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滩小学作为荥经县规模最大的一所乡镇农村中心小学,也是雅安市唯一一所四川陶行知研究会实验学校,始建于1938年,学校现有30个班级,在校学生1296人。学校占地面积11400㎡,建筑面积6585㎡,教学设施配套、齐全,校园环境优美、舒适。近年来,花滩小学秉承“教人求真,学做真人”的办学宗旨,确立了“以人为本,质量为根,特色为翼”的办学思想,坚持“以德治教,质量立校,师资强校,教研兴校,文化促校,特色办校”的办学策略。通过不断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提升教师整体素质,促进学生成长发展,提高学校教学质量,逐步实现了“管理高效率,教育高质量,师生高素质”的办学目标,学校先后被评为省、市、县各类先进集体和确定为各类示范学校,办学声誉不断彰显,成为远近知名的农村小学,山里娃上起了自己的“名校”。
探究素质教育有新招
教育质量是学校发展的根基和办学的生命线。作为一所农村小学,如何抓素质教育?如何从源头上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多年来,学校在积极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着力提高教学质量方面作了一定探索:规范常规重落实为完善教学常规,使学校常规管理精细化,该校注重对教师的“备、讲、改、辅、检”等常规环节作出明确的细化规范。在备课中,要求坚持吃透教材,确定好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坚持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相结合,教案要有实用性和超前性,对教案的格式和教法、学法以及作业设计和课后反思等作相应规范。对于课堂教学,突出发展学生能力为本的理念,坚持在“正、活、优、清、精、显”上下功夫,教学中坚持启发教学,因材施教,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等形式获取知识。同时,还对作业设计、检测评价、辅导转化……作了明确规定,进一步规范教师教学行为,有力保障教学质量的提高。
优化管理要质量。强化教学形成性管理,力求向管理要质量。突出体现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严格考核教师常规工作,实行教学工作例会制,加大对课堂教学的指导力度,使课堂达到陶行知所倡导的“教学助合一”,加强教学巡查。细化巡查项目,每天作检查记录,确保教学秩序有条不紊,强化教学质量监控。采取多种有效手段抓好学困生转化工作,并进行跟踪监控,以研促教,完善教研机构建设,深化课程改革。坚持抓好学生全面发展与培养学生的爱好和特长并重,开办各种兴趣小组活动,将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融入课程改革,组织“开放教学”,编写的《走向生活》综合实践校本教材被评为雅安市首届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并获该县教育系统亮点工作打造一等奖。发展教师是关键提高质量。教师为本,学校以校本教研为主,该校定期组织教学业务学习,开展集体备课、赛课、听课、评课活动和课堂“小问题”研究,组织教师参加省、市、县课题研究,参加各种层次和不同形式的教学研究活动,并承担各级教研任务,与县内外名校开展“推门听课”“送课”等教学结对联谊活动,激励教师参加学历提高、技能升级、撰写论文、制作课件、总结反思和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等形式提高业务。通过“请进来,送出去”,“传、帮、带”和压担子、结对子、树牌子以及“自我反思、同行互助、骨干引领”等途径,花滩小学为青年教师搭建成长平台,拓宽培养渠道。同时,重视教师的师德、职业教育和心理辅导,加强教师发展性考评,努力促进教师整体素质从根本上达到量变和质变,切实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保障。
培养学生习惯促提高。学校从习惯养成入手,狠抓德育工作,改变“教学硬指标、德育软指标”的认识,以学习习惯为重点抓好学生行为习惯培养。对此,针对实际制定《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工作计划》以及各年级、各学科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训练内容与活动安排,主要对学生上课认真听讲、读书、作业、书写、纠错和观察思考、质疑问答、合作交流以及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等习惯作明确要求,定期开展评比与检测,并收到良好效果。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从每堂课的每一个细节抓起,注重一个“实”字;反复训练,常抓不懈,坚持一个“恒”字;严格要求,反复强化,突出一个“严”字。同时,该校利用远教资源、电化教学、兴趣活动、“开放教学”以及各种竞赛等形式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花滩小学始终抓住教学管理的关键问题,探索出了新的教学管理特点,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打造文化润校显特色
打造特色校园,办好群众满意教育,花滩小学以“教人求真,学做真人”为办学宗旨,以“求真、崇善、尚美”为内涵,积极构建真教、真育、真爱的教师文化和真学、真做、真乐的学生文化。让师生并肩快乐成长,共创精彩人生,以此实现学校梦想。
10月9日下午3点多,在荥经县花滩小学操场上,由小学生组成的篮球队、鼓号队、乒乓球队的准备已经就绪,开始每天课后的兴趣小组活动。
与此同时,几十名学生来到该校“留守儿童之家”,在老师的组织下取阅喜爱的书籍。刚刚上小学三年级的小刘到书架上取了一本童话故事书,回到座位上认真地看起来。
“最喜欢看童话书,《白雪公主》《灰姑娘》都是我最喜欢看的。”小刘说,每周二到周四课后的读书活动,是她最喜欢的,平日里跟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没人给她讲故事,在学校里可以和老师、同学一起讲故事。
在同一房间里,还有一些学生正等在电话机前,等着打电话。“妈妈,这周我看了一本故事书,在家扫了地……”一名拿着电话的小朋友正向远在外地的妈妈讲述这一周他所做的事情。
“这是专门为留守学生准备的电话机,他们在这里可以免费给父母打电话。”“留守儿童之家”值班老师说,让学生与父母保持紧密的联系更有利于这些孩子的成长。
在花滩小学课后时间,学校开展各类活动,组织学生到微机室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在老师指导下,到实验室亲自动手学习栽种技能;到河边、山头,辨认、捡拾岩石;走进厂矿、种养基地,走进社区,参与和了解社会活动。
“通过各种不同的活动,学生不再是只懂得书本知识的学生,而是具备各种多元知识和动手能力的综合素质较高的学生。”花滩镇中心小学校长李元华说。
每周星期四下午,来到荥经县花滩小学,总能看到这样温馨和谐的校园“风景”。
藏书丰富的图书馆、齐备的文体设施、有声有色的课外活动……这些在城市学校里,可能是再常见不过的事,可在荥经县花滩小学这样的农村山区学校里,当这一切真正实现时,老师、学生和家长无不为之振奋。
说起这些变化,校长李元华激动不已:“是教育均衡的好政策让我们农村学校跟城里的学校缩小了差距!”
李元华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教育均衡首先需要办学条件的均衡。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爱心企业及社会各界给予了学校极大的帮助,争取到了灾后重建、校安工程资金以及爱心善款,大大改善了学校的硬件设施。
“如今,我们学校不仅有崭新宽敞的教学楼,还配齐了电脑、电子白板、图书、实验器材、体育用品等设施,让学校有条件开齐开足了城里学校能开设的课程。”李元华自豪地说,除此之外,学校教师队伍也不断发展壮大起来,山区的娃娃不出“家门”也能享受到城里一样的教育,学校就是以少年宫为阵地,逐步建学校教育超市。
李元华的话并不是夸夸其谈,当地的老百姓同样感受到了农村学校的新变化,最直接的体现就是生源流显城内学校越来越少,一些到城里就读的孩子还出现了回流潮。
记者特别要提到的是,花滩小学为了让学生享受平等的教育,都能快乐健康成长,还十分重视特殊儿童的关爱与管理,对留守儿童和单亲儿童作为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其研究成效已在省和国家教育刊物上登载交流。
“山区也能办出名校,我们农家的孩子也有机会上好学校了!”一位家长说出了心里话。(刘谋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