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位置: 小学网 > 河南蒙古族自治县 > 正文

土默特文史资料:蒙古贞

日期:2024/6/29 22:14:03 浏览:

土默特之声欢迎您

第五章文教科技事业

第一节教育

一、旧社会的教育形态

蒙古贞的人民群众,在旧社会深受压迫剥削,很难受到文化教育,但是,通过各种渠道举办各种形式的教育事业,是蒙古贞的一个进步。

寺院教育

寺庙遍布蒙古贞,喇嘛们不仅学藏文,也学习本民族的语文。同时也招收民间俗家子弟,授以蒙文课程,仅用两年时间,便可全部掌握语文知识。通过寺庙培养的学生为数不少。最有影响的“瑞应寺”、“广化寺”、“德惠寺”、“普安寺”、“八大玛王沁庙”等庙宇周围村屯,懂蒙语文的人就比较多。

官办学堂

光绪三十三年(公元一九Ο八年),土默特左翼旗札萨克于王府所在地创办了—所维新学堂,这是在当时按国家规定开设的一所官办学堂,在这里培养了一批知识分子。

义学制

在蒙古族聚居的村落,由当地开明绅士、地主联合主办,推举学董,直接掌管义塾事宜。学校跨村招生,学制不定。王府乡烟台营子村义仓学校,创建于民国四年(公元一九一五年)学习蒙文和汉文。教材是蒙文和汉文的四书五经。学校经费是由义仓支付。

私塾制

自清末民初,蒙古族上层人物,自延教师自办学校。培养自家子弟或亲朋故友之子弟。当时也出现了村自办学、人自求学的进取局面。有七十个聚落点,普遍办起私塾学堂。根据条件,有常设私塾学堂、有季节性学堂。泡子乡的后代子屯、大屯德力格营子、红帽子乡当屯、大五家子乡的高束台、大巴乡、蜘蛛山乡的丹桂营子、大营子等书馆,就是当时的著名私塾学堂。

二、新社会的教育事业

解放后,在党的领导下,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到现在中、小学普及率分别达到百分之九十七点六和百分之九十七点二。人口受教育面达百分之七十六。

自治县的各级政府和人民群众非常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现在中学占地二百一十一万四千多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十二万八千三百多平方米,小学占地三百二十六万五千六百多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达二十六万二千多平方米。自治县的教育事业从幼儿教育到高中教育,形成了教育体系。

幼儿教育始于一九五二年,当时只有一所幼儿园。现已发展到十四所幼儿园。农村幼儿班发展到三百七十处。多年来,在师资配备、园舍建筑、教具添置等方面,都倍受重视。

小学教育基本普及。按居住分布状况统筹规划,使之布局合理,便于广大群众子女就近上学。现有小学六百三十九所,在校生达十万多名。

中等教育,在建国初,全县只有一所中学。到现在县城已有八所中学,乡村有一百Ο九所中学。在校生达三万四千多名。

党和政府对民族教育非常重视。在县城有蒙古高中、蒙古完全中学、蒙古初中和蒙古小学、蒙古族幼儿园各一所。还有一所省立蒙古族师范学校。在乡村有十所蒙古中学,一百Ο七所蒙古小学、还有—百二十二个蒙古族儿童学前班。在校蒙古族中、小学生达二万八千多名。在教学中普遍开设蒙文课,从一九八二年开始,佛寺、沙拉等乡,在部分蒙古族小学全用蒙语教学,加授汉文课,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本民族的语言文字。

工农业余教育,在建国初,通过夜校、冬学等形式,速成识字,扫除文盲。培养了大批工农干部和有文化的职工、社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为祖国四化建设求学读书的人越来越多。现在全县职工教育办学单位有七十四处,有九所职工教育学校。县委、县政府还拨资鼓励在职干部到高等院校中深造,适应了当前的改革需要。

自治县在教育事业中,加强了师资队伍的建设。全县教师七千零五十四人。其中小学教师四千九百三十九人,中学教师一千九百六十一人。从事民族教育的专职蒙文教师五百七十二名。自治县为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鼓励教师们在自治县贡献毕生力量,对中专文化或中级知识分子以上的发给岗位津贴,对其子女做了安排,住房问题在逐渐解决之中。由于教师们的工作努力,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多年来向各级各类高等院校输送千名以上学生。中小学体育达标率上升到百分之六十五。

