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山东省教育厅拟将中小学教师参加继续教育情况作为教师资格定期注册、职务(职称)评聘及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继续教育学分达不到要求的,将暂缓教师资格注册。据了解,山东省把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作为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条件,要求中小学教师在每5年的一个周期内,完成不少于360学分且每年不少于48学分的继续教育。行政化的继续教育效果向来颇受争议,对这一政策,众说纷纭,本版特刊发相关观点,供大家深入思考。
学分化是教师成长助推剂
刘华贵
报道中所说的继续教育政策在湖北省早有实施。唯一不同之处在于山东省教育厅还将继续教育学习情况作为教师资格定期注册的重要依据。由于教师的职业特点,一名教师除了是传道者、授业解惑者之外,还是言行的示范者、教学活动的设计和管理者、家长的代理人等。对复杂且具有创造性的教育活动而言,教育情境是不断变化、充满挑战的。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养、理论水平、教科研能力与课堂教学能力,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更好地发挥教书育人的作用。
对于山东省教育厅将出台的这一政策,笔者认为出发点是审慎且理性的。继续教育政策具有一定的福利性,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了一定的政策依据,与此同时,也从政策导向上表明继续教育学习的必要性和强制性特点。
政策有时就像一把双刃剑,一旦实施不当,往往事与愿违。在教育天平的两端,如何平衡教师继续教育学习和工作负担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政策的积极效应呢?
笔者认为,从教育管理部门、学校管理者和教师三个层面上进行责权分工,分层把控继续教育政策,使教师继续教育学习的结果不只体现在获得学分上,从而达到以继续教育促进教师成长的目的。
对于教育行政部门而言,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需要的不仅仅是政策保障,更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在通过基层继续教育现状与需求调研后,通过定量与定性分析,明确最受中小学教师欢迎的继续教育形式与内容以及不同地区教师需要的继续教育项目,制作出适合各地区特点的个性化继续教育内容清单;制定基于不同继续教育形式的继续教育评价标准及学分认定与管理标准;搭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习交流平台;给予各地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以财力物力支持等。
对于学校管理者而言,需要根据本校教师的实际情况,认真科学地制定《学校五年发展规划》,并推行《教师专业成长五年规划》。鼓励和指导教师依据《学校五年发展规划》,进行个人优劣势分析,进行职业规划,形成电子档案分类管理。学校将教师的五年规划与教师继续教育学习紧密结合,提高学习的实效性。每年一月份,学校发布教师继续教育培训项目(分必修与选修项目)信息,教师按各自的成长计划类别自行查找,按规定时间完成相应的继续教育。每年6月、12月份,学校统计公布一次教师的继续教育学习情况,便于提醒教师按时完成继续教育学习。
对于教师个人而言,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促进自己从经验型教师向专家型教师转化的重要途径。在继续教育过程中,教师需要正视继续教育对自身职业生涯的积极影响,摒弃继续教育无用论的思想,认真审视自己的优势与劣势,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个人发展五年规划,并预设每一个阶段的成长目标,制出成长时间轴,将个人的继续教育与自身发展紧密结合,有选择、有目标地参与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提供的培训项目中去,以学习促实践,以实践促目标达成。在完成继续教育培训的同时,教师一定会品尝到因继续教育学习而结出的甜美果实。
作为教师,无论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师的继续教育是否有政策要求,终身学习都应该是教师职业生涯的主观愿望。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则是为教师专业化成长创设外部环境保障的主体。做好每一主体的责权分工,方能助推教师专业成长。(作者系湖北省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教科规划办副主任)
学分化背后是行政化
许兴亮
