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时间为:2021-03-26
春风里,暖阳下,循着朗朗的读书声,我们来到了青墩寺小学。
这里不仅仅是小学,在装饰着传统建筑元素的教学楼东面,有一片古典建筑群,那就是即将竣工的中共沛县党史纪念馆。
青墩寺小学既是沛县近代教育的发源地,也是中国共产党沛县第一个特别支部诞生地。这里有着光荣的革命史,曾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如今,这里将运用现代展出手段,再现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中共沛县党史纪念馆全貌
历史·青墩寺
站在学校古色古香的大门前,向北望去,国旗随风飘扬。
在国旗的北面是民国范极浓的中山堂,那是1925年秋,为缅怀孙中山先生建设的礼堂,国民党元老胡汉民题写匾额。
在中山堂的西面是明清时的大佛殿、三圣宫、鲁班祠,它们和民国时期的中山堂、纪念抗战胜利的门楼等建筑,创造性地融合在一个物理空间里,相互映衬、相得益彰。
始建于汉朝时的青墩寺,明清年间占地百余亩,曾经烟火旺盛、知名黄淮。1905年,乡贤朱才全在此创办学堂,广聘饱学之士任教。每次徐州府统考,学堂成绩均列八县之首,曾有“江南燕子矶,江北青墩寺”之美名。
中山堂斑驳的墙砖,见证着革命先辈艰苦卓绝的斗争岁月。
青墩寺小学的辉煌,不仅仅在于她是沛县近现代教育的翘楚,更主要的是,这里是中国共产党沛县第一个特别支部的诞生地。
1928年,在此成立了中共沛县第一个特别党支部,孟昭佩任支部书记。从此,沛县革命斗争有了坚强的组织者和领导者。郝中士、张光中、郭影秋、鹿渠清、李公俭等一大批仁人志士都在这里以教师身份从事党的秘密工作,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
红色文化主题教育活动
教育·青墩寺
时光荏苒,弹指百年。
新时代、新时期,青墩寺小学继续发挥着烛照人心、教育后人的作用。
1984年,青墩寺小学被沛县人民政府列为“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创办“德育基地”;2010年,建立“党员教育基地”;2011年,被命名为“全县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4年,被列为“江苏文化遗产解读工程”;2016年,被命名为“沛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基地”。每年到学校参观、学习的师生和社会各界人士达5000多人次。
青墩寺小学校长李令杰说:“青墩寺小学是一所具有115年历史的农村小学,施教区覆盖5个行政村、14个自然村,现有学生480人、12个教学班、26名专职教师,满足了施教区群众享受优质义务教育的需求。”
沛县县委、县政府十分注重青墩寺小学的红色文化建设,1983年将青墩寺小学列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拨专款整修,同时创建了青墩寺联中。
2020年9月,县财政拨款1000万元新建两幢三层教学楼,把原有普通跑道改建成塑胶跑道;2020年10月,县委、县政府、张寨镇党委投资800万元改建沛县党史纪念馆;种植各类花草、树木……校容校貌焕然一新。
党史·青墩寺
院子里施工有序,教学楼书声琅琅。
“为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按照沛县县委、县政府部署,张寨镇党委提前谋划,高标准设计,在沛县特别支部建立地——青墩寺小学辟设中共沛县党史纪念馆。”张寨镇党委书记王明运说。
即将完工的中共沛县党史纪念馆全面展现沛县党组织建设史、成长史,分为序厅、湖畔星火、抗战风云、古沛曙光、特委春秋和碧血丹心6个展厅。
作为这里的标志性建筑,中山堂是党史馆六大展厅中的碧血丹心展厅,孟昭佩、郭影秋、郭子化、郝中士……20位革命先辈的照片和履历分列展厅左右,他们曾在沛县这块热土上,创建组织、开展革命,抛头颅、洒热血。
英烈雕像
为了建好这个党史纪念馆,张寨镇副镇长魏明毅从去年7月份开始跑手续,按照缺啥补啥的思路,一步一个脚印来推进。手续不知道怎么跑,就去县里问;缺少撰写文案的专业人士,就在全县寻找顶尖人才组成文稿工作组;缺门牌题字,就请市政协原副主席、沛县原县委书记李鸿民题写;文稿缺材料,就去山东拍照、航拍……
“展厅内容以党的建设、统一战线、武装斗争为主线,整合党史人物事件,宏观微观结合,纵向横向聚焦,运用现代展出技术,再现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魏明毅在施工现场向我们介绍党史纪念馆的建设概况。
目前,党史纪念馆陈列布展进入中后期,正在对青墩寺内部路面、外立面及外部村庄进行高标准改造,预计3月31日全面完工。
从寺庙,到学堂,到支部,到小学,到党史纪念馆……在青墩寺这块土地上,教化了一代又一代人。
“将来小学和党史纪念馆的大门要分开设吗?”我们随口说了一句。
“没有必要分开,大家来这里不都是为了学习吗?”回答这话的是大门口搬草皮的一位大姐,春风里,她的脸上满面春风……
文章来源于:http://xiaoxue.ljyz.com.cn 小学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