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四川武胜县城南小学以“提升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为目标,大胆探索实践,以教育培养“五部曲”为抓手,着力构建教师成长平台,党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整体素质得到有效提升。
一、产生背景
武胜县城南小学始建于1975年,原名团堡岭村小学。1991年,随着武胜县城南经济开发区的兴建,该校改制改建并更名为武胜县城南小学。目前,该校共有教学班48个,在校学生3300余人,教师131人,其中党员教师36人。
受新课程改革、学生数量激增、教育环境变化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城南小学教育理念和师资队伍水平面临了新的问题和挑战。一是统筹城乡区域党建提出了新要求。2009年,武胜县委在城南小学所在的河东社区开展“网格支部+综合党委”统筹城乡区域化党建试点,新的区域党建模式和城乡组织党建联动体系,对城南小学的党建工作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党员教师的视野和素质成为了工作的关键。二是“强强联合”带来的新挑战。2007年,城南小学被四川大学确定为外语人才培养基地,成为了武胜县第一家外语教学示范小学,“强强联合”让学校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新外语教学方式对教师整体素质和课堂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三是新课程改革带来的新问题。全国新课程标准改革需要教育理念更新、需要教师教学转型。但传统的教学方式根深蒂固,教师教育思想落后、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方法单一,成为了课改中急待解决的问题。
二、做法及成效
(一)“三步推进”正师德。坚持把政治思想教育放在首位,按照“有组织、有计划、有活动、有检查、有评比、有总结”的要求,探索实行学习、讨论、反省“三步推进”模式,每周定期组织党员教师开展1小时师德师风专题教育学习,1小时“我为党徽添光彩”、“争做标杆好教师”师德大讨论和“阳光论坛”、“三为三问”反思活动,有力增强党员教师宗旨意识,提升职业道德素质。注重学用结合,常态开展“感动城小?阳光教师”创建活动,党员教师为人师表、廉洁从教、主动奉献意识全面激发,多位教师被评为市、县“行为规范示范教师”、“道德模范标兵”。
(二)“差异发展”明定位。针对党员教师个性特征、专业特长和兴趣爱好,探索建立“差异性个人发展计划”,帮助党员教师思考总结过去、分析评判现在、准确定位未来,明确并设计个人近期和远期成长规划。探索开展“阳光教育、特色教师”先锋行动,引导党员教师自我选择成长目标,分类培养省市县名师、教育教学骨干、教科研标兵、班务管理能手,实现党员教师差异发展、定位成长。活动开展以来,共有9名党员教师获省市县名师称号,18名党员教师被评为市县教育教学骨干、教科研标兵和优秀班主任。
(三)“岗位练兵”强技能。注重教师岗位能力培养,通过训比结合的办法,着力提升党员教师“两项基本技能”。协调县书法、美术协会和广播电视台,每周五定期开展教师“三笔字”、普通话和课件制作培训,有效提升党员教师教学基本功。建立“1+N”教师课堂教学技能提升机制,通过组织党员教师到浙江挂职锻炼学习、聘请省内外教学专家到校授课指导、每月举办教师观摩课比赛等形式,全面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近年来,在各级教学技能比赛中,党员教师表现优异,刘平获全国电教竞教课三等奖、谭丽等5名同志获省市赛课等级奖,陈麒宇等4名同志获市县教师基本功比赛等次奖。
(四)“加压驱动”促转型。紧跟全国新课程改革发展步伐,全面加大课改力度,落实课改目标责任,加压推动教师从“传统型”向“科研型”转变。党支部牵头组建学校教科研工作室,引导党员教师主动担当课改任务,每周自主参加1次课题研究培训,明确课改方向和思路;每月完成1次网络学习交流,向专家同行学习课改体会和心得;每季度撰写1篇课改经验文章,总结课改经验;每学期主办1期《朝阳》课改校报和《晨曦》课改校刊,展示课改成效;每学年领办1个县级以上科研课题,深入实践并提高课题研究能力,有效转型并运用提升教育教学成效。目前,全校党员教师共发表课改理论文章42余篇,其中国家级5篇,省级17篇;完成科研课题7项,其中省级1项,市级1项;领办各级在研课题30余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级2项。
(五)“外训内化”助成长。学校党支部制定了《党员教师培养成长保障办法》,推行党员教师自主培训和继续教育目标责任管理,建立党员教师“外出学习汇报制”、“交流学习展示制”和专题讲座展示制,通过外出学习培训和校内展示交流等形式,努力促进党员教师专业知识的吸取和内化。成立“党员名师工作室”,举行党员教师与青年教师“1+1阳光共进”活动,以党员教师的先锋示范引领全校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升学校教育教学整体成效。
近年来,学校获全国特色学校”和“四川省新成长型学校”荣誉称号,学校党支部连续三年被评为“教育系统先进党支部”,15名党员教师荣获省市县表彰。
三、主要启示
(一)必须紧扣发展,建立培养长效规划。学生的全面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能力,学校教育水平的进步关键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升。新时期下加强教育教学工作,必须紧紧围绕新课程标准改革大局,结合地方教育发展实际,以培养“科研型”专业教师为目标,以建立一支高素质党员教师带头队伍为重点,进一步建立健全长效规划,造就一支人员精干、结构合理、师德崇高、专业过硬的师资队伍。
(二)必须定位服务,强化师德师风教育。良好的师德师风是教师的立身之源、学校的立校之本。必须坚持“教育为民服务”理念,将服务学校发展、服务教师成长、服务学生成才作为强化师德师风教育的着力点,全面加强教师特别是党员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以党员教师示范引领带动学校教职工职业道德素养的整体提升。
(三)必须立足实际,搭建成长载体平台。党员教师快速成长,必须立足校情、师情、生情实际,坚持“差异定位、错位发展”理论,创设教师间学习、合作、切磋、交流的多维平台,通过开展“拜师学教”、“名师带教”、“结对帮教”、“交流促教”等实践活动,让党员教师在活动中学会总结、学会反思,快速提升业务能力和专业素养,形成有层次、有重点、可发展的党员教师梯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