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时间为:2023-07-17
近日,《第一财经》整理了32个重点城市近5年来小学生数量变化发现,2017年长沙普通小学在校学生57.42万人,2022年81.5万人,增加24.08万人,以增幅41.9%位居第一,比同期全国增幅高出35.6个百分点。
32城小学在校生数据。数据来源:第一财经记者根据各地统计公报、公开数据整理。
长沙5年来小学生数量增幅在全国32个重点城市排名第一的背后,是一个城市对民生承诺的坚守。
长沙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成效如何?广大群众满不满意?来看橘洲君的一线走访心得体会吧!
一
在深圳工作了十年后,孙旎旎从一个职场新人,变成了猎头青睐的行业精英,她选择回长沙加盟留学行业。孙旎旎说,自己孩子还有几年就要读小学了,长沙基础教育全国闻名,是让她下决心回长沙的重要理由之一。
像孙旎旎这样的年轻父母,不在少数。
“带欣坨来长沙,是这辈子我做过最正确的事!”在长沙打工的张秋艳特别高兴。2016年的年初,张秋艳夫妻正在为同一件事发愁:女儿欣坨满了六岁,到了读小学的年龄,能不能在长沙上学?回忆起当时的心情,张秋艳记忆犹新。
“我老公说实在搞不好就回乡下读书。我一听眼泪就要出来了。我到长沙来,就是希望她在自己身边读书,享受好的教育资源,不要再吃我小时候一样的苦。”
2016年2月,长沙开展推进中小学招生入学改革,实行阳光招生,明确“公办不择校”。张秋艳准备好入学申请材料,带着女儿参加了登记面试,很快就收到了大同二小的入学通知。
据统计,十年来长沙每年保障“新长沙人”家庭就读公办学校12万户以上。
快速增加的适龄入学人群,曾是长沙基础教育发展面临的一道大难题。2013年,湘江世纪城的居民为抢名校入学名额,200多名幼升小家长提前一天深夜冒雨排队,最终校方无奈发号。
作为长株潭融城中心的天心区,常住人口从2013年的48万猛增至现在的87万。为破解“上学难”问题,天心区十年时间里连续实施两个学校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新建23所学校,扩建26所学校,共新增学位69090个。许桥小学是天心区最偏远的农村小学,临近湘潭市,只有158名学生。2020年,天心区将许桥小学并入青园教育集团,并投入3000万元择址新建。
许兴小学(原许桥小学)的孩子们穿着崭新校服,满怀欣喜走进新学校。李璐供图
长沙城市发展到哪里,教育就先行布局到哪里。
原许桥小学旧址。李璐供图
2022年,长沙新、改扩建37所中小学,新增学位7.45万个;2023年,长沙计划在城区新改扩建25所义务教育学校,建设35所乡镇标准化寄宿制学校,完成47所“薄改”校建设任务……
2022年12月,长沙入选第二批教育部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
树立“品质教育”新品牌,做到“民生保障有力、支撑贡献有为、结构协调有序,学生健康成才、教师幸福成功、家校社携手成就”,成为长沙基础教育的新目标。
视频说明:5月18日,长沙市教育局和长沙晚报社联合主办的“品质教育助力高质量发展——长沙市小升初网上咨询会暨品质教育宣传季”活动正式启动。
近日,长沙市教育局等十一部门印发《长沙市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2023—2025年)》《长沙市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2023—2025年)》,计划推进新建城镇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全部办成公办园,逐步化解和消除学前教育“大班额”现象;优化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遴选一批城区优质普通高中,实现33所县中结对帮扶全覆盖。
从“上学难”到“上学不难”,长沙基础教育走稳了第一步。
二
要让每一个孩子“有学上”,更要让每一个孩子“上好学”。
中央部署“双减”之后,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已成为基础教育面临的最紧迫、最核心的重要任务。
“双减”背景下,长沙力推智慧课堂,让学生学得更高效。长沙市教育局供图
长沙基础教育质量到底好不好?让我们用数据说话!
