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时间为:2022-08-24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记者陈显婷通讯员刘思敏高文卓)时隔20年,今年暑假,浙江传媒学院组建的“筑梦鸦儿川”团队深入大山,再次来到鸦儿川村,调研鸦儿川村二十年的变迁发展,用影像书写新时代少数民族聚居区农村新生活的面貌,用纪实手法展现村民们在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中奋进与向上的精神面貌。
2002年底,一支来自浙江广播电视高等专科学校(现浙江传媒学院)的师生实践团队来到了宁夏回族自治区西海固地区的鸦儿川小学开展支教,让那里的孩子有了第一次接触外界的机会,也为这里的村民留下了为数不多的,属于他们的影像。自那时起,西北大山里的鸦儿川村便与西子湖畔的传媒学校结下良缘。
2002年浙传志愿者小分队为鸦儿川村村民拍全家福
今年暑假,浙传师生历时一个月的时间,实地走访4座村庄,拜访5个家庭,共计行程2000公里,书写超过60000字的调研成果册,记录原鸦儿川村20年的岁月轮转与变迁。
实践队来到原鸦儿川小学前合影
实践队实地采访拍摄
实践队与当地村民交流拍摄
实践队在原鸦儿川村拍摄农村收割场景
辛勤付出:面朝黄土背朝天
阳光洒在山里,野花被暖暖地照着,映出金色的光。到处是郁郁葱葱的树木和草丛,从高处俯瞰到山野间稀疏地空置着废弃窑洞和土坯房,这里是坐落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六盘山边的鸦儿川村原址。
二十年前鸦儿川村的黄土高坡
如今的鸦儿川村被绿树覆盖
二十年前的村民
二十年前鸦儿川小学的小学生们
二十年前的原鸦儿川村,降雨稀少,没有河流,也总是很难打上地下水。
“从十几里外那井里拿桶打着呢,有水了就打,没水了就去‘官厅’或者‘刘店’拉水”(原)鸦儿川村村民海文贵说道。村里打不上水,村民们就只能翻山越岭几十里路去隔壁村里打水。山路难行,只能用“架子车”靠人力拉水。辛苦拉回来的水却是浑浊的泥水,要沉淀一会才能用。放一会,一层厚厚的沙土沉下去,沙土上面含着浮沙的水便是要供给村民们一家老小,吃水、做饭、洗漱、喂养牲口甚至灌溉农田的生命水。
二十年前村里唯一一口水井
20年前村民都要排队打水
重大决策:退耕还林,涵养水源
水,对于鸦儿川村所处的西海固地区来说,实在太珍贵了。这里年降雨量不足400毫米,年蒸发量却是年降雨量的10倍。提及“西海固”,总是因为“贫瘠”而“甲天下”,并且这里曾经被联合国认定为“最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
二十年前鸦儿川地区的冬季裸露的土地
没有水,就难种地,粮食歉收就意味着吃饭和生活都是问题,曾经(原)鸦儿川小学学生尚红娟说:“给两个儿子讲,那个时候,有时都吃不上饭,没有水洗衣服,孩子们都不相信,都没法想象。”她的两个孩子有记忆时,一家人早已搬迁了,居住在“十二五”规划统一生态移民村--吴忠市红寺堡区弘德村。
现如今的弘德村(摄于2022年7月24日)
在水电供应无忧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无法相信父辈们的童年生活在没水洗澡、没水洗衣服的时代里。吃水已经很困难了,更不必说用多余的水再去洗衣服。那个年代里除了夏天,村子里总是地皮裸露,颜色单调,放眼望去,只有光秃秃的黄土色。(原)鸦儿川小学校长马应贵回忆道,“当时,学生们一直都穿一件的衣服,只有新年能穿上新衣服”。在尚红娟的记忆里,家里兄弟姊妹四人的“新”衣服都是城里亲戚淘汰下来的旧衣服,哥哥姐姐穿到长高了,穿不下了,再给弟弟妹妹穿。她说:“那时候,不像现在,哪有那么多钱买衣服啊。”
二十年前(原)鸦儿川小学最后一任校长马应贵老师(左)
退休在家的马应贵老师
退耕还林是改善生态环境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一项投资大、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群众参与程度较高的一项重大生态工程。‘十二五’期间,固原市原州区移民搬迁后,启动了近15年的封山禁牧,固原市山地绿化率逐年上升。(原)鸦儿川村所属地区采取‘封、造、育、管’等措施,宜林则林、宜草则草,修复生态。据统计数据,原州区现已完成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面积为32.6万亩,其中,人工造林25.5万亩,封山育林7.1万亩。生态改变了,水源涵养了,移民搬迁了,生活改善了,鸦儿川村搬迁了,村民们开始走上了一条美好生活的通衢大道。
改变方式:走出鸦儿川,拥抱新生活
2001年,(原)鸦儿川村村民海小梅到(原)鸦儿川小学任教,代语文课。她一直对学生很负责很严格,要求每一个孩子认真学习汉字,仔细背诵课文。
