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下课、上学、放学,老师都要敲这个“铃”
广西新闻网-当代生活报记者王建伟文/图
电影《一个都不能少》中,魏敏芝演绎的那个实现承诺、决不让一个孩子离开课堂的影子还深印脑海。在广西藤县东荣镇护安高台分校,新版的《一个都不能少》也在上演:这个位于大山深处的教学点,与所属村小学隔江相望。2011年,施工队在江上修建了一座水泥桥,许多孩子都逐渐转入设施比较完善的村小学,使该教学点生源逐渐减少,如今仅剩1名教师和2名小学生。这所教学点的存在,不仅做到适龄儿童基础教育“一个都不能少”,还有效缓解了当地学前教育的压力。众多尚处学龄前的孩子,在爷爷奶奶的陪同下,翻山越岭数公里前来学校“旁听”,使教室看起来依然是那样的生机勃勃。
1位男教师延续山村孩子读书梦
11月18日上午,记者来到广西藤县东荣镇,计划采访距离该镇政府10多公里的护安高台分校。
高台分校是一排低矮的水泥平房,房前空地上晒满村民收获的稻谷,还有几只芦花鸡。平房最西边的一间是仅存的教室,远远就能听到朗朗的读书声。教室里有20来个孩子坐在课桌前,一位中年男教师正带着他们朗读汉字。教室黑板上,用粉笔写着“木、禾、米”等汉字,以及从1到10的阿拉伯数字,孩子们中,只有2人有小学课本,大多数孩子面前的课桌上,则只有—个小本子和一支笔。
这位中年男教师叫黄业创,是这所分校唯一的教师,今年秋季开学后,刚从护安小学所属的庭寿分校调来,原先高台分校的老教师刚刚退休。今年39岁的黄业创是土生土长的护安村人,自1996年参加工作以来,至今已有17年教龄。10月份,黄业创拿到手中的工资是1500元,之前最多时有1800元。
黄业创老师称,在设施比较完善的护安小学,比如语文老师,可以在学生上数学课时休息,而下面的分校则通常只有一名老师,每天从早晨上课一直忙到下午放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