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衍海修鞋技术好、要价低,邻里乡亲都愿意找他修鞋。他坚持诚信经营,永远是一口价、立等可取。久而久之,尹衍海的修鞋铺生意越来越好,有外村村民舍近求远到仪阳村找他修鞋,“尹师傅不但鞋修得好,人也特别实在。”
邻里乡亲来找他修鞋,他只象征性地收取一点成本费,遇到家庭困难的便坚持分文不收。村里孤寡老人需要修鞋、修锁时,尹衍海都是上门服务。有一次,尹衍海在聊天时无意间听说村里的段大爷家里门锁坏了,便冒着大雨、拄着拐杖上门维修。段大爷十分感动,“没想到我随口说的话,自己都忘了,尹衍海却记在了心里,即使天气恶劣、身体不便也坚持信守承诺。”尹衍海的修鞋铺在学校附近,经常会有学生路过。下雨天有学生没带伞,他会主动把自己的伞借给学生,碰到学生校服拉链坏了,也会免费为其修好。
尹衍海坚毅的品格、顽强拼搏的精神一直影响着儿子。他的儿子目睹父母的艰辛,从小就很懂事,小时候就是干家务活的一把好手,稍大一些就经常去父亲的修鞋铺帮忙。上学后,儿子的老师、同学知道了他家里的情况,多次想伸出援手,但都被儿子婉拒了,因为他知道父亲的性格,也牢记父亲的教诲,“诚实做人,不多拿别人一分钱;要有骨气,靠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的生活”。儿子也从来没有因为父母都是残疾人、家境困难而自卑,他说:“虽然我的父母没有给我最好的物质条件,但他们给我的精神力量才是最弥足珍贵的。”儿子也很争气,大学毕业后在一家公司当了经理。
(推荐单位:肥城市文明办)
孝老爱亲先进典型
张爱玲
简介:张爱玲,女,汉族,1972年3月出生,宁阳县葛石镇沙埠村村民。
主要事迹:张爱玲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多年来无怨无悔地悉心照料叔公,她用善良、孝顺、勤劳和坚韧诠释了中华儿女孝老爱亲的优秀品德。
张爱玲的叔公李卓全因家庭条件、身体行动不便等原因没有结婚,无儿无女。丈夫常年在外打工,张爱玲肩负起了照顾叔公的重任。她白天干农活,中午、晚上做饭、缝衣,经常是凌晨才入睡。除了种好自家的地,张爱玲还租种了其他村民的田地,每年种十几亩玉米、小麦,年年卖粮上万斤。为了更好地改善家里的生活,张爱玲还学了做豆腐。在她和丈夫的共同努力下,家庭的光景一年年好了起来。
有一次李卓全生病,张爱玲两天两夜不合眼,昼夜守在病床前。一位病友问:“老哥哥,这是你闺女吧?”老人笑笑说:“是侄媳妇。”“侄媳妇这么孝顺,可真难得。”“是啊,谁有俺这样的福啊,上哪找像俺家这样孝顺的侄媳妇呀。”说着,老人禁不住流下了激动的泪水。病情好转后,张爱玲将老人接回家中,每餐饭先喂老人吃,按照医嘱给老人喂水喂药,从没耽误过。若遇晴好天气,就把老人扶到院子中晒太阳。在张爱玲的悉心照顾下,老人的身体逐渐康复起来。
张爱玲不但关心家人,对邻居也像对自己的家人一样,是乡邻眼中的好邻居,小孩子每次碰见她都“大娘”“婶子”喊个不停。她热心、友善,只要是能帮的忙,只要是会做的活,总是有求必应。
张爱玲孝顺叔公、敬重老人的举动得到了邻里的交口称赞。张爱玲用善良和孝心为老人的晚年撑起了一片爱的天空,为沙埠村的街坊四邻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推荐单位:宁阳县文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