增长28.71%。实现旅游业收入44.46亿元,同比增长27.76%。

对传统文化的最好敬畏就是书写新的华章。

​非遗展演。

日前,中共怒江州委、怒江州人民政府印发《加快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启动实施文化高质量发展“十大工程”,明确了72项重点任务和16个重点项目,对文艺项目和精品、公共文化服务、文物保护利用、非遗保护传承、书香怒江、文化产业培育、文化人才培育等进行扶持和奖补,凝心聚魂,推新作、出新人,齐心协力建设怒江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让怒江文化资源的无穷魅力、巨大潜力绽放出璀璨光芒,以文化赋能高质量发展,描绘文化润疆、旅游兴疆、文化乐民崭新画卷。

​怒江傈僳音乐小镇传统歌舞表演引来八方客。

云南网记者李寿华摄影报道

文章来源于:http://xiaoxue.ljyz.com.cn 小学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

最新资讯
  • 拉萨市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09-09

    来源时间为:2023-09-082023年9月10日是我国第39个教师节。9月7日,记者从拉萨市教育局获悉,截至目前,拉萨市各级各类学校在职干部职工12502人……

  • 欢度“六一”童趣飞扬09-09

    来源时间为:2023-06-02昆明市西山区白马幼儿园小朋友开展“时装秀”。记者黄兴能摄6月1日是“六一”国际儿……

  • 五色新丝缠角粽09-09

    来源时间为:2023-06-22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鹂时一弄,犹……

  • 传承文化凝聚力量构筑幸福美好精神家园09-09

    来源时间为:2023-09-05党的十八大以来,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定文化自信,把传承发展中华……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允景洪小学2021年物业管理服务采09-09

    来源时间为:2021-08-19您当前未登录,“*”号内容请登录后查看。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允景洪小学****年物业管理服务采购项目发布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