7月2日,长沙市教育局发布《2022年长沙市普通中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报告》。12.8万名中学生及家长、3.4万名专任教师参测。这是长沙市第六年面向社会发布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报告。
《报告》数据显示,2022年全市初中学业质量高增值学校73所,高中历史类学业质量高增值学校24所,物理类学业质量高增值学校24所。其中,21所初中和9所高中体质健康与学业质量为双“高增值”。78.54%的初中生、77.51%的高中生对任课老师的课堂教学感到“很满意或比较满意”。
长沙完善立体多维测评模型,开展“五育”“双减”转向评价,客观、精准、综合评价学校办学水平。“从入口看出口,从起点看变化”的综合评价正逐渐成为促进长沙学子全面发展的有力杠杆。
《报告》数据显示,长沙“大思政课”建设全面推进,中学生国家认同度高、集体意识强;学业质量进一步巩固,初中、高中物理类学业领跑者学生占比分别较2021年上升了0.21个百分点、0.72个百分点;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优良率连续三年增长,积极心理状态好于全国均值;艺术表现居全省前列;劳动教育提质增效,九成中学生对课程实施感到满意;“双减”持续走深,初中学业负担感受适中的学生比例较2021年上升了2.28个百分点。
长沙充分发挥评价大数据价值,优化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和管理服务,以智慧评价引领基础教育高品质发展。历经十年评价改革探索和实践,长沙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研究成果已被教育部公示为2022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我们看到了长沙教育从传统走向信息化、到数字化的发展历程,这是中国教育发展的缩影,从中看到了中国未来教育的希望。这也是我们力推的智慧教育发展方向,坚持下去一定能够实现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谢谢你们的努力!”5月中旬,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吴岩来长沙进行教育信息化2.0试点省建设验收,实地考察长沙智慧教育体验中心后点赞道。
长沙智慧教育体验中心。图片来自网络。
长沙不仅是湖南省唯一的教育部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还是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区,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示范区、全国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城市和全国产教融合试点城市……
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基础教育,长沙擦亮“头”部,让优质学校成为领头雁。
依托四大名校,长沙发展出了四大教育集团,名校集团化的战略极大地提升了长沙基础教育整体质量。但名校的负担过重、集团相对庞大、资源过于集中等一些问题也随之而来。长沙没有躺在四大名校享誉全国的“老黄历”上,而是通过委托管理、对口帮扶、捆绑发展和“多校推一”等模式推进“名校全域化”。
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基础教育,长沙巩固“腰”部,协助县域高中和新学校迅速成长。
经过多年实践,由长郡中学托管帮扶的“二代校”麓山国际实验学校,又顺利成长为新的教育集团带领校。长沙中学教育有了庞大的稳固的中部教育群落。
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基础教育,长沙夯实“底”部,帮扶改造薄弱学校。
长沙对偏远薄弱学校进行城区结对帮扶,开设网络联校,利用“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和“名校网络课堂”等进行帮扶,2023年将完成47所“薄改”校建设任务。学校办好了,学生回流了,县域学生近年入读人数显著增加。
注重公平和质量,长沙基础教育迈好了第二步。
三
从2024年起,湖南中考由省教育考试院统一组织命题。但在统一之外,却有一个例外——长沙市可以按省统一要求单独组织中考命题。
很多人好奇,为什么长沙能成为例外?
湖南省教育厅回应说:“从近几年国家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情况来看,长沙市义务教育质量处在全省前列。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近年对我省各市州的中考命题质量评估情况显示,长沙市的中考命题质量有保障。”
这种基于现实的理性决策,从另一个侧面来说,也是对长沙教育的肯定和信任。
很多人对长沙教育质量好的初印象,来源于全国高中排名榜单和五大奥赛中长沙学子的优异成绩。长沙被网民誉为“世界奥赛金牌第一城”,先后获得学科奥赛金牌50枚,培养了一大批拔尖创新型人才。
事实上,真正让长沙基础教育出圈的,是“五育并举”育人体系培养的一大批中小学生的优秀表现。
今年3月,第66届联合国麻醉品委员会会议在奥地利维也纳召开,来自长郡中学的谢卓吾就是中国唯一中学生代表,与28个国家和地区的34名大中学生探讨禁毒话题;6月,雅礼中学高考生彭周雅柔在网络上获得了广泛关注,冲出高考考场的彭周雅柔说,希望以后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工作,不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热情回应她:“我们期待有志的专业人才加入,期待未来与你共事。”
体育赛场上的长沙学子,表现同样亮眼。
长沙每年有100多万人次学生参加各类体育赛事,参赛运动员的背后,有一个庞大的热爱体育锻炼的青少年群体。
2021—2022中国初中篮球联赛全国总决赛,明德华兴中学和湖南省地质中学分获男子组冠军、亚军;2022年全国中学生田径锦标赛,长沙初、高中共获金牌19枚,“逆风”拿到跨栏金牌的长郡中学17岁小将陈智康刷爆网络,网友评价“有望接班刘翔”;长沙雅礼中学女子篮球队勇夺2022-2023赛季“耐克”中国高中篮球联赛全国总决赛女篮冠军;2023年全国U17青少年篮球联赛(CYbL)以湖南省地质中学男篮为班底的湖南队拿到亚军……
陈智康(左)在比赛中。郭雨滴摄
从2022年起,体育40分纳入长沙中考总分,有效解决了学校挤占体育课时现象;长沙探索构建立体多维的评价体系,把体质健康作为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的重要内容,也让学校对体育教学给予了足够的重视。
长沙中考、高考成绩严禁排名排序,但体育中考成绩、体质健康合格率以及体育增量评价,全市从高到低依次排名,评价结果作为区县、学校年终绩效考核的依据。
关注孩子的全方位成长,长沙基础教育顺利出圈,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
四
长沙的教育,家长不缺席。
为引导家长更智慧地理解教育内涵,更畅通地参与家校联动,自1986年长沙第一所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