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时间为:2023-07-29
极目新闻记者黄志刚
通讯员李彦芳
湖北省监利市玉沙小学校长郭亚菊,从“做好一名教师”到“当好一名校长”,她为教育事业已经辛勤耕耘了33年。青春散去,热爱不减,她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择一事,忠一生”。
给学生受用一生的课堂
郭亚菊爱“上课”,这是同事们众所周知的事,只要走进她的课堂,无不被她的投入与热情所感染。
在她的课堂上,“争论”是常有的事,为着文中的某一个观点、某一句话,学生各执己见,妙语连珠,宛如一场小型辩论赛。
面对这样的情况,她从不急于制止,也不急于纠正,而是时不时地插入到辩论中,引导学生从文本走向生活,尽情挖掘学生自身经历与个人体验,将看待问题的第三视角转化为第一视角。她常说,孩子们学会了“设身处地”,也就懂得了仁善。
郭亚菊与孩子们互动
学生们都喜欢上郭亚菊的语文课。她任教的四(2)班有一位叫李霞的学生,因为意外摔伤了腿,医生说至少要居家休息两个星期,李霞听了急得直哭,坚持要忍痛去学校上课。
郭亚菊知道这个情况后,每天晚上都去为李霞补习一个小时的功课,班上的同学在郭老师的感召下,也自发来到李霞家,帮她补习其他学科。
备受关爱的李霞在受伤期间,各门功课不仅没有落下,还进步了不少。这件事过后,郭亚菊趁机在班上召开了一次“爱在我们班集体”的主题班会,从那天起,四(2)班有了一条新的班级约定,只要有同学因为生病请假,孩子们就轮流去帮助补课,这个约定也得到了家长们的一致支持。
“教课,就是生命在歌唱”,这是郭亚菊的同事于漪常说的一句话,也是郭亚菊在课堂上的真实感受:每一次走上讲台,她都感受到精神在绽放,生命在歌唱。
担任校长后,郭亚菊改教阅读课,虽然总是因为各种事务需要调整上课时间,也常常被学生追问什么时候上阅读课,但她从未想过放下自己钟爱的课堂。
今年,在监利市“好老师就在我们身边”寻访活动中,郭亚菊的名字在多篇访谈故事中出现,这些访谈者有的刚走上工作岗位,有的已经为人父母,虽然他们离开小学已经多年,但郭亚菊的身影一直在她们心里留存。
给教师幸福成长的空间
2006年,郭亚菊接任玉沙小学副校长一职,分管学校教育科研、教师培训。
2011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出台,郭亚菊凭着敏锐的教育嗅觉摸索出“合作·”课堂模式,并制定了“骨干引路——学科推行——整体提升”的分步走工作思路。
她是玉小课改的方向标,也是主心骨。老师们不明白“合作·”式的教学到底应该怎么设计,她就亲自上场作示范课,老师们课堂上遇到疑惑点,她随时进班指导,在大家心中,她既为友,亦为“师”。
2017年春,荆州市首届小学语文素养大赛比赛在即,而代表全县参加比赛的该校青年教师姚理志仍一筹莫展。
出差在外的郭亚菊每天三个电话询问备赛情况,一讲就是半小时。出差回来后,她顾不上回家,第一时间找到姚老师,从课外到课内、从理念到方法,帮助她树立信心理清思路:备课磨课重在“实”;才艺展示重在“能”;问题答辩重在“理”。
郭亚菊在听青年老师讲课
此后的一个多月时间里,郭亚菊陪同磨课,精心点拨,姚老师终于找到了感觉,试教效果一次比一次好。
比赛的前一天晚上,姚老师感觉特别紧张,给郭亚菊打电话聊了聊。郭亚菊挂完电话,立即让丈夫驱车一个多小时把她送到荆州,她陪同姚老师到荆州古城的小石板路上散步,讲笑话、拉家常,聊自己当年参加省市教学比赛的那些事……硬是让姚老师一脸轻松,回去睡了个好觉。
第二天姚老师从容走上赛场,面对上千听课老师收放自如赢得满堂喝彩,拿到了“赛课教学”及“粉笔字书写”两个一等奖。台下全程观看的郭亚菊脸上满是欣慰和自豪。
在追求专业发展的路上,郭亚菊从不停歇,她以身示范,潜心教研,不仅自己迅速成长为国家级、省级骨干教师,也引领一大批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起来,成为监利名师、荆州名师、湖北名师。
给学校涵载万物的内核
2017年6月,郭亚菊当选为监利市玉沙小学校长。玉沙小学一直是监利市窗口学校,而作为一所优质学校的校长,任期内自己能给学校留下些什么呢?这是郭亚菊常常思考的问题。
有着多年管理经验的郭亚菊深知,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与精神,是学校育人的强有力推手,她毅然奔向了“文化兴校”的新征程。
任校长六年间,她做了三件事:一是定位文化内涵,二是完善文化体系,三是落实文化塑形。这三件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她坚信: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文化兴校的落脚点在培养“人”,既培养教师也培养学生。2021年初,在郭亚菊的精心筹划下,玉沙小学教师版“琢玉论坛”全新上线,讲党史+学楷模+论教学+秀才艺的展示模式,给各教研组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郭亚菊心中也有些忐忑,为了打好第一战,她全程参与一年级语文教研组的论坛筹备工作中,出谋划策,精选内容,修改稿件,直到展示现场掌声雷动,她才放下心来。十四期琢玉论坛,无数个精彩瞬间,郭亚菊引领教师们在聆听与中“正德、正知、正行”,争做“三正”如玉教师。
郭亚菊与孩子们在一起
为了落实培养“仁、义、智、勇、洁”的如玉少年这一育人目标,郭亚菊与校委会成员多方斟酌与试验,开设了读书节、运动节、艺术节、创客节和手工、书画、乐器、篮球、编程等十多项校本课程,郭亚菊呼吁校园活动全员参与,让每个孩子都有体验、有感受、有成长。
读书节之“玉见·书市”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大家逛一逛、淘一淘,几块钱就能买到自己心仪的书籍。但学校还有很多孩子是留守儿童,也有的孩子家境困难,可能无法参与活动,郭亚菊考虑到这一点,她提前置换了零钱,孩子们用一篇作文或是一幅书画作品便可兑换。活动过后,她收到了很多同学自发书写的感谢信,孩子们的稚嫩的言辞令她动容,也更加坚定了她行走的方向。
玉文化的浸润,让成熟的玉沙小学更加靓丽。教师人人以“如玉教师”身份自省、求进、向上,学生人人以“如玉少年”称号为荣,并为之不懈努力。玉文化深深扎根在这片土壤中,繁衍生息,滋养少年。
33年,郭亚菊作为一名深耕课堂的教育老兵,改变的是岗位,是看待教育的视角,不变的,是她对教育的忠诚与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