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时间为:2023-06-26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近年来,张家界市在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上取得了成绩。当前,张家界市正凝聚全市各族儿女奋力建设和谐、绿色、魅力、富裕家乡的强大合力,营造各民族团结友爱、共同学习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张家界民族小学的孩子们在练习古筝。
张家界民族小学的孩子们在操场练习二胡。
教练吕小虎从2018年开始,一直在张家界民族小学训练同学们舞龙。
张家界天门小学的音乐老师陈宇指导孩子们排练经典选段。
张家界天门小学,学生们在课堂练习传统文化舞蹈。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杨斌摄影秦楼张家界报道
“锵锵!”身穿京剧戏袍的小男孩开始“唱念做打”,举手投足间神形俱备;“呦呦!”分着蓝衫、红裙的男女同学开始碎步进退、摇头抖肩,一支茅古斯舞尽显蓬勃朝气……
在风光无限的天门山脚下,张家界天门小学的2700多名学生,每个课间的上午9点,都会尽情展现中华文化之美。
奇峰秀水石榴红。地处武陵山脉腹地的张家界,是中国工农红军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也是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核心区,还是汉族、土家族、白族等多民族融洽相处的名胜宝地。
用张家界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党组书记、局长王磊的话说,由绿色、红色“打底”的张家界,同样也有五彩斑斓的民族色,这些色彩令张家界的百姓更从容,社会发展更快速。
近年来,张家界涌现了一本书——《故事张家界——张家界市2020年度优秀文学作品选》;一个栏目——新媒体访谈节目《团结进步一家亲》;一部宣传片——出圈的《天下无界》;一次关爱行动——“非遗文化进校园”……这些成果的背后,无不凝聚着张家界市民宗部门的努力和付出。
传承
在张家界市,土家族、白族、苗族、回族等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市的“多数”——占比为75.09%。几年间,张家界以科教文旅为主抓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洒向三千奇峰和八百秀水之间。
如今,全市各学校、各景区景点俨然成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大舞台,形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旅游产业互促共进、融合发展的良好局面。
初夏时节,红网时刻新闻记者走进张家界天门小学、民族小学,亲身感受到了师生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见证了传承成效。
“张家界山美水美,文化民俗也丰富深厚。我们让孩子们‘张口能唱’‘举手能舞’,不仅增强了全体师生的文化自信,还加深了大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天门小学副校长杨智这样说道。
在天门小学,文化传承融入到了课堂、课间、课后,全校师生人人会唱山歌、会做传统手工、会玩民间体育游戏,全面了解体会中华文明魅力。
这样,每天放学后的课后服务环节,做完一个小时的功课,剩下一个小时的时间就属于孩子们了。近30个文体项目在学校开展,京剧、砂石画、土家刺绣、簸箕画、仗鼓舞、铜铃舞……
走进学校京剧学习室,音乐老师陈宇正指导孩子们排练经典选段,从扮相到神情,再到唱腔,都有板有眼,“包龙图”稚嫩的声音穿过教室的玻璃窗,洒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在张家界民族小学也是如此。他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活动,项目内容有舞龙灯、打溜子、古筝、二胡、葫芦丝等20多种。
每年春季学期,学校会开展艺术节第二课堂展演展示活动;每年秋季学期,学校会组织体育节,让学生们释放汗水和激情。
学校副校长向娟告诉记者:“刚开展课后活动的时候,学生拉都拉不来,现在不用‘请’就主动来啦!”
