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农村生源的急剧减少,许多乡镇学校撤并或即将撤并,老师和学生的生活被改变,令人感受最深的是,每天走在路上的时间更长了。在众多学校撤并之后,配套政策是否跟上?学生“吃住行学”是否习惯?近日,本报记者分赴肥东、安庆、阜阳三地进行实地探访,零距离感受撤并后的乡镇师生的生活。
小学里的一个老师两个娃
样本一:肥东县白龙镇洪井小学
白龙镇有这样一所小学,只有两个学生和一个老师。虽然门头上还是挂着白龙镇洪井小学的牌子,但规范的说法应该是教学点。白龙学区中心小学副校长陈立新说,在学区小学撤并后,洪井小学只是保留的四个教学点之一。
虽然整个学校只剩三个人,但王锦龙老师依然每天按时上课。本报记者马杨/摄
学校三人行
12月16日下午两点,洪井小学大门紧锁。在校门口一个歪歪斜斜的双杠上,一大一小两个男孩爬上爬下,玩得不亦乐乎。他们就是这个学校的全部学生。大孩子叫李俊成,今年读二年级,小孩子叫杨镊元章,今年只有五岁,上的是学前班。
五分钟后,学校的校长、惟一的老师王锦龙打开了校门,两个孩子立即冲进教室。偌大的教室只有两张课桌,足够两个孩子在里面拉开架势打弹子。虽然学生不多,但是整个学校依然有模有样,黑板上头挂着国旗和“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标语,两排教室虽然只有一间在使用,但是其他的房间桌椅都整整齐齐的,连个蜘蛛网都找不到。
“我已经在这里当了三十多年老师了。”王锦龙说,周围村子的年轻人几乎都是他的学生,最多的时候学校有300多学生,不过最近几年生源逐渐减少,特别是随着农村小学撤并,大多数孩子都去3公里外的双庙小学上学了。今年秋季开学,十来个孩子就剩下李俊成一个,再加上新报名的杨镊元章。“2+1”学校就这样形成了。
最近的选择
“双庙小学太远,家长怎么放心呢?”李俊成家里没人,邻居说了他家人的想法。在学校撤并后,本应该去双庙小学上学,但是这个学校不仅远,而且中间还要经过一个高速公路的出入口,家里人实在放心不下。而洪井小学就在村子边上,虽然规模小,但是从李俊成家出发,走路半分钟就到了。
白龙学区中心小学副校长陈立新说,保留洪井小学这个教学点,就是与家长沟通后,综合考虑到学生上学远等各方面的因素所做的决定。在这次农村小学撤并后,白龙学区十几个小学合并成为了六所完全小学。此外,类似洪井小学这样的教学点,一共也只保留了四个。
“这四个教学点分别是三家、陈圩、洪井和孙岗。”陈立新说,这些地方大多都是离现在剩下的完全小学很远。而这些教学点一般也就教1到4年级,到了高年级,这些孩子还是要到完全小学就读,骑自行车要半个多小时。
除了洪井小学,其他三个教学点最多也只有4位老师,学生也都不到10个。
老师啥都教
虽然只有两个学生,但是王锦龙丝毫没有松懈。每一个作业本,他都记录下学习的阶段,分门别类摆放得整整齐齐。翻看李俊成的语文作业本,每一个抄写的汉字,王锦龙都用红笔打上“勾”。一个幸福的“幸”,李俊成将“土”字头下面一横写短了,也被王锦龙找到要求重写。
带着孩子们朗读课文,王锦龙喜欢用带着肥东腔的普通话“真棒”来表扬;他还用娟秀的粉笔字在黑板上抄下网上火爆的“小明系列”应用题,手把手教二年级的李俊成理解、计算;而在孩子们下课的时候,他还要抽空打扫教室和校园卫生;甚至在放假的时候,看守学校的财物也是他的职责范围……“哪怕只有一个孩子,我也要教下去。”王锦龙说。
但是在肥东教育部门一位工作人员看来,把孩子放在这样的学校,教育质量很难说,是“对孩子不负责任”。李俊成的邻居李雪梅,看着身边13个月大的孩子说:“以后不会把孩子放在这里念书。学习好坏,都没个比较啊。”李俊成的家人似乎也有自己的打算,邻居们都说,可能下个学期,他也要转到其他的学校去了。
午饭往返两小时就为吃顿饭
样本二:颍上县夏桥镇中心小学
12月15日,颍上县晴空万里,暖阳当空照,但站在寒风下还是很冷。11点40分,颍上县夏桥镇中心小学下课铃声响了,学生们蜂拥而出。
颍上县夏桥镇,一位母亲骑着三轮车载着放学的孩子回家。本报记者卞世鹏/摄
午饭两个饼
很多孩子坐着父母的电动车回家去了,但岚岚没有回去,他一个人跑到路边的小吃摊,买个两个饼,这就是午饭。
学校门口的小吃相当多。出了学校门口往南有一条通往颍凤公路的小路,这条100多米的小路两旁,摆的全是吃的,有烤饼、牛肉汤等等。在颍凤公路旁还有很多吃饭的地方,学生们中午吃饭并不用走太远。
岚岚今年11岁,上五年级了,他啃着饼跑步回学校。岚岚家在双岗村,离夏桥镇中心小学有近5公里的路程,平常骑自行车回家需要近半小时。“前几天车子坏了,中午不能回家了。”岚岚说:“不回家,中午能多玩会。”
