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时间为:2021-05-19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的罪恶行经,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怒火。全国各地学生派出代表,到南京请愿示威,要求国民党政府改变不抵抗政策,出兵抗日。国民党政府对学生的爱国行动不但不支持,竟然于1931年12月14日先由教育部通令全国禁止请愿,后又命令军警向请愿学生开枪,还通电各地军政当局,对此爱国行动进行恶毒诬蔑。面对反动当局的残酷镇压,全国各地学生运动风起云涌,一致要求抗日救国。
1932年7月,宁津县王表寰小学教师、共产党员王见新(王剑心)和王允功在学校办起“今日读书会”,联系进步知识分子,开展读书活动,使之成为宣传马列主义、宣传抗日救国的阵地,在宁津县颇有影响。1933年,学生抗日救国运动的高潮不断在各地涌现,北平、天津等地的学生纷纷南下请愿。在这种形势下,王表寰高小的学生抗日救国的热情更加高涨。
第一次学潮:赶走刘汉臣
1933年8月,该校调来1名新教员,名叫刘汉臣,绰号“刘轴子”。他的思想既反动又顽固,对学生实行封建家长式的管教,并经常讽刺、挖苦、谩骂和殴打学生,学生对他十分反感。在一次周末联欢晚会上,他作了一番讲演,宣传日本“睦邻友善、东亚共荣”的无耻之谈,灌输国民党“攘外必先安内”的不抵抗政策,露出了反对革命、仇视共产党的反动嘴脸。听了刘汉臣卖国求荣的反动言论,广大学生义愤填膺,当场义正词严地给予痛斥。
在学校党员老师的领导下,全校师生同刘汉臣展开了斗争。在课堂上,学生们经常同他辩论,同时有数十名学生宣布罢课斗争,并找校长讲理,还派代表到县城找教育局告状,要求教育局辞退这样顽固反动的教师。教育局打算说服学生,平息学潮。但是,由于学生思想一致,态度坚决,坚持斗争一个星期,并声明不调走刘汉臣决不复课,终于迫使教育局宣布刘汉臣离职,并向学生检讨错误。
初战告捷,振奋了同学们的革命精神,坚定了依靠斗争取得胜利的信心。从此,学校的革命气氛更浓了,师生关心政治,谈论国事,要求革命的情绪也日益高涨。
第二次学潮:撤换雒兰斋
刘汉臣走后,共产党员盖津源来该校任教。在他的影响下,学生们掀起了一股阅读进步书刊的热潮。进步思想的传播,大大激发和提高了同学们的思想觉悟。于是,在王见新、盖津源的领导下,在张白水等进步学生的直接参与下,该校又掀起了第二次学潮。
1933年11月,全县进步教师参加了教职员联合会,以王表寰小学为中心,组织教师揭露教育局分配教育经费不合理的问题,提出要砸烂教育局,打倒教育长李宪帮。
王表寰小学的学生在校外革命形势的影响下,对校长雒兰斋展开斗争。他是被轰走的教师刘汉臣的盟兄,思想比较保守。前期,在学生对刘汉臣进行斗争时,雒兰斋非但不支持,而且怀恨在心,伺机报复学生。他还压制学生的革命行动,不允许学生宣传抗日。
雒兰斋经常吸食鸦片,学生抓住这些事实,同他进行斗争。后来,在王见新、盖津源的积极交涉下,迫使教育局不得不同意撤换雒兰斋。
这次学潮后,学校发生了很大变化。教师中又来了中共党员荣镜照、苏景田,革命活动更加活跃。进步教员到学校来,教学生们唱革命歌曲,发布上海工人罢工的消息,介绍罢工斗争中的动人事迹,使学生懂得“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的道理。他们还组织学生读茅盾的《子夜》、巴金的《萌芽》、丁玲的《夜会》以及党的秘密刊物。中共党员李广文(泊师学生)以学生身份来校给学生讲社会发展史。
1934年春,苏景田介绍进步学生张白水、李福顺、马云生、范春喜等人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学生党支部,张白水任支部书记。在学生党支部的领导下,一些进步学生积极开展革命活动,在学校办起了《文艺墙报》,宣传抗日救亡的革命道理。
第三次学潮:针对王兴堂
1934年冬,在学生党支部的领导下,王表寰小学掀起了第三次学潮。
新来校长王兴堂在革命处于低潮时,反革命本质充分暴露。他对国民党县党部的人奴颜婢膝,阿谀奉承;对进步学生却横加训斥,甚至监视学生的革命行动。
同学们在夜晚写出了大批墙报,一夜之间贴满了校园。墙报主要内容为:革命低潮是暂时的,革命终究要胜利。同时,还尖锐地批判了王兴堂的错误,令他自动离校。第二天,王兴堂看完了墙报后,就悄悄地走了。
这期间,国民党反动政府在鲁北津南各县搜捕共产党人,宁津县共产党员宗吉庆、李荫章、盖津源先后被捕。此后,敌人又策划到学校抓人。学生党支部让进步学生们及时销毁了已出刊的几期《文艺墙报》和底稿。与此同时,苏景田借口养病躲避家中,李广文、王见新等转移外地。王表寰小学第三次学潮没有取得胜利,学校也仓促放了寒假。
王表寰小学的三次学潮,使该校的师生在革命斗争中经受到了锻炼和洗礼,为此后宁津县抗日斗争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德州晚报全媒体记者赵祜昊通讯员韩红秀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