2018年,学校土家打溜子《毕兹卡音符》荣全省比赛的二等奖;2021年,学生参加全市小学生传唱红色经典戏曲活动,荣获二等奖;2022年,学生书画、手抄报作品中分获全区比赛二等奖、三等奖。
成绩的背后,离不开各方的支持。“张家界市民宗部门给予了我们极大的指导和支持,市、区民宗局从资金和政策上给我们提供了最大保障。”张家界民族小学副校长董志平说。
和声
在推进青少年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张家界市民宗部门还联合其他部门,唱出文化传承“同一首歌”的美妙“和声”。
2022年12月14日,一部“描画大美山水、传承民族文化、直面当下生活、讲述百姓故事”,名为《故事张家界——张家界市2020年度优秀文学作品选》的书籍问世。
民族团结一家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张家界市民宗局和张家界市电视台共同推出新媒体访谈节目《团结进步一家亲》。
还是在2022年上半年,张家界市民宗部门联合拍摄了两部高质量的反映民族团结进步的宣传片《天下无界》与《天下无我》。片子一经推出,就在全社会引发了强烈的反响和好评。
这是张家界民宗部门与时俱进的两部佳作。不仅深入挖掘出了优秀民族文化,还用更直观更形象且传播度更快的视觉传达形式进行宣传和普及。这也是张家界市民宗局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以来做的一次新的尝试和创新。
这两部片子不仅让更多的人看到和了解了张家界的绝美风景,还感受到了其独特的民族文化。
张家界风光天下闻名。这些年来,张家界市民宗局坚持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景区”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切入点,推动形成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互促共进、融合发展的良好氛围。
市民宗部门与文化部门紧密配合,指导“魅力湘西”“天门狐仙”“张家界千古情”等演艺展演节目将桑植民歌、摆手舞、茅古斯舞等民族文化遗产与现代舞台技术完美融合,打造知名旅游民族文化品牌,全市5台风格各异的民族文化演艺大戏,演职人员和群众演员3000余人,平均每晚观众达1.5万余人,游客中有60%以上观看过民族文化演艺节目。
“向全国,乃至世界人民充分展示了张家界市少数民族风情,让民族文化之花在景区常开不谢。”王磊说。
同时,张家界市民宗部门强化民族特色旅游产品的研发,“使砂石画、龟纹石雕、土家微缩景观、土家根雕、土家挑花和麻布绣衣等民族工艺产业化、商品化,集中展示了全市的民族民间艺术,使景区创建与弘扬保护传承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互动嵌入。”
创新
2022年7月4日,张家界市“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助力旅发会”土家族“六月六”民俗文化节在永定区罗水乡开幕。强化民族节庆文化品牌的挖掘,这是活动开展的本意。
多年来,张家界民宗部门围绕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发展旅游文化,精心打造节庆活动品牌,白族“三月三”、土家族“六月六”等传统节会活动成为旅游营销新亮点……
好点子变成大品牌。张家界市城区“元宵灯会”被评为全国五大灯会之一,不仅让游客在民俗风情体验中享受到生活的乐趣,还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各族人民血肉相连,唇齿相依、情同手足的民族感情。
永无止境。张家界民宗局关于《民族团结进景区、文旅融合促发展》调研成果,获2022年度全省统战系统创新成果奖。
由市民宗局发起和参与制定的《民族客栈》湖南省地方标准填补了全省此项工作空白,在全国属于首例。
2022年,湖南省首批民族客栈示范单位授牌仪式在张家界市举行,张家界市4家客栈被评为“湖南省首批民族客栈示范单位”,占全省民族客栈示范单位总数的57%。
据不完全统计,全市现有民族客栈200余家,年总收入达2亿余元,每家客栈平均年纯收入达20余万元,在拉动景区经济发展、提升游客幸福感和满意度、推动民族大团结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如今,全市成功申报认定30家民族贸易企业,由民宗部门助力推动的张家界莓茶、武陵源区民族客栈群、慈利县牲猪、桑植白茶等民族产业,已发展形成了具有张家界民族特色的,集生产、加工、销售、展示、体验为一体的全链条民族文化产业。全市现有16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被授予国家、省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桑植县洪家关白族乡被授予“2020年湖南十大特色文旅小镇”称号。
张家界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稳步推进,2026年第十一届湖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由张家界承办,2027年第十三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将在张家界市和湘西州举行。
放眼张家界的奇峰秀水间,民族团结之花处处绽放,各族人民犹如一粒粒石榴籽,紧紧抱在一起,只为书写七个大字——中华民族共同体。
来源:红网
作者:杨斌秦楼
编辑:文婷婷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646740/60/12794833.html
文章来源于:http://xiaoxue.ljyz.com.cn 小学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