漫长回家路
夏桥镇中心小学有800多名学生,包括这几年因学校布局调整合并过来的100多名高年级学生,岚岚就是其中的一位。学校没有食堂,学生老师都要想办法解决吃饭问题,像岚岚这样在学校吃的很少,大部分都是回家吃,包括老师在内。
夏桥镇中心小学张校长家住颍上县城,距离学校有10公里路程,除非学校事务繁忙,通常他都会回家吃午饭。张校长说他一般都坐公交车回去,单程回趟家要花费一个小时时间,这意味着张校长回家吃午饭就没有任何时间午休了。学校里,像张校长一样住在县城的老师有不少,他们每天中午都奔波在回家的路上,吃饭成为学校让人非常头疼的问题。
简陋教学点
夏桥镇有13所小学,没有一个学校有食堂,镇中心小学的难题在这些学校多多少少存在,而这也正是颍上县几乎所有小学的普遍现象。
颍上县教育局武姓副局长分管学校撤并的事,对于撤并后老百姓的不了解、学生上学远,他都很清楚,吃饭难当然也不例外。为了缓和各方面问题,颍上县采取较为普遍的做法,那就是保留教学点,让高年级学生先合并过去,低年级的学生继续在教学点上学。如此一来,低年级孩子回家吃饭很近,高年级的学生长大了也可以骑自行车回家。
12月15日下午,夏桥镇双岗小学里传出阵阵读书声。学校非常简陋,只有一个院子、一栋房子和一个操场。校长李恩贺说,学校原来有200多人,现在只剩下一半了,因为高年级的已经合并走了,剩下的只是低年级学生。这些学生都是临近的几个村子里的,双岗小学辐射半径只有1公里,孩子们回家吃饭很近。
“可是,这路上的问题最让我们揪心。”李恩贺指的是紧挨着学校的村村通公路,这里过往车子不少,孩子回家往往没家长接送,路上安全让校长和老师很担忧。
“学生乘车档案”沉甸甸
样本三:枞阳县横埠镇老庄小学
“周××,女,联丰村,早晨妈妈摩托车送,晚间自搭三轮车。”“王×,男,少丰村,红色面包车。”……枞阳县横埠镇老庄小学王校长手里这份沉甸甸的表格,每天都揪动着他的心。表格记录着他的453名学生每天的上学路,还有家长们的辛苦。
很多家长一天跑六趟
12月15日,记者所乘车辆驶入了枞阳县横埠镇的老庄村,在一条水泥小道的尽头,我们看见了一个小铁门。门口小卖部的大爷告诉记者,这就是老庄小学。
老庄小学由原老庄小学、少丰小学、联丰小学和周岗小学四校合并而成,坐落于老庄初中的原址上。目前学校有三栋小楼,一栋是教学楼,另外两栋用作教师办公和休息用,其中一栋办公楼正在进行加固。而在学校的旁边,一栋新建的教学楼正拔地而起。工人们告诉我们,“明年,孩子们就能进来上课了。”
正是午间休息时间,孩子们都没回家,坐在教室里叽叽喳喳、写写画画,老师们则在教室里或走廊上默默地照看着孩子们。“他们离家大多比较远,中午只能在教室里趴着休息休息了。”汪老师是老庄小学的数学老师,在教师岗位上已经工作了快三十年。
汪老师说,每天放学的时候,学校就挤满了家长。“他们上午把孩子送来,中午带着饭盒来送饭,再把饭盒带回去,下午再来接孩子回家,一天来来回回,足足要跑六趟。”汪老师用手比划着放学时的场景,描述家长们的辛苦。
步行5分钟到乘车20分钟
“老庄小学的学生主要来自老庄、少丰、联丰和周岗四个村子,而少丰村离学校最远,大约有八九里路。来自少丰村的孩子们上学确实挺不方便的。”汪老师说,“并校之前,每个村子的孩子就在家附近上学,大多步行几分钟就到了,现在都来老庄上学,有的需要家长骑电瓶车接送,有的则是拼车前来。”
钱佳丽是老庄小学一名六年级的学生,她原先在少丰小学就读,从家到学校只用5分钟。今年9月并校之后,钱佳丽和村里附近的四五个同学一起拼一辆面包车去学校,一学期付四百块钱。她的上学之路也从步行五分钟延长到了坐车二十分钟。“每天5点半起床,6点半,我们租的面包车准时出发,到学校大概快7点钟,去食堂吃点饭,就准备上课了。”并校之后,钱佳丽的作息时间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记者问钱佳丽,是否觉得来老庄上学以后更辛苦了,小姑娘摇摇头,说,习惯了。钱佳丽告诉记者,虽然家住得远,但是有车子可以乘,就是幸运的。“我在电视上看到,很多偏远地区的山里孩子,要走几十里的山路去上学,他们吃的苦比我多。”
校长的“学生乘车档案”
“村子里没有公交车,学校和私人签订了协议,安排了一辆中巴车和两辆面包车接送孩子。”老庄小学的王校长告诉记者。说着,他从抽屉里拿出了一叠厚厚的表格,原来,这是一叠“老庄小学××班学生到校乘车情况登记表。”
“周××,女,联丰村,早晨妈妈摩托车送,晚间自搭三轮车。”“王×,男,少丰村,红色面包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