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在那曲市聂荣县聂荣镇“乡村振兴那曲奋进”活动中,藏族群众和回族群众在交流手工艺品的制作方法。
图为那曲市索县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我承诺、我参与、我维护”主题活动中,居民在签承诺书。
5月3日晚8点,首都北京。一场特别的节目《团结奋进新时代——第十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授牌活动》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黄金档播出。
夜幕初上,广袤的藏北大地繁灯点点,与浩瀚星空相映,闪烁着生活的气息。人们坐在电视机前,等待着激动人心的时刻。
当主持人介绍“第十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地州盟)代表西藏自治区那曲市……”赴北京出席活动的代表和藏北各族儿女内心澎湃,感到无上荣光。
“党的十八大以来,那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彻底摆脱了千百年的绝对贫困。青藏公路、青藏铁路、京藏高速陆续开通,极大地促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让那曲这片古老而广袤的土地焕发出勃勃生机。”节目现场,那曲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李猛难掩心中的激动,“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我们的父辈战天斗地,孕育了‘两路’精神、老西藏精神,使西藏逐步走向繁荣发展。作为藏二代、藏三代,我们接过了前辈们的接力棒,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们将义无反顾、尽心尽力,和那曲各族人民一起,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
大江奔腾,凝聚磅礴伟力;山峰耸立,镌刻光荣记忆。藏北各族儿女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享民族复兴伟大荣光。
藏北草原,虽然大风、高寒、缺氧,但不缺少精神,更激荡着团结奋进的力量。“改变不了海拔就砥砺忠诚,改变不了缺氧就锻造精神,改变不了气压就争得荣誉,改变不了艰苦就拼出尊严。”近年来,那曲市50万名各族干部群众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带领下,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持之以恒把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那曲的重要内容,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开创了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民族团结之花在藏北草原绚丽绽放。
绘就民族团结“同心圆”
聂荣县聂荣镇,汉、藏、回、苗等7个民族一同参加“乡村振兴、那曲奋进”各类活动,同台竞技;
索县江达电站施工队与当地群众一起自编自导了情景剧《青春飞扬》,呈现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民族团结一家亲,其乐融融的温馨景象;
那曲市第二小学编排的《我和祖国一起飞》《我骄傲我是中国人》《中华少年》等节目,展现那曲青少年爱党爱国、自强不息、砥砺奋进的时代风采;
……
“自2022年‘乡村振兴那曲奋进’活动启动以来,全市组织各族干部群众、寺庙僧尼、青少年学生广泛开展主旋律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相融合的各种文化文娱活动、技能技艺等比赛,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教育引导广大群众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据统计,全市共开展各类比赛评比活动1.3万余场次,参赛26万余人次,参与群众150万余人次。”那曲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民委党组书记秦琳介绍,该活动唱响了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讴歌新时代、奋进新征程、维护民族团结的主旋律,展示了那曲各族人民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信心决心和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文明向上、勤劳致富的良好精神风貌,展现了广大僧尼爱国爱教、遵纪守法、健康修行等昂扬向上的价值理念。
活动“聚心”,文化“铸魂”。
记者一行前往巴青县拉西镇勒玛塘村的布德故居,一路追寻藏北草原感人至深的民族团结故事,感悟着精神的力量如何深刻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
羌塘草原美好的盛夏季节里,沿途如诗如画、一派祥和。这是团结的草原,也是英雄的草原。追思着、感悟着,“草原英雄布德的故居”石碑出现在记者眼前。
“故居内完整地记录了布德一生为西藏和平解放、民主改革、稳定发展事业作出的突出贡献。内有领袖像、工作生活、荣誉勋章3个展区……”看见我们的到来,布德之子、巴青县政协委员扎西顿珠迎上前来,热情接待,详细讲解,记者怀着崇敬的心情一一参观。
“敌人挖掉了我的眼睛,我还有耳朵听党话,还有嘴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还有手干革命,还有腿走社会主义道路!”一句句话语掷地有声,一件件实物承载先辈感人事迹。扎西顿珠说:“民族团结是西藏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我要以父亲为榜样,像保护自己眼睛一样、保护自己的生命一样来维护民族团结。”
“布德精神是新时代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集中体现,是巴青各族儿女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同维护民族团结的精神之基。”巴青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冯硕果介绍,布德故居吸引着社会各界人士到这里参观学习,每年开展布德事迹宣讲150多次,受教育人数3000多人次,已经成为巴青县开展发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下一步,巴青县将深入开展布德故居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示范点建设,发扬革命前辈精神,讲好民族团结故事,让布德精神在群众心中生根、发芽。
