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这个字体是小篆,因为上面标着‘秦’字,小王老师刚刚才说过小篆创始于秦朝!”“不对!这个字体又宽又扁,这是小王老师讲的隶书,它也是始于秦朝,才写着‘秦’字呢!”一群小朋友对老师布置的“辨别字体”任务展开激烈的讨论,这一幕发生在桐庐县玉华小学。
据了解,为响应“双减”政策,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经法学院的学生走进桐庐玉华小学开展国学教育。他们以国学精粹为指引,以“文、艺、礼、俗”为主要内容,通过“趣味讲授国学知识”、“游戏领悟国学文化”等形式,将国学文化以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授给青少年。“我们希望借着这个机会,让优秀国学文化在新时代背景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帮助青少年树立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实现寓教于乐。”来自经济专业的志愿者胡依琦说道。
谈起本次送教进校园的初衷,指导老师张瑞琪表示:“‘双减政策’鼓励学校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例如在课后服务时间内,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文体、艺术及兴趣等。基于此,我们鼓励学生把国学文化送进校园。”在活动中,志愿者向小朋友介绍了汉字的起源与发展过程,为他们叩开国学的大门。黑板上,穿着红马甲的志愿者王海若写下“草”字的演变——从殷商时期的刻画符号到东晋时期的草书。
理论知识的浇灌让小朋友心里的国学种子悄然破土,游戏环节的“实践”更是让他们对中华传统有更深的了解。志愿者为小朋友准备了与主题契合的击鼓传花、赞美他人、射箭等游戏,将国学元素融入现代游戏之中,让小朋友们切身体会古代文人茶余饭后的雅事。面对丰富的活动,小朋友们也表现地异常兴奋。“等我长大了我也要像大哥哥大姐姐一样,让中华文化走得更远,大家都可以玩投壶、造纸!”一年级小朋友朱缘说道。
“‘双减政策’是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举措之一,全省乃至全国都高度重视。我院学子积极发挥能动性,及时把握社会需求,不仅为青少年带去积极力量,更在高校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反哺社会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经法学院党总支书记吕静说道,“我们支持并鼓励学生在实践中‘教学相长’,学会明理做人,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上学国学、懂国学、用国学,成为德才兼备、知行合一的新时代好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