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位置: 小学网 > 天镇县 > 正文

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事迹(下)

日期:2023/8/15 8:38:05 浏览:

人介绍对象时,仅提出一个要求,就是要“携父出嫁”。黄思林的坚强与孝心吸引了善良的刘宜和。两人成婚后同甘共苦,共同承担家庭责任,黄思林也有了更多时间陪伴父亲。

有人问黄思林:“怎么可以坚持这么久?”她说:“这不是坚持,是幸福。”黄思林勇敢面对生活、不离不弃照顾父亲的事迹,受到当地群众称颂。

黄思林荣获福州市道德模范称号,当选“感动福建十大人物”。

555梅爱平

梅爱平,女,汉族,1984年3月生,北京市平谷区夏各庄镇魏太务村村民。

梅爱平从小照顾体弱多病的养母,长大后带着母亲出嫁,一如既往悉心照料。

1984年,梅爱平被梅阿姨在路边发现并抱养。后来养父母离异,她和养母相依为命。没有收入,梅阿姨却想尽办法供女儿读书。懂事的梅爱平,在母亲的帮助下学会了洗衣做饭,操持家务。放学回家后,她帮母亲按摩通络,给母亲背课文、讲故事,让她开心,帮她减轻病痛。读完高中,梅爱平为照顾母亲和支撑这个家庭,完成大专学业后就开始务工养家。

2005年,她坚持带着母亲出嫁。婚后,梅爱平同时照顾养母和公婆,虽然更加忙碌,但她总是尽心尽力,让几位老人心情舒畅、衣食无忧。公婆心疼儿媳妇,也尽量帮她分担一些,有好吃的就送给亲家母,每天和她聊天解闷。梅爱平做母亲后,公婆担负起看护孩子重任,让她多些时间照顾母亲。

10多年来,梅爱平坚持每天3次把母亲从床上搬到床下定时按摩,尽量减轻老人痛苦。小两口为了母亲的病四处求医问药,让老人病情得到控制。老人经常哽咽着说:“爱平就是我的亲生好闺女,就是我的手和脚,没有她,我活不到今天。”在感恩孝老的家风影响下,她的孩子也学会了好好照顾姥姥。

街坊四邻谈起这段佳话,都对梅爱平竖起大拇指,她总是说:“这不算什么,没有她,我早就不在人世了。她就是我的亲生母亲,我要为她养老送终。”上进心强的她,还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想成为一名党员,处处当表率、做榜样。

在魏太务村,她一身兼“五员”——会计助理员、农商行协管员、电脑录入员、网格员、安全员。防疫,值守村卡口,天寒地冻,她每天坚守岗位到半夜。村支书劝她:家里有病母,提前些回去。她说,孩子都学会照顾姥姥了,我可以为大家多服务一会儿。做农商行协管员,老人们存取款都爱找她,因为在每一位老人的眼里,她值得信赖。

556曹有红

曹有红,女,汉族,1975年5月生,民进会员,江西省鹰潭市特殊需要儿童康复中心主任。

20年来,曹有红凭着坚定的意志和执着的信念,使双耳重度失聪的女儿和200余名听障儿童走出无声世界。

2001年,曹有红1岁多的女儿被确诊为双耳重度失聪,她擦干眼泪默默发誓:不管吃多少苦,都要教会女儿说话,让她和别的孩子一样健康成长。她一方面找资料学习聋儿康复知识,另一方面辗转深圳等地学习、听课,向专家求教。她借钱为女儿配了一台助听器,教女儿去辨听自然界的各种声音。让女儿摸自己和她的喉部,通过感受喉部震动发出声音。整整一年后,女儿终于喊出了第一声“妈”。曹有红喜极而泣。通过多年不懈努力,曹有红的女儿不但学会了说话,还参加了舞蹈、绘画等比赛并获奖。2018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广西艺术学院。

曹有红和女儿的故事不胫而走,许多人慕名找来,希望她能帮帮自己的孩子。曹有红深深体会过教育聋哑孩子的艰辛,她犹豫过,但想到自己也曾得到社会的帮助,回报社会的责任感油然而生。

2006年,曹有红创办聋儿语训部,现扩建为“鹰潭市特殊需要儿童康复中心”。她既当老师又当妈妈:教他们说话,还要洗衣做饭、把屎把尿。对于贫困家庭实行弹性收费甚至全免,对于特困家庭不但免去全部费用还要出手捐助,她用爱心、耐心、恒心、细心,温暖着、呵护着这些身体残缺的孩子,竭尽所能让他们能“同在蓝天下,共享灿烂阳光”。

