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来,东兰县的“南网知行书屋”已经成为举办科普知识课堂的首选地点。3月4日,广西电网公司河池供电局、广西电力科学研究院联合东兰教育局在东兰县30所小学的“南网知行书屋”,开展党史教育第一课直播活动。活动邀请了开国中将韦杰将军的后人,现场给小学生们讲述他的革命经历,加深小学生们对红色精神的理解,激励他们争做新时代的好少年。
尽管东兰县地理位置特殊,交通也不十分便利,却无法阻挡山里学生们享受到一线城市的教育资源。通过“南网知行书屋”远程教学系统,山里山外的学生们也能“云”聚一堂。
2020年7月3日,南方电网公司在两个定点扶贫县——云南维西、广西东兰组织开展了“山里娃走进云课堂”教育扶贫行动。来自北京、深圳、南宁、昆明四地的名校名师依托“南网知行”书屋远程教学系统,在云南、广西两地共21所小学开展了线上远程授课,超过4000名学生参加。
寓教于乐萌娃畅想未来
记者在劳动小学看到,“南网知行书屋”涵盖了“求知”和“践行”两大功能板块,设置多媒体区、阅读区、书法区、电脑互动教学区、益智活动区等模块,配置专门订制的、具备远程教学、同步课堂的多媒体教学系统。在劳动小学执教近30年的陆梅老师表示,“南网知行书屋”的多媒体教学方式让课堂更生动有趣,远程教学让山区的孩子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同时也开阔了教师的教学视野,激发了孩子们的求知欲。“现在大家上课积极性提高了,进步也快,我们班好几个孩子在广西奥数竞赛上拿到数一数二的好名次!”作为四年级二班班主任和数学老师,陆梅很是自豪。
劳动小学四年级二班的韦统杰最近喜欢读《三国演义》《红楼梦》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三本书,“虽然有些没看懂”,但因为“书里能学到有用的知识”,他并没有放弃。他说,长大后想当人民解放军,保家卫国。
孩子们对阅读的浓厚兴趣,离不开适当的家庭氛围。“听孩子提过学校里的‘南网知行书屋’,她挺喜欢的,说可以找到很多有趣的书,还能上网课。”学生家长岑莉受过大学高等教育,深知教育对孩子成长成才的重要性。“作为家长,我不限制我的孩子一定要从事某个职业,希望孩子身心健康、性格健全、阳光自信。希望通过书屋能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她还表示,希望以后孩子能有机会去南方电网公司看一看。
“非常感谢南方电网公司给山区的孩子们提供这么好的阅读和学习平台,让他们有机会接触到城市孩子们的学习方式,激励他们到更广阔的领域去学习和成长。”劳动小学教务处主任韦玉兰表示,书屋不仅让学生们开阔视野,激发求知热情、拓宽学习途径,还给学校带来了全新的教学理念和知识传授模式。
“山区教育工作最大的难点是教育环境不平衡不充分。”中共东兰县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书记韦阳东表示,受地域条件限制,孩子对学习的认知、家长的教育理念、老师的教学方式以及学校的师资力量等,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南方电网公司在东兰30所小学建成“南网知行书屋”,让1.7万东兰学生受益。特别是南方电网公司多年来通过援建教学楼、建“南网知行书屋”“电博士”送科学知识下乡等举措,扶志又扶智,对东兰教育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彰显了央企的责任担当。
“我们在落实书屋项目的时候,做了很多调研和调整,决不做使用率低的传统图书室,而要做成现代化的、让小学生能从中受益的书屋。”广西电网公司河池供电局计量中心经理、党支部书记廖先旭对记者说。2019年7月至2020年12月,他作为南方电网公司派驻东兰县扶贫办副主任,负责包括“知行书屋”项目在内的南网扶贫东兰项目落实工作。
万家灯火,南网情深。依托“南网知行书屋”,山区的孩子们能跟随蜿蜒的红水河,冲破崇山峻岭的屏障,一路奔腾,汇入浩瀚无尽的海洋。
南网传媒全媒体记者钟倩灵陈海堂通讯员陈钦荣梁磊叶莽莽