人都是有惰性的,教师也不例外。教师继续教育学分制,本是为了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而实施的,因为与教师资格、晋级及评聘挂钩,所以就具有一定的行政强制性。事实上,该项制度实施以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促进了广大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其成效是不容置疑的。
但是,应当看到,这种制度由于过分强调其行政制约力,导致了教师继续教育的实践偏差。继续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教师专业成长,教师专业成长有内外两条途径。所谓外部途径,指的是学校或者学校之外的教育行政部门等给教师设定一个目标,引导教师达到相应的发展水平。所谓内部途径,指的是教师自觉地开展研究或者学习,不断充实提高自己,从而达到自己所确定的发展水平。教师专业发展说到底需要建立在自觉自愿的基础上,那种外部强制性的做法,尽管也可以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其成效往往是有限的。特别是如果没有教师内在的自觉,外部的要求根本无法实现。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根本在于教师的自我学习和自我发展,这主要通过学习和研究来实现,这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也是最为有效的道路。近年来,由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继续教育,无论全员培训,还是骨干培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教师不是自主自愿地参加培训,而是被培训,是为学分或者某个荣誉而培训,是被教育。因而,其培训效果大打折扣。究其原因,除了培训内容与方式方面的因素外,一个直接的因素就是学分因素的制约。试想,如果没有学分限制,没有晋级评聘条件的制约,有多少人愿意参加培训,真的不好说。
这种为学分而进行的继续教育,还出现了奇怪现象:只要没有人事部门的认可,任何单纯的教育行政部门的培训,无论效果如何,一律不记分。调查显示,对于一线教师而言,尽管需要必要的外在培训,但更有效的方式还是校本培训,是基于教师自身发展的专业引领、同伴互助和教学反思。但这种有效的校本培训却不能记分,岂非怪哉?前几年,曾出现过花钱买学分的笑话,只要交上一定数额的人民币,就能按时记分,由此滋生了教育腐败,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醒。
教师继续教育没错,关键是培训什么和如何进行培训。只有满足教师专业发展需求,调动教师自主发展的培训,才是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培训,而不在于是不是与教师资格和职称评聘挂钩。真正优秀的教师也不是外力压出来的,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在总结自身成长经验时,概括为两点:一是读书学习,二是改革实践。要解决教师的专业发展难题,不解决师德问题和内驱力问题,即便再严格的措施,也会由于教师的被动应付而打折扣。
因此,教师继续教育实行学分制,不是一有学分就灵的。(作者系山东省宁阳县教科研中心教研员)
【网友声音】
湖北省枣阳市刘升镇榆树小学教师孙永林:
其实很多身在一线的教师早已开始熟知继续教育学分登记了,也有了一套驾轻就熟的路子去应对。现实效果怎么样,大家心知肚明。教师大多时候稀里糊涂地交钱办证,甚至有些时候被要求交钱买培训换学分,看似教师的再学习福利却变身为压力,这里面缺乏了教师积极主动的参与热情,负面的抵触情绪倒是不少见。
湖南省浏阳市沿溪镇梓山完小教师王辉庆:
“给学生一碗水,老师必须有一桶水。”现代教师要充当掘井人,才能跟上视野日益开阔的现代学生的求知欲。通过搞好培训服务,提高培训质量,教师参加社团活动的热情才有可能呈加速度增长,最终由被动参加变成主动参加。
河南信阳师范学院教师朱四倍:
山东省教育厅的用意自然是好的,但当把教师的继续教育等同于权力支配下的强制教育,不是为了提高教师素质而是为了考核教师,不是为了激励教师自主自发学习而是为了“控制”教师时,恐怕一切都变味了,效果也是堪忧。无论是把继续教育当作职称评定的“诱饵”,还是用职称评定来裹挟教师进行继续教育,都是与继续教育的本质相背离的。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小榄学院教师刘启意:
无论是倡导个性化的学习还是创新激励引导机制,都对我们科学统筹安排继续教育工作、创新继续教育考评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只要我们不搞“大跃进”,不搞“应付教育”,坚持“宁少但实”,继续教育这个“好经”还是有办法念好、做实的。
山东省济南市商河县文昌实验学校教师张立群:
挣“学分”的前提是先减负,没有教师实际的减负,继续教育学习反而会成为教师的一种“新的负担”。学习的内容与形式应该脱繁就简,更有针对性,更加人性化。同时,在继续教育学习的考核上,应侧重学习过程的考查和教师实际运用能力提升的考核,考核的内容应该多元化,形式也应该多元化,不能简单地异化为“分数”。
(以上网友观点来自蒲公英评论)
文章来源于:http://xiaoxue.ljyz.com.cn 小学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