一次,一个学生把“鞠躬”的“鞠”字的字形写反了,她便惩罚学生抄写十行。学生觉得委屈,不愿意写,回家之后就向爷爷哭诉老师的“罪状”,爷爷心疼孙子,以为老师欺负孩子,来到学校找海小梅老师理论。
一个个子娇小的女孩站出来保护老师,制止老爷爷,对他说:“我们海老师是为了我们好,老师虽然严厉,但是严师出高徒!”这种学生感动她的事情发生过好几次,海小梅知道,学生喜欢她。
“我还是一如既往地管教那个犯错的孩子,就算他恨我,我也要做到教师的责任。”即使不被学生家长理解,海小梅还是依然坚持作为教师的初心。2002年年底,浙江广播电视高等专科学校的支教志愿队来到鸦儿川村,她当时是乡村小学的代课教师,也是属于第一批离开鸦儿川村的人。
2002年浙广高专(现浙江传媒学院)志愿者小分队到达鸦儿川村
2003年末,因为家里的一场变故,海小梅离开了鸦儿川小学。为了家人能过上更好的生活,结婚后一年后,海小梅一家搬到了固原城里。
留在城里,就要靠双手和智慧创造财富。从农民变成城市居民,从农村里的土房搬到现在的楼房,海小梅一家付出了不少的努力。再提起那段不容易的日子,海小梅显得云淡风轻,像是在诉说其他人的生活。现在,海小梅是一名医药代理,丈夫是一位出租车司机,为了成为孩子的榜样,夫妻二人工作努力认真。
2002年鸦儿川小学代课老师海小梅(右二)和浙传师生合影
2022年海小梅(左二)一家人的合影
任教三年,即使离开,与(原)鸦儿川小学的感情却没有断,短视频兴起,海小梅通过短视频平台和自己带过的学生取得了联系。
当年维护她的那个小女孩马晓红,就是其中之一。少年时代的马晓红总是作为学生代表在学校的各种活动上发言。在老师们的印象里,那个梳着短头发的小姑娘总是很干练,学习成绩也优秀。
2002年马晓红作为学生代表在仪式上发言
马晓红一家离开鸦儿川的契机是当年宁夏提出“劳务移民”,马晓红的父母作为劳动力输出,一家人搬到了固原城市里。
马晓红是家里的独生女,父母很疼爱她,母亲为了弥补自己没有好好读书的遗憾,供她一路读书,念到了大学。
离开了熟悉的环境,她还是很努力地读书,不负众望,2014年,她作为从鸦儿川村走出来的第一个大学生,考上了西南民族大学。
2022年马晓红和父亲合影
异地定居:北上吴忠市,扎根红寺堡
2009年10月,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正式设立。
2012年,鸦儿川村的村民根据规定,通过“生态移民”搬迁到这里。红寺堡区的“弘德村”是村民们移民地之一。弘德村给搬迁来的农民分了地皮和移民住房,一户两间,通了水电。
尚红娟和丈夫也是随村一起,在这一年搬迁到弘德村的。
有了定所,“靠天吃饭”的农民就要看看周围的环境。但是,推开门望去,黄沙漫天,这里的天气甚至比老家鸦儿川村的还要恶劣。“刚来的时候这个地方全是一片沙土,也没个树也没个林子,风一吹那沙子满房子到处都是”,尚红娟回忆称。
尚红娟说:“刚来,这里啥都没有,冬天烧个炉子都没有柴火。”红寺堡地处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与毛乌素沙漠三面环绕处。这里的荒漠气候终年少雨或几乎无雨,气温变化剧烈。历史上,这里被称为“旱海”。
2002年鸦儿村小学全体学生合影(左数第二排第二位是尚红娟)
尚红娟一家人的合影
“好日子还是要靠我们自己用双手奋斗出来”,尚红娟说道。刚搬来的一两年,弘德村生活条件不好,村民普遍贫困。后来,国家对红寺堡的开发力度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企业入驻弘德村,附近的工业基地建设起来。尚红娟的丈夫在村里的葡萄养殖基地工作,尚红娟除了照顾两个儿子,也会去附近工厂打一些零工。
日子越过越红火。2018年,尚红娟家房子翻新,一家四口住进漂亮宽敞的砖瓦房里,家里也有了自己的车。
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时的第一站,便是红寺堡区弘德村。
据弘德村党支部书记任军介绍,这里从搬迁的第一年人均年收入不足1800元,到2019年,弘德村整村脱贫,再到2021年人均收入增至12500元,村集体经济年收益达到142万元。这里,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红寺堡区红寺堡镇弘德村一村全貌
弘德村党支部书记任军向“筑梦鸦儿川”团队介绍村里畜牧业养殖情况
现在的弘德村总是熙熙攘攘。村里基础设施完善,晋江市场附近有很多小餐厅,中午总有很多下工吃饭的人们。傍晚,市场里的摊位和道路两旁的小摊开始热闹起来,下班的工人们买菜回家,准备做饭。街道西面空置的营业房前聚集着十几位乘凉下棋的村民,有说有笑。太阳更靠西边时,小朋友的游乐场“童心园”要准备锁门了,家长带着刚上小学或是刚上幼儿园的孩子们依依不舍地走出来,路过文体活动广场,广场上打球的青年多了起来。整个村庄都是生机勃勃的样子,到处是
文章来源于:http://xiaoxue.ljyz.com.cn 小学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