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贵民,汉族,中共党员,1955年10月出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呼图壁县大丰镇小学校长兼党支部书记。1993年,已是河南省优秀教师的他满怀对边疆教育事业的热爱,来到大丰镇中学任教,先后担任教务主任、副校长、校长等职。2009年,他接任大丰镇中心小学领导职务。在边疆从教近20年来,王贵民以爱心、责任和奉献,谱写了一曲“与病魔抗争、同时间赛跑”的感人之歌。在大丰镇的群众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王校长是我们信得过的共产党员。”
矢志不渝为教育。上个世纪末,新疆还没有实现“两基”达标,农村每年都有学生因各种原因辍学。边疆学生辍学后,很容易受到“三股势力”的不良影响,因此保证边疆学生接受义务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解决学生辍学问题,王贵民经常骑着自行车挨家挨户家访。在了解到很多学生是因为上学路太远,学校没宿舍,家长担心安全问题这一情况后,他多方呼吁,多次向镇政府反映建造宿舍楼刻不容缓。经他和全校师生不懈努力,在上级党委政府大力支持下,一栋投资近百万元、面积达1200平方米的新宿舍大楼次年就拔地而起,随后,水塔、学生食堂、教师宿舍也相继建成。随着学校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学生辍学现象明显减少,边疆学生的教育权利得到了切实保护。
担任大丰镇中学校长期间,他出台一系列提高办学质量的改革措施,推行教育教学“五步法”、实施“工作日清周结月考”制、对教师实行人性化管理等,充分激发教职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内驱动力,使办学排名落后的学校一跃成为全县教学质量先进单位,受到上级部门和当地群众的交口称赞。
因材施教谱新篇。王贵民视教书育人为使命,注重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1994年,他担任大丰镇中学初三(4)班班主任,为帮助人均分比其他班低17分的学生提高成绩,他制定了适合本班学生特点的“兴趣教学法”,利用废旧物品制作了报警器、电磁灯、风力发电机、矿石收音机等,并面向学生展示制作过程,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在他的努力下,全班42名学生中有28名考上高中,超过其他5个毕业班的总和,他所教的物理学科名列全县第一。经过多年探索,目前他已形成了以“因人施教、兴趣培养、思想激励”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方法。
王贵民诲人不倦,即使担任校领导也心系三尺讲台,经常到课堂听课、指导,上示范课,开办专题讲座等。在他的带领下,学校教学质量声名远播,周边地区的很多家长都乐意把孩子送来就读。近9年来,他培养了30多名国家级和自治区级学科竞赛优秀辅导教师,1500多名学生考上了州高中和县高中。
俯首甘为孺子牛。王贵民把学生看作自己的孩子,把引导和帮助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当成份内之事,甘愿为那些在成长过程中遇到困难的学生付出爱心和汗水。2004年冬天,有家长反映自己的孩子放学后没回家,王贵民听后和家长一样心急如焚,因为他知道这个孩子一向沉迷于网络。在零下20多度的严寒中,他陪着家长找遍了镇上的每一家游戏厅,最终把正在玩网络游戏的孩子找到并护送回家。有一次深夜,一位学生患了急性阑尾炎,他立即把学生送往县医院,一直守护到学生家长来了后才回家。
由于忙于事业,他无暇顾及家庭。2003年他的母亲病危,当时他除了要主持全校工作外,还担任毕业班的教学,学生们正面临中考,为了学校的工作和学生的学习,他再三考虑后还是没有回去,母亲下葬那天,他依然站在讲台上。2005年,父亲病故,因为学校刚刚开学太忙,他又没能回家……
奇枝傲干斗霜雪。多年来,王贵民一心扑在工作上,长期超负荷的工作使他的身体每况愈下。从2001年起,他的食道开始疼痛,有时痛得讲不出话,他就在黑板上写,利用板书坚持把课上完。2001年夏天,正忙于给学校毕业班学生补课的王贵民感到喉咙剧烈疼痛,经医院检查,确诊为食道癌晚期,当时他才37岁。为不影响工作,他瞒着同事和学生坚持每天上班,直到上级领导多次催促、劝导,才住院进行手术。
上苍眷顾好心人,王贵民的手术很成功。但是,术后王贵民的食道和胃的上部分被切掉了七公分长,并留下食管返流后遗症,睡觉时不能平躺,也不能弯腰。每天只能喝点稀饭、吃点蔬菜,夜晚要垫上高高的枕头,否则返流的胃液会将喉咙蜇得生疼。病痛的折磨使身高1.75米的他瘦得只有百斤。此后的4年中他又做了5次化疗。虽然在工作生活中承受着异常的艰难和痛苦,但他始终恪尽职守,呕心沥血,把所有的心思、精力都放在了学校工作上,放在了他热爱的教育事业上。他用坚强的意志和对教育事业的挚爱顽强地与病魔抗争,同时间赛跑。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王贵民同志的先进事迹在大丰镇、呼图壁县广为传颂。由于业绩突出,他11次获得国家级、自治区级物理竞赛优秀辅导教师奖,曾被评为自治区特级教师、优秀专业技术工作者,昌吉州先进教育工作者、十佳共产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