15年过去了,该中心累计收训了来自江西、甘肃、江苏等6个省份20多个地区的200余名听力障碍、智力障碍、自闭症儿童。很多回访的孩子看到曹有红,高兴得欢呼雀跃,一边抱她亲她,一边喊她:“妈妈!你是我最亲的妈妈!”曹有红从一个孩子的妈妈变成几百个孩子的妈妈,从中收获了满满的快乐和幸福。

曹有红荣获感动江西优秀母亲称号,被授予江西省五一劳动奖章,荣登“中国好人榜”。

557章宬

章宬,女,汉族,1988年6月生,中共党员,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职工。

一场车祸夺走了章宬父亲的生命,母亲高位截瘫。12岁的章宬一下子变成了家庭的“顶梁柱”。她一直乐观、勇敢面对生活,一边照顾母亲,一边刻苦学习,她用爱生动诠释“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

章宬曾经有一个幸福的家庭,2000年5月,父亲在车祸中永远离开了她,母亲也因车祸造成了高位截瘫,她自己的手臂粉碎性骨折、脾脏轻微破裂。此后,12岁的章宬承担起了照顾母亲的责任,每天为母亲做运动、翻身、按摩,清理便溺。为了让母亲能像正常人一样睡眠,每晚两到三个小时她就要起来为母亲翻身。每年春节,章宬总会为母亲和外婆各添置一件新衣。每年母亲的生日,她都会为母亲买蛋糕,唱生日歌,再烧几个拿手好菜。就这样,二十一年如一日,她在母亲的病榻前不离不弃。

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章宬一边照顾母亲,一边刻苦学习。考上大学后,她将获得的奖学金用于支付母亲的医药费。硕士研究生学业完成后,她和爱人放弃去大城市工作的机会,一起回到家乡湖州德清。爱人的支持给了章宬巨大的勇气。他们努力工作,一起孝敬老人。在他们的悉心照顾下,章宬母亲的身体更好了,笑容更多了。现在,章宬已育有两个可爱的儿子,6岁的大儿子在章宬的耳濡目染下,经常爬上外婆的床,帮外婆按按腿,揉揉手臂。

章宬家庭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

558彭艮凤

彭艮凤,女,汉族,1961年8月生,中共党员,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花门街道排头村村民。

彭艮凤二十多年如一日,精心照顾年迈的父亲、公婆和丈夫的大伯、二叔等5位老人。无怨无悔照顾突遭意外半身瘫痪的小叔子十六载至今。

1985年,24岁的彭艮凤嫁给排头村村民范海长,成了范家的大媳妇。范海长的大伯、二叔两位老人独居在各自的老房子里,没人照顾。1987年,彭艮凤在家有年迈公婆和年幼孩子的情况下,毅然把他们接到家中赡养。2000年,彭艮凤的父亲在老家因癫痫病发作,烧水时不小心把脚烫伤了。彭艮凤把父亲也接到自己家来照顾。一时间,彭艮凤赡养5位老人的事在村里传开了,村民们都说,“艮凤家里办了个养老院”。

2003年,85岁高龄的大伯去世后,二叔突发精神失常,彭艮凤每天细心照看。2005年,二叔、父亲在他的悉心照顾下相继安详离世。2006年,婆婆被查出肝癌,彭艮凤节衣缩食,倾其所有为婆婆治病,悉心照顾。3个月后,婆婆因病情恶化去世。离世时,嘴里还一直念叨着“好媳妇”。从此,彭艮凤专心照顾公公。2010年,公公因肺病去世。20多年里,5位老人先后患病,彭艮凤忙里忙外,服侍床前,贴心照顾,每一位老人都安详离世,村民们都夸赞她是“孝顺媳妇”。

彭艮凤的小叔子原本有一个幸福的家庭。2005年11月,小叔子在建筑工地工作时,不慎从高处摔下来,导致下半身瘫痪。不久,弟媳离开了这个家。彭艮凤主动挑起照顾小叔子的重担。她经常给小叔子换洗床单被褥,每天要换尿布几十块。因长期卧床,小叔子下肢肌肉坏死,彭艮凤每天要给小叔子换药、包扎。在彭艮凤的精心照顾下,小叔子的下肢没有感染,身体逐渐恢复,心情也开朗了很多。

彭艮凤的行为深深影响了她的后辈们。彭艮凤的儿子也会时常给叔叔端饭喂药、擦身洗脚;10岁的孙子也耳濡目染,帮着大人照顾叔爷爷。全家人相亲相爱、其乐融融。

彭艮凤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湖南省道德模范等称号。

559董贵生

董贵生,男,汉族,1963年12月生,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听涛园老兵俱乐部负责人。

