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抗日英雄为国捐躯,长眠象山;当地小学两任校长探访50载,为烈士寻得湖北亲人。
4月4日,对于铜陵县天门镇郎坑村的鲍声宏老人而言,是个特别重要的日子。望着不远处的象山,老人自言自语道:“吕作轩烈士,我们终于找到了你的家人,了却了这么多年来的心愿。”老人说的吕作轩是抗日战争中英勇献身的先烈,这位祖籍湖北省黄冈市阳新县的烈士葬在郎坑村的象山上。就在当天,烈士的几位亲属从湖北赶到郎坑村祭奠,自此,这场历时50多年的寻亲故事有了圆满结局。
鲍声宏老人是郎坑小学的老校长。据他回忆,烈士墓碑原先安置在郎坑小学不远处的一块田地里。“因为常年积水严重,地方又小,当地群众前来扫墓时,连站都没地方站。”鲍老说,1981年,在小学师生的努力下,烈士墓地被迁移到山上较为开阔的地方。“为了教育学生,我们学校每年都会组织师生为烈士扫墓。可除了墓碑上的相关介绍外,我们对这位烈士的生平事迹却不了解。”为了解开心中的疑团,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鲍声宏和老教师王方伯就开始寻访一些知情的老人,其中就包括安葬烈士的两位村民,从他们那里获取了一些珍贵的历史材料。1999年,新上任的孙致清校长致信烈士的祖籍地湖北省阳新县,但对方几经搜索查找,始终没有确切消息。2008年,安徽、湖北两地媒体争相报道为烈士寻亲一事,吕作轩的侄孙通过媒体获悉此事,随即告诉了他的家人。但由于年代久远,谁也无法证实吕作轩就是他们的亲人。
铜陵史志办、湖北阳新县党史办根据吕氏族谱的记载,以及吕作轩妹妹的信息比对,终于在今年3月份确认了烈士的亲属所在。
4月4日上午8时许,在铜陵市党史和地方志工作办公室人员的带领下,烈士的5位亲属以及来自湖北阳新县党史办、湖北当地媒体一行人从铜陵市区出发,驱车赶赴铜陵县天门镇郎坑村。来到墓碑前,大伙井然有序地向烈士敬献花篮。来自郎坑小学的7名小学生站在墓碑前,聆听校长孙致清讲述烈士的光荣事迹。“在抗日战争中,吕作轩烈士每次都是冲锋在前,奋勇杀敌。在一次战斗中,他被敌军的子弹射中腹部,身负重伤,终因伤势过重,永远长眠在郎坑村……”此时,烈士的几位亲属静静地站在墓碑前,眼含泪水。
“吕作轩是我的舅舅。我的母亲是他的妹妹,今年已经年过九旬,虽然她年纪大了,但脑子一点都不糊涂。我们临出发前,她还叫我们一定要好好祭拜亲人,并替她好好谢谢那些帮忙寻亲和照看烈士墓的好人。”烈士的外甥董美金说。(通讯员姜蕊张援南)
文章来源于:http://xiaoxue.ljyz.com.cn 小学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