第二节文化艺术

一、古代衙署文化

由于土默特左翼旗的建立,疆域领土固定下来,居民集中村落而生活,旗署亦便于管辖,政治经济趋于稳定,文化艺术也应运而生。蒙古贞的文化艺术中,衙署文化首先发展起来,亦有阳春白雪之势。当时王公贵族推行学习蒙文、满文,以适应清朝廷的统治需要。在旗署中,精通蒙、满文者颇多,并能将两种语言文字相互翻译。旗署进京者,也多带用满文翻译出来的汉文小说,在旗署中或在地方官员中传读。并有人将满文译成蒙文,传读者更是比比皆然。到嘉庆年间,土默特左翼旗的第八任札萨克达尔汉贝勒贡楚克巴勒桑,将汉文版《关圣帝君灵签》共一百签,用蒙文翻译,同时又编写了一本《忽和格日勒图》。此两本书,在蒙古贞地广为交传,影响甚远。生于多伦浩若村的色勒和扎布将汉文《玉历至宝钞劝世》用蒙文翻译出来,以石印出版发行。生于哈尔托罗盖村的宝尼雅扎那,将汉文版的《三圣训》,用蒙文翻译,刻于木版,印出后作为藏书。

舞蹈于衙署中亦占有一定位置。乾隆年间,旗扎萨克达尔汉贝勒索那木巴勒珠尔,于王府设台,观看舞蹈。乃传至民间。

二、古代寺庙文化

寺庙在蒙古贞地区多至三百六十座。特别是“瑞应寺”,在文化艺术方面影响深远。这个寺庙的喇嘛,多是精通蒙文、满文,又兼晓藏文者。特别是五大扎仓学部的僧职人员、笔切奇等喇嘛,搞翻译,缮写传抄各种小说。也有专以抄写蒙文小说出卖。这种文化传播是极为盛行的。

瑞应寺文书房的笔切奇恩可特古斯是创作小说的作家。恩可特古斯幼时聪慧,勤奋好学。他精通蒙文,又兼晓满、汉、藏文,并擅于拉琴说书,深受民间欢迎。他创作出长篇章回小说《新编唐书》共五卷,即《苦喜传》、《全家福》、《殇妖传》、《楔僻传》、《羌胡传》。全书二百一十万字,以唐王朝为历史背景,以朝廷内部忠奸之间的复杂斗争为主线,描述了开国元勋之后代为民除害的业绩。恩可特古斯将自编小说,常说与民间群众,深受群众欢迎,并传到当时第五世活佛耳里。因活佛亦最愿意看小说和听书。他尽数看完佛馆所藏的各种书籍后,又让恩可特古斯讲给他自编小说听。他的小说也被传抄,至今流传于民间,一九七九年后,内蒙古人民出版社予以出版发行。

寺庙音乐亦很盛行。寺庙有“经箱乐队”在寺庙内祭祀佛祖、诵经、环行庙宇、活佛升展、外出返回、庙会等大型活动中演奏乐曲。演奏的乐器有:笙、管、笛、九音锣、鼓板、喇叭、铙、钹、镲、平鼓等。

寺院舞蹈,即“查玛舞”。查玛舞的演员着以特制宗教服装,冠以不同角色的假面具,用以各种舞蹈动作,在音乐伴奏下进行表演,以表达驱魔行善之意。

三、民间文化

蒙古贞的社会安定,生活有所改善,文化生活亦随之兴起。通过私塾、寺庙学习蒙文的人,日益增多,传抄蒙文小说,并于农闲季节聚村内数人于一处,宣读小说以消遣。在此基础上,将小说改编成评词,加之演奏胡琴进行表演,表演者为“胡尔沁”。此种方式盛行于民间,在农闲季节中,请来说书人,供吃供喝,付给报酬,每说评词,连续—、两月之久。

蒙古贞地区,号称“歌海”,闻名遐迩。民间创作的“民歌”上千首,可谓浩如烟海。内容极为丰富,表达了蒙古族人民群众不屈不挠、团结奋斗、向往幸福生活的理想。

民间的表演的形式有“好来宝”、“说书”、“读小说”、“短调演唱”。同时配以乐器:横笛、双筒笛、箫、弦子、月琴、二胡、马头琴、四弦胡等。

民间舞蹈有“安岱”舞、“好来宝”,不仅具有说唱形式,亦有舞蹈表演形式。

四、现代文化艺术

蒙古贞自古享有“民歌之乡”盛誉。有“三人同行必有二人为歌手”的传说。建国后,正确地贯彻了党的民族政策,就其文化艺术方面有长足的发展。一九六三年搜集整理出了二十八首民歌,用蒙文出版,名为《阜新民歌》,发行了三千册。同年又整理出阜新民歌集,以题名《乌银姗丹》,由辽宁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一九八一年后,出版了两集《蒙古贞民歌》。利用八年时间,采访了会唱三十首民歌以上的歌手近二百人,整理出三百五十一首民歌。一九八六年协助辽宁省音协完成了《中国民间音乐集成》辽宁卷蒙古民歌三百篇。

