栉风沐雨,历久弥坚。民族团结誓词碑见证了云南各族群众的团结一心、友爱互助。
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各民族人口分布持续向“大流动、大融居”深化,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群众进入城市就业创业、安居定居,全省城镇流动人口中少数民族占72%。
通婚联姻,手足相亲。在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三营镇郑家庄,汉、藏、白、傣、纳西、傈僳、彝7个民族120多户人家聚居于此,白族民居墙上绘着吉祥八宝图,藏家小院里晾晒着白族扎染,街道上傣族的宝葫芦、彝族的牛头饰品、纳西族东巴文字彩绘交相辉映……多年来,郑家庄各族群众通婚联姻、手足相亲。
近年来,云南持续完善各民族融入城市的政策举措和制度保障,与全国15个省份建立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跨区域联盟。云南昆明等城市被确定为“全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示范城市”。
今年3月,昆明、大理、楚雄、曲靖4州(市)的34个社区党委书记共同签署《互嵌式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跨区域大联盟共建协议》,探索建立互嵌式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联盟共建机制。各族群众在城市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不断完善。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校园。来自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的“00后”佤族学生魏佳,2018年考入云南师范大学法学专业。就读期间,她成为“石榴籽学堂”的一员。在老师们的精心培养下,魏佳于2021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2022年大学毕业后,魏佳主动报名参加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成为家乡的一名边疆基层服务工作者。
“‘石榴籽学堂’让我更深刻认识到,上学不是为了离开落后的家乡,而是为了家乡不再落后。”她说。
“石榴籽学堂”是云南师范大学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具体实践之一。
近年来,云南通过开展系列宣传教育实践活动,讲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故事。结合各学校历史沿革、地理区域、校园景观、公共空间等实际,把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视觉形象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以特色校园文化诠释中华民族共同体内涵,在广大学生心中构筑起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石。
各级各类学校通过校训、校徽、校歌、校刊、板报、校园广播、校园电视台等载体,宣传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宣传学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强化各族师生对中华文化的深度认知、情感共振、归属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团结互助结出“石榴红”。每年中秋节前夕,昆明金星社区都会举办一场民族团结百家宴,辖区居民和餐馆共凑一桌菜,以众筹方式吃团圆饭。这是“宾弄赛嗨”民族团结互助机制的活动之一。
在傣语中,“宾弄赛嗨”意为没有血缘关系却像兄弟姐妹一样的朋友。如今,发端于普洱市孟连县的这一机制已被广泛推广,人帮人、户帮户、民族帮民族蔚然成风,成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鲜活注脚。
近年来,云南创新实施“石榴红”工程,涵盖理论研究、交往交流交融、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经济发展、文化建设、教育培训等七方面13个项目。云南细化落实国家民委“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三项计划,2022年云南各级各类青少年交流活动参与人数达6000余人,8个自治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90万人,一批“新大理人”“新丽江人”等安居置业。
记者在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调研时看到,这里的自然村已经实现文体活动场地和文体器械全覆盖,还组建了足球特色学校、佤山少年合唱团。2022年以来,该县勐董完小两支足球队参加云南青少年足球赛,分获冠军、亚军,“背篓少年”王发荣获全国青少年网球巡回赛广州站冠军。
如今的云南,各民族群众分布上交错杂居、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血脉相连,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游客在云南腾冲和顺古镇休闲(2022年5月27日摄)。陈欣波摄/本刊
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地处西南边陲的云南高原地区,自古就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地,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的前沿地带。
2021年以来,晋宁河泊所遗址出土大量汉代简牍、封泥、大型建筑基址和丰富器物,表明汉代中央政府已对云南行使治权,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增添了重要实证。这一发现,对云南用历史文化讲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故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大意义。
近年来,云南推进“文化润滇”行动,实施“枝繁干壮”工程,促进民族文化繁荣发展,切实增强中华文化认同,着力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爱国爱党,团结统一。在云南边境村寨采访时,记者看到许多村民的住宅屋顶上飘扬着鲜艳的国旗,农户堂屋里张贴着习近平总书记和各族群众在一起的照片。各族群众自发把“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写入民族团结爱国公约、村规民约。
近年来,云南始终把“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首要内容,强化思想引领,实施“红旗飘飘”工程,广泛开展“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等教育实践活动,弘扬一心一德跟党走的优良传统,赓续民族团结精神血脉。
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地处中缅边境的普洱市澜沧县木戛乡哈卜吗村小学,100多名学生基本都是拉祜族孩子。让校长杨启秀感到欣慰的是,这些年来,孩子们变得更加自信大方,敢于表现自己,普通话说得越来越“溜”。
“从一年级起,学校就教学生学习普通话,一些班级语文平均成绩能达到70多分甚至更高。与我刚从教时相比,成绩翻了两三倍。”杨启秀说,近年来,很多偏远山区的学校不仅有了宽敞明亮的教学楼,还逐步配齐了各种电子信息化教学设备,学会普通话的孩子们由此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
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各民族增强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的基础工作。2016年以来,云南已组织14906名少数民族教师参加普通话培训;组织大学生志愿者2200余人次深入14个州市46个县,开展推广普通话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创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村1876个,完成15801所学校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达标工作;实施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专项,推进“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和“童语同音”项目。
目前,云南少数民族群众会说汉语的比例超过98%,3至6岁在园学前儿童普通话普及率达99%。
增强中华文化认同。近段时间,“春天傣族舞挑战”成为网络热点,作为配乐的傣族舞曲走红社交网络。舞曲原创者,就是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民族歌舞团。这支民族文化工作队,成员平均年龄不到20岁。团队将古老的非遗等文化元素挖掘整理、创新编排,展现“年轻态”,实现创新传承与发展。
近年来,云南扎实推动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并通过提炼元素、打造精品、展示创新等方式,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故事,讲述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
推动建设云南少数民族古籍数据库平台,利用数字化平台开展民族古籍的抢救保护和数字资源的管理与运用;定期举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民族团结进步大舞台等文体活动;编纂《云南少数民族中华文化认同文献典藏》《云南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古籍书系》;打造211个中华民族视觉形象工程项目,树立、突出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云南坚持把保护弘扬各民族优秀文化与传承建设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有机结合,推动中华文化“枝繁干壮”。
如今,春节、中秋节、泼水节、火把节、目瑙纵歌节等,已成为各族人民共同的节日,各民族文化百花齐放、百川归海,交融汇聚成中华文化之“大美”。
拉玛·兴高说,云南将持续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把中国式现代化“五大特征”体现到民族宗教工作的各方面,加快民族地区现代化发展,不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迈上新台阶。(文丨《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王长山 吉哲鹏 字强 严勇)
文章来源于:http://xiaoxue.ljyz.com.cn 小学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