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贵州12月23日电(记者李春惠)“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稚嫰清脆的歌声、欢快的拍手声从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晴隆县大田乡兰蛇坡小学传出,为冬季的校园增添了暖意。
这所位于海拔1760米高山上的小学,因半山腰常常云雾缭绕,被称为“云上的学校”。
欢快的歌声感染了站在二楼楼梯间的校长路义,今年50岁的路义在兰蛇坡小学已经教了近30年的书,他侧过身子听着,脸上浮现笑容。
路义看了看手机,下课时间到了,他举起榔头,敲击面前用钢缆吊着的汽车轮胎钢圈,响亮的敲击声在山间回荡。
音乐老师龙涛抱着雅马哈电子琴从二年级教室走出,走进三年级教室,二年级的几个学生跟在龙涛的屁股后面跑前跑后,他们很喜欢这位又会唱歌、又会弹琴的老师。
而本学期之前,兰蛇坡小学没有专职的音体美教师。
上学期兰蛇坡小学有52名苗族娃娃,开设了一年级与二年级的课程,只有包括路义在内的两位老教师授课,每人既要教语文又要教数学,他们都没有经过专业教育培养,教不了三年级以上课程。
升到三年级的孩子,每天长时间跋涉到山下的大田乡中心校去就读。山路蜿蜒曲折,布满碎石、沟壑,左侧是石壁,右侧是悬崖,下雨天踉跄前行,凝冻天下不去也上不来。
近年来当地政府加大了对兰蛇坡小学的投入力度,校舍由两间土坯房变成了宽敞明亮的二层楼房。虽然硬件条件大为改善,但因太荒僻“吓跑”了不少教育部门安排过来的教师,兰蛇坡小学师资力量长期不足。
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父母心公益基金成员走访发现,部分贫困地区农村教师数量严重不足,特别短缺音、体、美及英语教师。经过一年调研,这个公益组织推出了“烛光行动”山村教育支持计划,力图为贫困地区补充农村教师尽一份力量。
该公益基金执行主任于奇文说,在当地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下,该基金与部分农村学校签约,并根据每一所签约小学的实际需求,为学校补充音乐、美术、体育、计算机、英语等课程教师,这些教师被称为“烛光教师”,由签约小学的校长统一管理,工资和资金由专项基金发放。
兰蛇坡小学是“烛光行动”的受益小学之一,今年补充了两名“烛光教师”,毕业于兴义市师范学院英语教育专业的李兴成是其中之一,他和另一位“烛光教师”都住在附近村寨,受过专业教育。
因为他们的到来,新学期兰蛇坡小学增加了学前班和三年级,学生人数增加到76人。但学校仍然没有专职音、体、美教师。音、体、美等课程,由距离兰蛇坡小学一个多小时车程的光照镇规模小学负责——这是签约学校之间的约定:师资力量相对强的学校有义务支援师资力量薄弱的学校。
每周二,规模小学的“烛光教师”们要到兰蛇坡小学集中给孩子们上课。这一天,学校里充满了歌声和欢声笑语。
“孩子们渴望学习,特别懂感恩,常常画一幅画,或用纸折一只小船送给我,我非常感动,这是大山里的教师才能体会到的荣耀。”教美术的“烛光教师”蒋文婕说。
“‘烛光计划’吸引了许多年轻人报名,目前我们已为晴隆县4所农村小学补充了20名‘烛光教师’,并在准备为第5所学校补充教师。这些老师基本是当地的应届与往届教育专业毕业生,而教师本土化的优势是可以长期服务农村。”于奇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