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时间为:2023-07-22
湟源县城关第一小学三措并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湟源县城关第一小学始建于1920年,历经百年发展,秉承“裕后宽宏”的办学理念,形成了“传统、人文、健康、和谐”的办学特色。近年来,学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落实省市县委安排部署,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牢牢把握“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总目标,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于学校发展全过程,立足学校特色和办学实际,依托百年办校历史和古城深厚的文化底蕴,以文化铸魂、以立德引航,搭建各族师生守望相助“连心桥”,倾心栽培“团结苗”,先后荣获西宁市民族团结进步先进校、西宁市民族团结示范校、西宁市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西宁市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等荣誉称号。2016—2022年,连续两次被评为青海省文明校园。
文化铸魂,播撒“团结种”。始终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打造多民族师生共学共进、共筑民族团结“同心圆”的学校。以学校党支部为引领,组织教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并运用于教学实际,在远程培训、骨干培育、教学研讨、岗位练兵中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师资根基。充分利用教室走廊墙壁、校园文化墙展现校风、校训、校歌、中国学生核心素养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浓厚的育人氛围;依托学校毗邻文庙的地理优势,深入开展书香校园活动,将中华民族辽阔疆域、悠久历史、灿烂文化、伟大精神的来历和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融入到校园文化阵地建设中,践行到大课间、阳光体育活动中,开展中华经典诵读、中华文明礼仪、“戏曲进校园”“石榴籽一家亲”主题少队课等活动,让孩子们在诗词歌赋、民族乐器、民族运动、民族服裳、民族英雄等中华优秀文化中感受祖国的幅员辽阔,传承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和伟大精神,增强各族师生“五个认同”。通过“大手拉小手”活动,开展家庭教育知识讲座,向家长宣传民族政策;开展“亲子共育民族花”征文等系列活动,把民族团结教育延伸到每一个班、覆盖到每一个学生、辐射到每一个家庭,使每个教师、家长、学生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参与者和实践者。
立德引航,培育“思政树”。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厚植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沃土。加强法治教育长廊、模拟法庭、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等阵地建设,发挥校史馆、科普室、劳动基地作用,通过《道德与法治课》、升国旗仪式、少先队活动、主题班会引导学生从小立志向,做“四爱三有”好少年;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特色,组建皮影、皮绣、剪纸等传统文化社团,带领学生拓展视野、陶冶情操,接受积极向上的文化熏陶,展示阳光健康的精神风貌,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开展“红领巾争章”行动,以养成教育和日常文明行为为抓手,争小章促大成,评选“新时代好少年”“文明礼仪好少年”“热爱劳动好少年”“体魄强健好少年”“学习好少年”“民族团结好少年”,切实增强少先队员的光荣感和归属感,以身边的榜样教育和影响身边人;成立“红领巾讲解团”,讲好中国文化故事、讲好红色故事、讲好民族团结故事、讲好家乡故事,以“小”故事讲好“大”思政。
守望相助,架起“连心桥”。2018年以来征订《北京民族教育通讯》等书籍作为学习资料,为学校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提供参考,并组织教师参加西宁市城东区民族团结教育现场观摩会,赴西宁市东关回族女子小学、兴海路小学等示范校参观学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促进知行合一。依托东西部协作对口帮扶项目,与南京夫子庙小学、六合双语小学结对成功,着眼增强学校发展后劲,不断挖掘东西两地优势,通过建立“同伴圈”实现教师结对、学生游学、双线教研、资源共享,为学校发展、教师成长、学生发展带来新机遇。组织骨干教师多次前往刚察县民族小学开展送教助学活动;克服师资紧缺的困难,每年选派青年骨干教师到玉树、泽库青南藏区接续开展支教工作,助力推动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用心、用情、用力拓展深化帮扶协作,促进各族师生交往交流交融。通过一系列“连心、暖心、聚心、融心”的举措,搭建起守望相助“连心桥”,使学生在结对帮扶中学会感恩奉献,深切体会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深厚情谊。
原标题:《湟源县固本色增亮色倾心栽培“团结苗”》
阅读原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