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刷、杯子、高低床,有管、有护、有食堂,学习生活齐照看,留守儿童乐学堂。”这首打油诗,是凤台县第一所公办乡村寄宿制小学——肖集小学的真实写照。每到傍晚,这里灯火通明,70多名寄宿生,静静地在教室内汲取知识的营养,当地村民形象地称这里是留守儿童求学路上的“照明灯”。
坐落在茨淮新河河畔的肖集小学,距离凤台县城近百里,这所偏远的乡村小学是肖集村、北刘集村、秦刘村等方圆十多里六个村庄孩子求学的的地方。全校共有学生500多人,其中超过一半都是留守儿童。父母外出务工,爷爷奶奶不识字,孩子上学接送不便,成为摆在留守儿童面前的“三座大山”。怎奈民办寄宿制学校价格较高,让很多乡村留守儿童望而却步。“一开始我们还怕招不到人,没想到,第一次招生,我们提供的75个住宿名额就全部招满。”肖集小学校长刘玉阳,一边带记者参观着学生宿舍,一边和记者攀谈着。
“这所公办乡村寄宿制学校,食宿全包,床单被褥都是学校统一提供,我们只需给孩子准备一些换洗衣服就能拎包入住,一学期只收2000元,这实在是暖到我们老百姓‘心窝子’里了”。五年级(1)班寄宿生李雨濠的家长刘乾侠,提起这寄宿学校,激动地涨红了庄稼人黝黑的脸。
把孩子送到寄宿制学校后,农闲时节,刘乾侠夫妻俩就外出务工,在学校的统一安排下,每周他们可以跟孩子视频通话至少两次,孩子吃住学习都由老师照管着,不用操心,提起如今的生活状态,刘乾侠乐得合不拢嘴。
寄宿制学校建成后,学校将距学校3公里以外的学生经学校与家庭协商同意后纳入寄宿制教育模式,学生在校时间实行统一的生活管理,一日三餐及中午和晚间休息由生活教师负责,学生在学校中寄宿,学习上有专门的任课教师认真辅导,生活上有生活教师精心照顾,减轻了家长的负担。
“我在这里可开心了,中午放学有时间休息,生活有规律,饭菜营养也均衡,晚上写完作业后,老师们还经常带我们跑步,打乒乓球,每天的生活都多姿多彩的。”五年级(2)班的毛恩泽,面对记者的提问,滔滔不绝起来。
学生进入寄宿制学校后,白天可以与老师交流,不管是学习上的还是生活上的,晚上学校给寄宿学生留有专门的自习时间,供学生巩固消化当天所学知识,并且有各科老师的辅导,对孩子学习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在生活上,教学生叠被子、洗床单、生活用品的摆放等,既让孩子们掌握了生活的基本技能,又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这才寄宿不到一个学期,我感觉我的孩子大变样,写作业不磨蹭了,袜子鞋子不乱丢了,书桌也不乱七八糟了,周末回来还主动要求帮我做些家务。”说起开学以来儿子的变化,家长吴菊十分开心。
寄宿制学校是一个“大家庭”,孩子们在其中学会了关爱,学会了如何与他人更好相处,解决了留守儿童在自己家中孤立的处境;孩子们是同龄人,他们可以充分交流自己思想见解,同时也可以学习生活中的快乐,有利于孩子更好地成长。
教育教学质量是乡村寄宿制学校的“生命线”。凤台县教育主管部门提前部署,让凤台县第二实验小学与肖集小学结成帮扶对象,立足教研,加强高效课堂建设,抓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工程。还创设各项文体艺术活动,有利于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彰显个性,展示特长。
“在这里流传着一句话‘城区教师来帮忙,音体美信开满堂’,作为结对帮扶学校,我们根据寄宿制学校的实际需求,本学期共安排9名教师驻点帮扶,名师结对,通过集体备课、同课异构等形式对该寄宿制学校进行业务指导,该校教师也前往我校向名师驻点请教,‘你来我往’将教育资源有效平衡起来。”凤台县第二实验小学驻点帮扶小组组长张苗苗告诉记者。
寄宿制学校学生在校时间较长,仅按课程标准开设课程,难以完全满足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需求。对此,凤台县寄宿制学校组织师生创造性地研发和开设丰富多彩的校本自选课程,如开展科技实践活动、开设传统文化、国学讲坛等综合实践课程;邀请心理专家进学校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开设“钉纽扣”“叠被子”“系鞋带”“洗衣服”“内务整理”“我的拿手菜”等技能特色课程等。让学生既能学到课堂知识,又可以拓展课外知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从而彰显乡村学校的内涵特色。
“目前,凤台县已有近10所公办乡村学校尝试实施寄宿制办学模式,为乡村学校发展探索出了可推行的成功模式。也为减少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占比,规范我县民办义务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凤台县教育局副局长赵长军如是说。
公办乡村寄宿学校的探索与实践能较好地解决乡村学校发展的一系列问题,是办好让学生“学得好、住得好、吃得好、玩得好”,教师“静心教、乐心教、教得好、留得住”的乡村教育的有效途径,打通了教育均衡发展的“最后一公里”,“点亮”了乡村留守儿童的“求学梦”。(特约通讯员:孟凡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