一个展馆,一种精神,一个阵地。那曲市不断加强文化阵地建设,用文化构筑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增进各民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促进各民族团结交融。
民族团结碑廊亮相在广场、街头,展示着那曲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涌现出英雄模范人物事迹;民族团结图片展走进学校社区,记录着各族干部群众其乐融融的温情瞬间。
在那曲市,开展民族团结工作重在系统推进、重在细致入微,重在抓好平常。
秦琳介绍,那曲市聚焦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治本”工作,对照“四大工程”“六项行动”目标任务,对接西藏民族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心,共同编制《那曲市“十四五”时期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规划》,制定出台《那曲市关于贯彻落实〈西藏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创建规划(2021-2025年)〉的实施方案》《那曲市关于贯彻落实〈西藏自治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和战略性任务全面推进新时代西藏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的实施方案》等9份指导性文件,真正做到民族团结进步同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和党的建设等工作深度融合同安排、同部署、同考核。
共育民族团结“石榴籽”
那曲地处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居住着汉、藏、回、撒拉、维吾尔、蒙古等34个民族。各族群众工作在一起、生活在一起、紧紧拥抱在一起,相互尊重、和睦相处、守望相助,生动诠释着“三个离不开”。
那曲市便民物流有限公司现有司机201名,其中汉族16人、藏族184人、回族1人。每天,便民物流20余辆车在区内外多条货运路线上行驶,年货运量300余万吨。该公司坚持经常性教育和集中教育结合起来,以各种促进民族团结活动为载体,以和谐团结的企业文化促进公司发展,曾荣获“自治区级民族团结先进单位”。
“我们经常在员工中组织开展藏汉互学语言班,畅通大家的交流;采取座谈交流等集中培训学习方式,不断加强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学习;在每年7月职工夏令营活动中开展赛马、文艺、朗诵等比赛,在团结比拼中加深相互情感。通过多形式多举措引导各民族职工相互尊重、相互学习,逐步实现各民族同事和睦相处、亲如一家。”那曲市便民物流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格桑才旺说。
2021年的某天晚上,该公司的一辆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在日喀则市的一个县里抛锚,司机立即把情况发在了公司微信群里。“你试试这样修修看”“附近有地方可以买配件”“不远处有个修车店”……群里所有人都在为他担心,为他出谋划策。最后是一位休假的同事连夜从拉萨出发,将货车配件送到事发地解决了困难。
同样守望相助、团结一心的温情故事也发生在那曲镇每条街道、每个社区。
位于那曲市滨河路的塔恰拉姆居委会,长期居住着藏、汉、回、维吾尔等各族群众。多年来,那曲镇塔恰拉姆居委会以多形式宣讲倡导、多平台服务维系、多方位询忧防堵、多联谊情感融通的“四多”工作方式,将民族团结工作做细做实,让民族团结深入人心。
年近半百的回族群众马可立洛,20岁时来到那曲生活的暖心经历,令他欣然决定落户塔恰拉姆社区。1998年,马可立洛在那曲开了一家小饭馆,因经营不善,饭馆不到两年就关门了。2000年时,马可立洛发现那曲的摩托车维修生意有前景,于是在当地修摩托车的次仁多吉那里学起了修理技术。当时,因为投资饭馆失败,马可立洛的生活一度陷入困境,连房租都付不起。次仁多吉知道这个情况后,让马可立洛一家人免费住在店铺的二层。在次仁多吉的帮助下,马可立洛进步很快,2005年成功开了一间小小的摩托
车维修店铺。刚开业那段时间,次仁多吉担心马可立洛自己忙不过来,经常会抽出时间到马可立洛的维修铺帮忙。
刚开业的摩托车维修店,盈利除了能够让马可立洛付得起房租之外,基本上没有多余的钱购买摩托车零配件。发现这个情况,同样在旁边经营摩托车修理的藏族大哥们,热情招呼马可立洛有需要尽管去自己的店里拿配件,可以先欠账。后来,马可立洛发现,整排店铺互相帮忙的事情比比皆是。不仅如此,店铺之间无论谁有困难,大家都会如一家人一样互相帮助。
如今,当年简陋的摩托车维修棚区已经变成一间间崭新整洁的新式店铺,在这里,大家不分民族、共同生活、亲如一家。
小小石榴籽,粒粒见人心。一个个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故事是那曲市民族团结一家亲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那曲市通过实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我承诺、我参与、我维护”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行动等,做到市、县区、乡镇、村居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层层抓落实、层层有抓手、处处有亮点、人人都参与的创建格局。据统计,全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参与度参与率达到95%以上。
绽放民族团结“幸福花”
民族团结一家亲,手足相助共和谐,那曲民族团结进步的典型事例和先进人物不断涌现。
近年来,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中,那曲市16名个人受到国务院表彰,159名个人受到自治区表彰,224名个人受到市委、市政府表彰。他们用心用情回馈社会,带领各族群众共同团结奋斗,助力最高海拔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市建设。
“团结才有力量。我将以实际行动浇灌民族团结之花,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在羌塘草原根深叶茂。”敏武,甘肃省临潭县人,那曲市再回首商场总经理。
在脱贫攻坚中,敏武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