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小学网 > 澜沧拉祜族自治县 > 正文

听永远跟党走的故事,看拉祜山寨今昔大不同

2023/7/19 13:44:12 点击:

走进彩云之南·普洱_听永远跟党走的故事,看拉祜山寨今昔大不同

来源:国家民委2018-09-2809:24:00

盟誓“要听毛主席的话,跟共产党走,永不变心”的傣族老人,60多年来忠实履行着一名普通党员的职责与使命;

曾经是杈杈房、泥土路,人畜混居的拉祜村寨,如今已走上“农业+乡村旅游+服务业”的融合发展之路;

……

金秋9月,中国民族报记者走进云南普洱、昆明、昭通等地,看云岭大地变迁,感受少数民族同胞对党和国家的热爱之情。

1.普洱·孟连

有着“边地绿宝石”之称的美丽孟连,居住着傣族、拉祜族、佤族等少数民族同胞。孟连系傣语谐音,意为“寻找到的一个好地方”。孟连位于云南省西南部,是通向缅甸、泰国等东南亚国家的重要门户,是国家重点扶持县。

澜沧拉祜族自治县

▲孟连宣抚司署

在县城西边的娜允古镇里,有一座融傣汉风格为一体的“金色的王宫”——孟连宣抚司署。这里原系傣族刀氏土司的衙署,现在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三级博物馆。

据介绍,刀氏土司在孟连地区传袭了28任,末代土司刀派洪还曾留学海外,对孟连地区的解放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澜沧拉祜族自治县

▲孟连宣抚司署

澜沧拉祜族自治县

▲孟连宣抚司署

展柜里,傣族、拉祜族、佤族的服饰、日常用品等摆在一起,见证着孟连地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

澜沧拉祜族自治县

▲孟连县历史博物馆展示的民族服饰

据博物馆副馆长叶好介绍,博物馆的工作人员由傣族、拉祜族、佤族等组成。他们经常组织人员深入村寨、学校、社区,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开展各项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由于工作人员每到一个地方都能用民族语言和当地人进行交流,宣传教育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澜沧拉祜族自治县

▲孟连宣抚古乐表演

此外,博物馆还定期开展孟连宣抚古乐展演,促进相关曲目的传承。孟连宣抚古乐是以歌、舞、乐三位一体的艺术表演形式,演奏多以合奏、齐奏进行,乐曲旋律规整、优美动听,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澜沧拉祜族自治县

▲孟连宣抚古乐表演

娜允镇娜允村贺雅一组是一个拉祜族村寨,村寨依山傍水,风光秀丽。然而,几年前,村寨却是另一番样子。杈杈房、泥土路,人畜混居……2012年,镇党委、政府按照美丽乡村建设的要求,结合农村“七改三清”专项整治活动,整合项目资金1000多万元,于2015年建成了40间拉祜族特色民居,让拉祜族群众搬入了设施齐全、宽敞漂亮的新居。

澜沧拉祜族自治县

▲贺雅一组拉祜族村寨

“如今,贺雅一组不仅有着具有拉祜族特色的民居,而且在发展产业上也干劲十足。”娜允镇党委副书记李波说,他们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积极探索乡村旅游等发展途径,按照“农业+乡村旅游+服务业”的融合发展模式,发展生态种养殖,开办特色农家乐、组建文艺小分队等,形成了用文化吸引人,用美食留住人的氛围。2017年,贺雅一组农民人均收入从2012年的1088元提高到8307元,建档立卡贫困户从最初的35户118人递减到12户36人。

澜沧拉祜族自治县

▲贺雅一组拉祜族村民展示民族手工艺品

澜沧拉祜族自治县

▲贺雅一组拉祜族村民

视频:贺雅一组文艺小分队表演祝酒歌

澜沧拉祜族自治县

▲贺雅一组文艺小分队表演

热情好客的拉祜族同胞见到远方来的客人,就会举起盛满美酒的酒杯,唱起深情的祝酒歌,表达心中浓浓的敬意和祝福。

澜沧拉祜族自治县

▲刀正昌老人讲述自己的经历

在美丽的边地小镇勐马,居住着一位97岁高龄的老党员,老党员叫刀正昌,傣族名叫麻哈喃。1950年,刀正昌作为少数民族进步青年到北京参加国庆周年观礼,受到了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返程后他参加了“普洱专区第一届兄弟民族代表会议”,并见证了当时26个民族代表与地方党政军领导歃血盟誓立下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的过程。

