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时间为:2022-03-10
央广网新余3月10日消息(记者胡斐)清晨6时许,空气中还掺杂着丝丝凉意,在江西省新余市分宜县凤阳小学,一辆黄色的校车大巴从晨雾中出发,半小时后,第一批到达的学生像往常一样直奔操场。
凤阳小学女子足球队正在训练(央广网发陈玉霞摄)
“砰”“砰”“砰”……在该校校长袁海贵的带领下,学生们正在进行着足球训练。训练的哨声、学生的欢呼声、喝彩声……有了足球,原本寂静的校园开始沸腾。
据了解,自2017年,在这所乡村小学参加足球训练的学生超过200人,其中男女生人数各半,先后成立男子、女子、特殊学生等三支足球队,这里有着分宜第一支女子校园足球队,还走出三名U12市队女足队员。
“起初,学校并没有分男队女队,2019年5月,我们参加全市校园足球比赛,发现还有校园女足比赛,那我们为什么不组建一支女子足球队呢?”袁海贵说,就这样,凤阳小学成立了女子足球队,这也是分宜县第一支也是目前唯一一支校园女子足球队。
袁海贵与孩子们沟通交流(央广网发龚美玲摄)
没有师资,没有装备,在乡镇小学里成立一支足球队谈何容易?
为此,袁海贵边学边教,通过网络自学等方式,近50岁时,他取得了中国足协D级教练证,成为该校唯一一名足球教练。
袁海贵与孩子们沟通交流(央广网发陈玉霞摄)
袁海贵今年53岁,是一名扎根乡村基层教育近30年的思政课老师。谈起组建校园女子足球队的初衷,袁海贵向记者说:“几年前的一次课外活动中,他偶然发现学生们对足球运动有着浓厚的兴趣,为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提高孩子们的身体素质,袁海贵决心加强体育教育,推广校园足球。”
“女生对足球的喜欢不亚于男生,女生甚至普遍更勤奋,更守时。”通过几年的带队训练,袁海贵深有感触。
女足队边锋胡冬琴今年12岁,父母都在广东务工,家住离学校七公里远的西廊村,为了赶上早上的足球训练,她每天六点起床赶校车。
胡小玲今年12岁,是队里的守门员。之前胡小玲手上一直提不上劲,袁海贵要求她每天用球砸墙100次,以增加手部力量,随着训练效果的显现,胡小玲主动加码到每天砸墙200次。
刚开始训练时,袁海贵从女孩们身上看到的是:不自信、敏感、缺乏耐心,说话大多低着头,整天拿着手机……接触足球后,她们脸上笑容更多了,也变得更加自信、开朗,更加自律守时、懂规矩。
凤阳小学女子足球队正在训练(央广网发龚美玲摄)
女孩子踢足球到底有什么用?这是袁海贵常常被问到一个问题。
“训练不只是为了比赛,可以让乡村教育找到更多的可能性,让孩子们的未来更广阔。”袁海贵说。
目前,凤阳小学女足连续3年代表分宜县参加全省百县青少年五人制足球运动会。2021年,在江西省百县青少年足球运动会中进入32强。同年,学校3名女足队员被新余市足协委托培训的新余北师大附中录取,作为足球特招生进入全市校园女子足球队,这也是分宜第一批被市足协录取的女足特长生。
江西新余足球“小女将”参加联赛展英姿(来源:视觉中国)
傍晚,夕阳西下,又到了下午的男女足对抗训练时间。在凤阳小学足球场上,女孩们挥汗如雨,追逐着足球,奔跑的身影映照在落日的余晖下,构成一幅动人的风景。
编辑:王一凡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
热榜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
专题
更多
党史声音日历
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央广网评
【央广网评】遏制网络暴力专项立法正当时!
【央广网评】委员建议加强抑郁症筛查隐私保护好事要办好!
【央广网评】一禁了之还是“禁改限”?烟花爆竹管理亟待精细化
精品栏目
【行走赣鄱乡村】一支来自乡村小学的“少年女足”
清晨6时许,空气中还掺杂着丝丝凉意,在江西省新余市分宜县凤阳小学,一辆黄色的校车大巴从晨雾中出发,半小时后,第一批到达的学生像往常一样直奔操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