云南维西
书屋里的梦想
“书屋里的平板连着WiFi,不会的作业我们可以自己查。”从五年级第一次进入知行书屋开始,云南省维西傈僳族自治县白济汛乡中心完小杵打分校学生董蓉就充分利用“南网知行书屋”的功能来进行学习,细心的董蓉将书屋里平板里的学习软件记了下来,安在了父亲董继光的手机上,自己借助手机“辅导”自己。
期望
从香格里拉到维西,有两条路,分别沿金沙江、澜沧江而行。两条路,都是200多公里的里程,2000多米的海拔差,5个多小时的行程。
董继光的岩瓦香德维炒鸡店,在澜沧江畔的德维公路旁。炒菜、上菜、结账,迎来送往。董继光和爱人李迎春一天忙到晚。而炒鸡店也像驿站般,一次次的见证着匆忙的人们翻山越岭,出入大山。
“要不是我眼睛出了问题,我现在可能不会在这炒鸡。”1992年,在学校学习总是名列前茅的董继光被云南省政府当作少数民族干部培养对象,送往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学习。
“全省总共20人,而迪庆州我是唯一的一个。”当时的董继光觉得,未来一定充满阳光。可天不遂人愿,不到一年,因眼疾不能长期用眼,董继光退学回了老家,大山外的北京成了心里永远的遗憾。
收山货、药材,背着VCD走村串寨放影赚钱,不甘心的董继光还是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走出大山。直至德维(德钦至维西)二级公路修通后,董继光才算基本安定下来,传承父亲的烧菜手艺的董继光开了饭馆。谋生的同时,把希望放在了下一代,儿子考上省城昆明的大学后,董继光又开始谋划起女儿董蓉的未来。
“我大字不识一个,肯定教不了她,她爸以为自己当年是‘优秀生’有能力作辅导,可一翻开书,他也搞不了。”一度,李迎春和丈夫董继光一样担心,怕辅导不了女儿的学习而耽误了她。“当年没条件上学,
导致我现在记个菜名、打个收据都搞不了,我当然希望她有知识、长出息,不要像我一样。”
书屋
“除了方便预习课文,我们还可以从互联网上了解一些与课文相关的知识。”董蓉说,在学校大家都喜欢这个“书屋”,每个班的学生都要争着去。
“回家后,看到客人来吃饭,她会帮着端茶倒水,抹桌拖地。勤快得很,最主要的是作业能自己搞定。”董继光说,董蓉自上学以来,从来没有掉出过前五名,学习方面很像当年的自己。李迎春说,董蓉的未来,一定不会像自己,整天困在山里。
“我们还通过‘云课堂’的形式请外面的老师给同学们上课,让老师和同学们都受益。”杵打分校校长钱琴说,之所以农村教育落后,在很大程度是因为信息闭塞造成的,南方电网公司投资建造的“南网知行书屋”不仅具备了常规的图书室功能,还配置了移动智能学习设备以及专门订制的、具备远程教学和同步课堂等功能的多媒体教学系统,使学生能充分利用互联网进行学习。“不仅学生可以学到大城市老师的课,我们老师也可以从那些优秀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中得到启发,提高自己,做到与时俱进,把更多新的、好的知识传授给同学们。”钱琴说,最重要的作用还是与外界建立了联系,获取了信息。
梦想
寓言及民间传说、童话、少儿历险类、少儿侦破类、少儿科幻类、缩编名著类
……
“书上说,火星上可能有生命,我想去看看。”“这次疫情期间,医生给了我们最大的保护,我长大后想当医生。”“南网知行书屋”的书架上,各种儿童读物整齐地堆放着。这些读物,承载着孩子们对未来、对外面世界的憧憬。
如果不曾到山区,你就不知道那里的孩子们对知识有多么渴望。2019年,杵打分校的“南网知行书屋”刚建好,课间,看到书屋里琳琅满目的几千册图书,全校27个班的1200多名学生蜂拥而来,为了学生的安全,副校长张新文赶紧组织老师维持秩序,控制流量。在老师控制流量两个月后,秩序才稍微恢复正常。
“我们班就有学生曾经因为看书太入迷没有听见上课铃响,后来是让同学来叫他他才返回课堂。”二年级一班语文老师杜晶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看书入迷误课是常见现象,为了让学生及时返堂上课,上课铃响后,学校总会安排一个老师到书屋看看。
