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位置: 小学网 > 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 > 正文

云南兰坪:“以工代赈”铺就乡村振兴富裕路

日期:2023/6/24 20:01:35 浏览:

来源时间为:2023-04-18

春风和煦,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中排乡北甸村广袤的山野里,核桃抽枝吐绿,花椒葱茏透碧,干净整洁的通村公路盘山入林,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新建的中交文化广场,村民天荣华和同伴正在开展附属工程收尾施工。

“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中交亲人,帮村里成立建筑公司,让我在家门口务工赚钱,还能照顾父亲。”天荣华开心地说,父亲常年患病,自己无法外出务工,经济来源少。村里成立了建筑公司后,他参加“以工代赈”项目,实现了就地务工梦想。“一天200元,一个月收入6000元,抵得上过去种玉米、卖药材的一年收入。”。

北甸村民在安装钢筋

北甸村地处碧罗雪山山腰,是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严防规模性返贫的重点村落之一,有9个村民小组,农户430户。以前,受制于艰苦的自然条件,傈僳族和白族群众受教育水平不高,思想保守,多数不愿意主动到离村较远的地方务工,经济来源少,增收门路窄。

村民变股民,分红促发展

2022年1月24日,北甸村数百名村民喜气洋洋参加村集体经济股东分红及务工工资发放大会,迎接一个别样的春节。

“以往,靠扶贫政策脱贫。今天,靠投资和劳动致富。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中交亲人,帮我们找到一条村集体受益、群众务工增收好路子。”领到8万元集体经济分红,北甸村党支部书记天永平心潮澎湃。

“入股一万元,第一次分红就分着2000元,往后的日子,可有奔头了。”看着手中红彤彤的百元大钞,村民和艳科喜笑颜开。

这是中交人在乡村振兴帮扶路上描绘的最动人风景。

李合勇(右二)到施工现场指导工作

2021年,中交一航局干部李合勇担任北甸村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他进组入户,认真了解村里的产业情况后,认为养殖业、种植业受气候、土壤、水源等影响,无法规模化发展,带动不了更多群众增收致富。

“当地人身体素质好,有务工增收愿望,但普遍缺乏‘走出去’的一技之长。加上思想和家庭因素,又不愿意到外地务工。”李合勇说,根据北甸村实际情况,他和村两委班子商量,发挥中交集团行业优势,成立村建筑公司,承接县乡“以工代赈”项目,激发政策动能,拓宽集体、村民增收路。

2021年6月16日,北甸村集体经济建筑公司云南阳庭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阳庭公司)正式注册成立。以“党建+”模式,由中交集团捐赠和帮助引进北甸村村集体经济40万元入股,乡村振兴带头人出资25万元,43户村民出资85万元入股,筹集注册资金150万元,迈出了发展“老百姓家门口”产业第一步。

当年下半年,阳庭公司相继实施了北甸村小学爱心食堂、人居环境提升等5个以工代赈项目,带动了当地60余人务工就业。

2022年春节前,北甸村进行了第一次分红,46名股东分红30万元,户均6521.7元,实现了资产变股金、村民变股民、集体变股东的发展目标,以前靠苞谷传统种植业生活的北甸村老百姓,迎来新的发展春天。

农民成工人,增收门路宽

“今天我们加班,干完活才回家,你先回家陪岳父过生日,我参加不了了。”和艳科做完手头的活,又赶往下一个施工点。

和艳科一家四口人,大女儿读大学,小女儿读初中,妻子患病做了手术后患上抑郁症。和艳科耕种几亩玉米地,有时上山挖草药、松茸添补家用,日子很是艰苦。

李合勇动员和艳科到工地务工,还安排他的妻子在村建筑公司做饭,两口子人每月有七八千的稳定收入。半年后,和艳科妻子的病不治而愈,久违的欢声笑语又回到家里。

阳庭公司成立以来,中交集团把培育本土建筑工人,发展一支“带不走”的工程施工队作为帮扶工作的重中之重。开展“中交助梦工坊”行动,全力做好工程管理人员和建筑技能培训,帮助6名村民考取了“建筑施工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书(A证)”以及电焊工、架子工证书。点对点选送11名建筑工人组建“北甸班”,到中交一航局宾川项目部务工,提高技能水平。

道路施工

村民蜂国文在宾川项目完工后,积累了经验和技能,成为公司管理骨干。时时向村里同伴宣传自己的“务工致富故事”,动员乡亲们投身到建筑行业学技能,拓宽增收路,过上好日子。

“这是中交亲人给我们铺的幸福路,它连接我们的好日子。”蜂国文说,村里成立建筑公司,让一批傈僳族、白族群众有了一双“有技能的手”,脱离了传统种植养殖生产领域成为建筑工人,思想观念大改变,收入大提升。

自2021年至今,中交集团共帮助村集体建筑公司承揽了1720余万元的工程项目。其中以工代赈项目900万元,包括北甸村小学爱心食堂、中交文化广场、村卫生室附属设施、人居环境提升、水源地生态保护等项目,60名村民成为熟练的钢筋工、水电工、架子工,成为中排乡以工代赈项目施工主力军。

齐心谋发展,共奔富裕路

2022年9月7日,跨越1700多公里,11名北甸村建筑工人来到中交一航局广西浦清高速公路工地,开始了“离村创业”之旅。

“走出去学技能、开眼界,未来才能干更多更好的工程。”傈僳族工人恒扒朵是这支11人务工队伍的领队。他说,中交集团与村建筑公司签订劳务合同,进行“实地练兵”,让他们在一个个项目施工中学管理知识,积累技能,保障村建筑公司有活干,能发展。

经过近两年的发展,北甸村建筑产业已逐步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村民参与的积极性越来越高,取得的成效也越来越明显。

截至2022年底,阳庭公司累计承接项目21个,带动500余人次务工就业,实现股东分红80万元,发放农民工工资220余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20万元,共吸纳60户村民入股。

北甸村成立建筑公司,参与“以工代赈”项目促增收模式成功了。中排乡因势利导,面向全乡推广,先后实施“以工代赈”项目17个,涉及项目资金5075万元,吸纳就近就地务工2000余人次,发放农民工工资650万元,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

中排乡党委副书记胡鹏伟表示,2023年,中排乡将继续推广以低收入群体为主体的村级施工队,继续实施以工代赈项目,确保低收入群体人均纯收入在2023年均达到1万元以上。

北甸村建筑公司建设的村史馆和文化活动中心

阳春四月,北甸村田野披绿,春意盎然。

“以前村里没有什么致富产业,群众增收困难。现在不一样,工作队、党支部带着大家搞工程,增收致富门路越来越宽了。”说起村里的变化,北甸村民感触最深。

集体口袋鼓了,小家家底厚了,能干的事情就多了。村里美化、亮化有序铺开;捐资助学覆盖面广了,文体活动更丰富了;农副产品加工项目有钱干了。

“现在,北甸建筑工程队施工范围从村里到乡上,从县里到州外,都有工程项目在干,建筑产业越来越活跃。”天永平说,北甸村将依托中交集团的帮扶,不断规范和加强村建筑公司管理,参与更多“以工代赈”项目,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让更多群众依靠建筑业,过上更幸福美好的生活。

云南网记者李寿华通讯员苏丽刘彪摄影报道

文章来源于:http://xiaoxue.ljyz.com.cn 小学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