在舞蹈方面,完成了《中国民间舞蹈集成》的阜新地区《安岱舞》的项目。—九八六年协助省、市完成了大型寺庙舞蹈《查玛舞》的录相工作。现有查玛舞技术较高的老艺人八名。除此而外,有影响的民间蒙古族歌手二百一十一名;能说善讲的婚礼祝词人八名;胡尔沁艺人二十八人;安岱首席歌手七名;故事传承人二十三名;经箱乐班十个;蒙古剧业余剧团五个;村剧团六个。

文学方面,搜集整理出蒙古贞婚礼词一千六百句;歌谣一百二十八首已编入《三套集成卷》,已编蒙古族英雄史诗《格斯尔传》万言;复印蒙文古籍《兴唐传》共十五万册达二百份;胡尔沁曲牌八十三首;经箱乐曲五十首,好来宝曲牌十首,玛尼曲牌十八首;安岱曲牌十八首;整套大查玛舞音乐一部;蒙古剧剧本三十五部;一九七九年创办的《阜新文艺》蒙文版季刊是辽宁省唯一的蒙文版文艺刊物,在省内发行。

《蒙古剧》脱胎于蒙古族短调民歌。产生于自治县的佛寺、大巴、沙拉、大板等蒙古族群众聚居区。出现于本世纪五十年代初,迄今已有四十年的历史了。它的出现,填补了我国少数民族戏曲的一项空白。作为蒙古族文化史上的大事载入史册。

五、文化艺术机构

为了开展、推广文学创作和音乐、美术、舞蹈、戏曲、摄影、书法等工作,县文化馆组织全县的各族文艺爱好者,研究本地区的蒙古族的文化艺术,推动了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在农村建立了三十五个文化站,为广大农民群众服务,活跃了农村文化生活。为进一步发展民族文化艺术,在搜集整理的同时,也培养了大批文艺骨干,经过训练的有二百五十多人,全县拥有业余演员千余名,创作人员三百七十多人。

为使蒙古剧送到广大群众中,建立了蒙古剧队。他们演出了《海公爷》、《乌云其其格》、《蒙乡烈火》等大中小型剧目六出。现在处于进一步发展和逐渐完善的过程中,无论在创作、表演、导演、音乐设计、舞台美术等方面都有了新的探索和进步。

自治县的文化事业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了新的发展。随之建立了民族文工团、评剧团、业余曲艺团,还有农村地方业余剧团。

民族文工团自一九五八年成立以来,选取当地题材,以民族喜闻乐见的歌舞形式,宣传党的民族政策。从县城到偏僻山村,从本省到外省、区演出,表达了少数民族对党和国家的无限热爱。

[1] [2] 下一页

文章来源于:http://xiaoxue.ljyz.com.cn 小学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

最新资讯
  • 门源一小:祁连山下百年老校的历史变迁06-29

    来源时间为:2022-01-24“113年的沧桑,几代人的传承,在祁连山下留下了浓墨重彩的文化痕迹!”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

  • 【法治宣传】法治宣传进校园普法护航助成长06-29

    来源时间为:2023-02-17为全力保障辖区校园安全,进一步增强广大师生的法治观念,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有效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件发生,构……

  • 黄河源头孩子们的多彩假期06-29

    来源时间为:2024-01-14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13036309542024-01-1416:23:23.0黄河源头孩子们的……

  • 记治多县中小学校长赴京研修学习06-29

    有效提高校长的管理水平,提升我县各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水平。治多县中小学校长在北京丰台区教委的精心组织安排下开展了为期五天的研修。本次研修,旨在“学有所思、学有所……

  • 青海泽库:千里送爱润心田志智双扶结硕果06-29

    来源时间为:2024-03-14今年12岁的华旦才让,已经在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泽库县西卜沙中心小学度过了6年。“最开始,学校的课桌椅破破烂烂,有些同学连校服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