“我不仅希望可以到北京看看,我还希望能考上北大、清华。”董蓉说,父亲当年没实现他的愿望,她希望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我知道非常难,但还是要挑战。”董蓉腼腆的笑着补充了一句。
“你们不用担心,只要孩子们喜欢用、喜欢看,就让他们看。”2019年3月,南方电网公司市场部(农电部)农电处副处长唐宝接过上一任扶贫干部的接力棒来到维西挂职,任县委常委、副县长,他不仅是“南网知行书屋”的主要发起人,还见证了书屋在维西县10个乡镇实现全覆盖。今年,在一次走访中,当他得知学校为了避免孩子们把书、设备弄坏,专门派老师“巡视”现场时,唐宝用一句“不怕用坏,就怕不用,用坏了我们修。”打消了学校的疑虑。
“南方电网公司将继续探索,努力以更科学的方式做好‘南网知行书屋’的管理,以确保书屋能持续发挥作用,持续为孩子们服务下去。”唐宝说。
阿倮山顶,圣洁的雪依旧覆盖着。澜沧江畔,百花已经绽放。而“南网知行书屋”,正以自己的方式承载着孩子们的期盼与梦想。
南网传媒全媒体记者杨彬周志旺通讯员胡雨杨冠楠
相关链接
发展历程
截至2020年共计建成“南网知行书屋”50间。其中2019年,以东兰县和维西县作为试点,投入资金589万元,建成21间“南网知行书屋”,惠及学生19418名学生。2020年建成29间“南网知行书屋”。
“十四五”期间,拟每年投资建设约50间,到“十四五”末共建成书屋300间,在五省(区)的192个县实现“南网知行书屋”全覆盖。
特色课程
书屋通过特定的多媒体教学系统,实现远程教学、同步课堂等功能,让孩子能享受到一线城市的教育资源和机会。在教学方面,依托书屋安排作文课、阅读课、数算竞技课等课程,不断丰富教学形式和内容;在课余时间,在书屋安排书法课、美术课、读书会等活动,以“读书换积分”,不断激发学生读书热情。
运作机制
南方电网公司多次与东兰县、维西县教育部门沟通,研究建立书屋长效运作机制,多方联动,确保书屋发挥作用。属地教育部门负责书屋统筹管理,指导学校建立书屋管理制度,统一安排各类远程教学活动;属地学校负责书屋的日常管理和运维,负责推动更多课程和活动走进书屋;南方电网公司负责“南网知行”教育品牌的整体策划,统筹资源安排;公司属地单位负责保障支撑,充分发挥志愿者和团员青年作用,开展志愿服务和电力科普知识等活动。
记者手记
孩子有梦想乡村有希望
乡村未来怎么样?关键在孩子。孩子未来发展怎么样?关键在教育。教育连接着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供给、智力支持,连接着孩子的命运、家庭的未来。以教育助力乡村振兴,既立足当下,又惠及长远。
当前,“互联网+”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态。创新利用“互联网+教育”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让脱贫地区的孩子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正逐渐成为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手段。南方电网公司在山区小学建设的集图书室、多媒体教室、互联网信息室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南网知行书屋”,成为了山区孩子们丰富知识、开拓视野的一扇窗。
想当老师、医生、画家、宇航员、科学家……想去北京、上海甚至月球、火星看看……
在维西学校几天的采访,从孩子们的梦想里,你可以感受到他们对未来的期盼。
当山区孩子有了梦想,乡村未来的发展就充满希望。
南网传媒全媒体记者杨彬
中国电力网:你关心的,就是我们所关注的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中国电力网中国电力网简介:
国电力网于1999年正式上线运行,是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主力的
文章来源于:http://xiaoxue.ljyz.com.cn 小学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