近30年来,董贵生悉心照顾几十位“爸妈”,代牺牲的战友赡养父母、尽孝养老,用实际行动演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人间大爱。

董贵生退伍后,当过送货工,做过小买卖等,无论面临怎样的困难,都从没想过放弃照顾“爸妈”,他始终用自己的爱心和坚实的臂膀呵护着“爸爸妈妈们”。他开办农家乐,取名“听涛园老兵俱乐部”,大部分经营所得都用于孝敬老人们和接济困难战友。每逢春节、建军节、重阳节等节日,董贵生都会提前将老人们接到农家乐住上一段时间。冬天,怕老人们冷着,董贵生会提前备好新棉被、电热毯、暖手宝;夏天,怕老人们热、被蚊虫叮咬,便在房间里安装风扇或空调,备好驱蚊液。董贵生觉得老人们年纪大了,应该尽可能多的陪伴他们:陪他们散步、为他们做可口饭菜,还给饮食习惯特殊的老人单独开小灶;在老人们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带他们到成都周边郊游……多年来,董贵生细致入微地关心着这些老人,早已把他们的身体状况、喜好牢牢记在心里。老人们也把董贵生家当成自己的另一个家,偶尔和家人赌气时,总会嚷着“把我送到董儿身边去”。

从2009年开始,每年清明节前夕,董贵生会分批次带老人们或家属远赴云南麻栗坡烈士陵园等祭奠战友。那里山高路远,出发前几天董贵生都会带老人们做体检,并准备好药品和生活用品。去往烈士陵园的最后一段路,要走过900多个台阶,“爸妈们”走不动,董贵生便将他们一个个背上去。董贵生说,他已嘱托自己儿子,万一哪天自己走不动了,就让儿子来接班。

董贵生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最美志愿者、四川省模范退役军人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560蒋荷芝

蒋荷芝,女,汉族,1970年11月生,安徽楚源工贸有限公司退休职工。

蒋荷芝弟弟因工伤变成植物人,她用22年的真情坚守和无私奉献,不仅唤醒弟弟,还让弟弟从瘫痪在床到能正常行走,智力也有所恢复,用倾情付出创造了爱的奇迹。

1999年,蒋荷芝弟弟在维修液压支架时,被老化机器里崩出来的螺丝击中头部,昏迷了7天7夜,成了植物人。蒋荷芝父亲早亡,当时母亲年事已高还患有心脏病,已经结婚的蒋荷芝擦干眼泪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把弟弟带回自己家照顾。

在她的精心护理下,3个月后,弟弟竟然从昏迷中苏醒了。看到弟弟醒来,蒋荷芝欣喜若狂,但苏醒后的弟弟因大脑受损,智力回到了婴幼儿时期,哪怕是吃饭喝水这样的小事情,都不能自己完成。这让蒋荷芝反而更辛苦了,她不仅要照顾弟弟的生活,还得日复一日帮助弟弟恢复肢体能力、教会他独立生活。

从此以后,蒋荷芝的生活就固定在家和单位这两点一线间,每天给弟弟喂水喂饭、清理卫生、洗床单衣物,尽心尽力照顾弟弟。但蒋荷芝毫无怨言,她说弟弟是自己的亲人,她要撑起弟弟活下去的希望。在她的护理下,弟弟一点点好转,从需要喂水喂饭到现在能自己吃饭,从瘫痪在床到现在能单独行走,从婴幼儿智力水平到现在拥有相当于8岁孩子的智力。蒋荷芝用爱换来了一个生命奇迹,弟弟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姐姐对我真好。”2017年,以蒋荷芝为原型的微电影《阿姐》开拍并上映,获得了广泛好评。

在家中,还有体弱多病的母亲和婆婆,也都需要蒋荷芝照顾。为了照顾老人和弟弟,她和爱人10多年没有买过一件像样的衣服,但是爱人的理解支持,孩子的乖巧懂事,弟弟的点滴变化,是她最大的欣慰。她们一家人相互扶持,用爱心与恒心书写了一段浓浓的亲情。

蒋荷芝荣获安徽省道德模范称号。

561程凤娟

程凤娟,女,汉族,1981年12月生,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宁城县温泉街道雹神庙村村民。

结婚后,丈夫常年在外打工。十几年来,程凤娟独自挑起家庭的重担,照顾身有残疾的公公、婆婆、叔公公3位

 << 上一页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下一页

文章来源于:http://xiaoxue.ljyz.com.cn 小学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