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们在指定地点进行“考古挖掘”。姜少军摄
人民网徐州12月21日电“老师,我发现了一块有符号的砖。”“这是一块汉代的砖,上面的符号,能反映出三国时期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的生活状态。”19日,在江苏睢宁县古邳镇下邳故城遗址内,一群小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正以考古的形式从事社会实践教育教学活动。
据了解,该活动主题为“洛阳铲下探下邳”,是睢宁县博物馆联合南京博物院、睢宁县教育局等部门组织开展的青少年公众考古活动的内容之一,也是睢宁县开展社会、博物馆、学校、家庭多方教育合作的一种探索模式,自2018年开始,至今已经连续举办了四届,累计有1500余名小学生参加,推动了博物馆教育资源与学校教育需求的有机衔接。
“下邳故城遗址是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至少包含东汉、西晋、宋、明清时期的城址,你们今天接触到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睢宁县博物馆馆长徐娟在现场为孩子们讲解考古知识讲解。此次“洛阳铲下探下邳”社会实践教育活动,睢宁县从全县小学生中选出了200人参加。睢宁县第三实验小学三年级学生鲁羽希表示,以前他听过不少关于“三国”的故事,这是他第一次在现场“触摸”历史,“感觉太棒了。”
关于该活动是否会破坏考古现场的担心,徐娟表示,孩子们是在专业老师指导下进行的,非常有序,不会对考古现场造成影响,“这种考古与公众交流、历史与现代、古人与今人‘现场对话’的形式非常好,同学们不仅学到了文博知识,更重要的是对我们自身的历史和文化有了看得见摸得着的认识,这可能比书本更有影响力。”徐娟说。(闫峰、顾士刚)
文章来源于:http://xiaoxue.ljyz.com.cn 小学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