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击杯子、手打节拍……在乐山市马边彝族自治县水碾坝小学的教室里,孩子们身穿彝族服饰,跟大屏幕里的老师一起互动。这是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全新引入的双师课堂模式。互联网赋能,孩子们在课后可和城里小朋友一样享受多元化的素质教育课程。
水碾坝小学学生在上《玩转节奏》双师艺术启蒙课
如今,教室里的智能大屏、操场上红绿相间的塑胶跑道,几乎成了马边彝族自治县学校的标配。过去10年,马边改扩建校舍32.8余万平方米,新增学位10000余个,城乡学校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教育数字化和发展素质教育的趋势下,马边对于优质、普惠、内容丰富的素质教育资源需求更为迫切。”马边彝族自治县教育局局长罗相东表示,虽然硬件设施完备了,师资力量缺乏,仍然制约了当地教育发展。
孩子们在飞象双师心理课上互动讨论
今年10月,罗相东牵头在当地6所城区和乡村学校率先引入校外教育科技服务,在课后服务时间启用飞象双师素质课堂,并一口气接入了艺术启蒙类、思维训练类、情绪心理类等数十门课程,覆盖了165个班级、共计8282名学生。
在新建不久的乡村中心校永乐小学里,孩子们第一次在双师课堂上接触到如何识别情绪,学习与自己的喜怒哀乐相处。永乐小学校长段连军表示,这在心理教育资源短缺的西南山区,是一次前所未有的突破。
《艺术大师的画笔》双师课后孩子们展示自己的画作
令段连军印象深刻的是,在双师心理课上,每一个孩子还被配备了线下互动随材,“看到孩子们跟着大屏里的老师写写画画、同学之间还能互相提问交流,有讨论、有笑容,我发自内心的高兴”。
据罗相东介绍,音乐和美术等素养课程,也被引进当地学校。“这些课程改变了以往课后服务内容单一的情况,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