听说记者要来采访,刀老早早地就等在街口。刀老穿着一身灰色的傣族传统服装,头上是白色包头巾,脚上穿一双老北京牌的布鞋,整个人看起来神清气爽,和蔼又亲切。

手捧当年云南少数民族代表敬献给毛泽东主席的礼物模型,回忆起作为少数民族代表到北京参加国庆阅兵式观礼并受到毛泽东主席亲切接见的情景,刀正昌心中满是自豪。

澜沧拉祜族自治县

▲刀正昌老人展示少数民族代表赠送给毛泽东主席的礼物模型

澜沧拉祜族自治县

▲少数民族代表赠送给毛泽东主席的礼物模型

北京之行后,刀正昌又参与了宁洱建立民族团结誓词碑的活动。“听毛主席的话,永远跟党走”,这一誓言从此就伴随刀老的人生岁月。在60多年里,他始终践行着一名普通党员的职责和使命,不遗余力地配合各级党委、政府做好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工作。

“要听党话,跟党走,永不叛党。”这是刀老对现场记者的嘱托。

2.普洱·西盟

清晨,伴随着《阿佤人民唱新歌》的欢快乐声,记者来到了位于云南省西南部的西盟佤族自治县,这里是佤族聚居的边境县,曾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视频:《木鼓甩发舞》

在勐梭镇勐梭村五组,记者观看了由当地村民参与演出的佤族原生态舞蹈《佤部落》的片段《木鼓甩发舞》。据介绍,这也是全国唯一一个由县级文化队自编自导且在国家大剧院演出过的剧目。

澜沧拉祜族自治县

▲西盟民族塔“磊石祭奠”的场景

盟誓塔(又名民族团结塔)位于勐卡镇佛殿山垭口。“磊石祭奠”是当地少数民族群众每逢重大节日时举行的活动。1951年1月,西盟县成立时,当地群众在此举行泡酒、剽牛、磊石(每一个民族头人凑一个石头,垒在一起,意为海枯石烂心不变)仪式,盟誓“要听毛主席的话,跟共产党走,永不变心”。

澜沧拉祜族自治县

▲西盟民族塔“磊石祭奠”的场景

澜沧拉祜族自治县

▲西盟民族塔“磊石祭奠”的场景

勐梭镇班母村富母乃十四组共有49户168人,是一个拉祜族聚居的村民小组。2016年,村组完成了民房改造工程,村民住上了宽敞明亮的安居房。

澜沧拉祜族自治县

▲在养蜂基地工作的班母村村民

走进班母村,首先映入记者眼帘的是错落有致地摆放在山坡上和公路边的蜂箱。通过引进发展中华蜂养殖和建设绿色茶庄园,这里的村民已经看到了收益和希望。

澜沧拉祜族自治县

▲班母村村民在查看蜂箱

澜沧拉祜族自治县

▲脱贫致富的班姆村村民唱响感恩歌

3.普洱·澜沧

“阿哥阿妹的情意长,好像那流水日夜响,流水也会有时尽,阿哥永远在我身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是《芦笙恋歌》唱响的地方。作为我国唯一的拉祜族自治县,澜沧县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拉祜族创世史诗《牡帕密帕》和《芦笙舞》。

澜沧拉祜族自治县

▲澜沧县民族小学教学楼

澜沧县民族小学有着浓浓的民族特色。校舍、校门是民族地区常见的干栏式建筑风格,校园里还建有百米民族文化长廊。

在校长杨忠云看来,民族特色、民俗文化、民族团结应是澜沧县民族小学一张靓丽的名片。

澜沧拉祜族自治县

▲澜沧县民族小学学生表演民族舞课间操

据杨忠云介绍,澜沧县民族小学有近两千名学生,其中少数民族学生有1530人,占比70%,少数民族教师和职工也占了三分之二以上。近年来,学校结合自身特色,深入挖掘、整合民族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开展

[1] [2] 下一页

猜你喜欢
推荐图文
绍兴市嵊州市逸夫小学商暄淇:小日记大民心
利川:快乐暑假安全“童”行
《好人开讲》基层宣讲活动走进江陵县马家寨小学
最新图文
听永远跟党走的故事,看拉祜山寨今昔大不同
看普洱“六变”!走出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交相辉映的脱贫路
南华县“筑梦彩云”暑期社会实践开班仪式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