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时间为:2023-05-30
雨后青山罩轻纱,如丝碧草缀黄花。潺潺溪水绕人家,归来黄牛正晚霞。远山、青草、黄花、小溪,我们如同走进了一幅绝美的画卷。正当我们一行人对着眼前的美景赞叹感慨时,突然,路过身边的黄牛仰天“哞”的一声,尾巴向上一卷就拉了一坨粑粑。大家都笑了起来,朋友说:“牛儿不解风情,如此美景也来破坏,真是大煞风景!”我却忍不住脱口而出:“多好的牛粪啊!”在朋友们惊诧的眼神中,我不觉走进了回忆。
当年,乡政府提倡“科技兴农”,号召全乡大力种植经济作物,一开始很多人都不敢尝试,怕亏了钱。睿智的父亲却在其中嗅到了商机,选择了可避风吹日晒、不用爬坡上坎的蘑菇种植。本来是为了给自己的劳作寻一份阴凉,可谁知下地有下地的苦,在家有在家的难。父亲把我们家最宽大的堂屋收拾出来,用木板、楠竹切割空间,搭成上下共五层的大菇床,再用塑料薄膜把菇床封起来,形成一个室内大棚。
按照农技员的指导,父亲把稻草、玉米秆等东西捣碎,再拌上麸皮,混合适量的石膏水浸透后,堆叠发酵,隔三四天翻动一次,半个月左右就为蘑菇铺上了“营养床”。接着就是育种、浇水,全天候监测温度。过了一段时间后,农技人员过来,看着半屋子明显营养不良有些发黄的蘑菇哭笑不得:“之前不是跟你说了,要加上一些牲畜粪便,充分发酵后,才可以为蘑菇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嘛?怎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老实的父亲脸有些发红,左手扶着蘑菇床,右手不断地揪着自己的裤脚,嘴角嗫嚅着想说些什么,最终也没有开口。农技员走了好半晌,父亲才小声嘀咕:“这是我们家堂屋,加了粪便太臭了……”思考了大半天,父亲突然眼睛一亮,兴奋地跟我们说:“牛粪!对,我们就用牛粪!牛粪不太臭,还能提供丰富的营养。”
从父亲的这一“顿悟”开始,上山拣牛粪的工作,就伴随着我的童年时光。记忆里最深刻的一次,是我和伙伴一起去山坡上捡牛粪,看见许多干燥的牛粪,我们特别开心,就迅速拾到背篓里。那天运气极好,也许是地处偏远的缘故,平时很少有人涉足,我们很快捡到了满满一背篓,全部倒在地沟里,很快又捡满了一背篓。这可犯愁了,怎么背回家呢?牛粪不像藤蔓植物可以用绳索捆扎。急中生智,我把自己的外套脱下,纽扣扣住,衣袖打个结,做成了一个装牛粪的口袋,装满后叠放在背篓上面。回到家里,母亲笑骂道:“你个傻丫头,快把牛粪倒出来,还嫌我洗衣服洗得不够多是不是?”父亲却在旁边说,这个方法好,相当于捡了两背篓。
就这样,半个月后,在父亲的细心照料下,一批小蘑菇慢慢冒出头来,仿佛在菇床上铺满了一个个旺仔小馒头,父亲的脸上笑开了花。我和母亲也跟着乐,很期待尝鲜。可是,父亲说,出菇期的管理非常重要,湿度要大,浇水要少量勤浇,温度要控制好,这样才能保证蘑菇生长的速度和品相。
看着蘑菇一天天长大,我心里别提多高兴了,甚至有些得意,觉得我用衣服兜回来的牛粪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有一天放学回家,从来不知道浪漫为何物的父亲,居然会破天荒地制造悬念,他笑着问道:“孩子们,猜猜今天卖完蘑菇后,我给你们带回了什么?”可能是太兴奋的原因,中间的环节我全忘了,只记得我和大妹妹、小妹妹穿着爸爸刚买回来的花裙子转圈圈,脚底像踩着幸福的云朵,软绵绵的,嘴里还嚼着嘣嘣响的水晶薄荷糖……
眼前山坡上的青草地,被雨水一洗,小黄花尽情地绽放,淙淙溪水,嗯,还有牛粪。耳边仿佛响起了当年宣传时的歌声:“科技兴农顶呱呱,顶呱呱也。满山遍野是桑麻,是桑麻呀。室内蘑菇能开花,能开花呀。”
原来,我有个美丽的牛粪记忆,它一直在我的梦里。
特别声明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文章来源于:http://xiaoxue.ljyz.com.cn 小学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