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线下教学恢复,能明显地感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状态回来了。早上8点的课,我提前一刻钟赶到教室,这时,过半的学生已经在座位上,他们还打开了多媒体等教学设备。原本30人的小课堂,当天有50多名学生来上课。课堂上,我讲得起劲,学生听得认真。每当有问题抛出,他们也能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今年我们学院做出新尝试,打破以往一个老师包揽一门专业课程的常规,而是让一个科研团队承担起一门专业课程的教学。团队教学能充分体现教师的专业性,将其最新的研究成果融入教学内容,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创新意识。
以《天体物理概论》课程为例,8人的科研团队转变为这门课程的教学组,大家结合各自专长,每人负责讲授一章内容。除基础知识外,我们更注重课程内容的科学性和前沿性,使学生直观了解到不同研究方向和学科前沿,拓宽他们的学术视野,增强他们的科研意识,为其进一步深造打好基础。
下一步,我们将跟踪了解课程和科研育人成效,计划把科研团队教学模式在学院各年级甚至是全校范围推广,不断完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培育更多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创新型人才。
本报记者李俊杰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