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最高人民检察院援建的云南省西畴县革岔民族希望小学。肖杰摄
近年来,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西畴县攻坚克难,铲除穷根,经济发展和老百姓生活水平都迈上了新台阶,形成了“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西畴精神”。日前,在最高人民检察院定点帮扶西畴县20周年之际,记者随最高人民检察院一行来到西畴县,就加快西畴定点扶贫开发进行调研。
因着闻名遐迩的“女子太阳节”,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西畴县被誉为“找回太阳的地方”。然而,这里却被外国专家称为“基本失去人类生存条件的地方”。
地处我国西南边陲的西畴县,农业人口占全部人口的89.5%,全县99.9%的国土面积属于山区,人均耕地仅0.78亩,是云南省石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老、少、山、穷、战”5个字,就可以概括西畴的县情特点。
真抓实干——
人均收入增长16倍
“透风的房屋,摇晃的破床,生锈的旧锅,无粮的空缸”、“老人盼温饱,孩子盼上学”,这是20年前西畴人民的真实生活。
1995年,正当西畴人准备向穷山恶水开战、建设美丽家园的关键时刻,最高人民检察院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与西畴县结成了扶贫帮困对子。
“最高检通过争取各行业、部门、市场、社会等多种渠道的支援,对西畴县采取了教育、产业、项目、人才、干部等多方面、多形式的帮扶。”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郑文凯说。
据介绍,20年间,最高检先后派出17名扶贫挂职干部和6名支教干部到西畴开展多种帮扶工作。实施项目扶贫,他们协调引进资金建成新农村10个,实施农村道路硬化20公里,培训劳动力7万余人,还解决了1.5万余人、4900头牲畜的饮水问题;实施产业扶贫,他们扶持农民群众进行无公害畜牧养殖、建设万头猪场,引进茶业公司提升高原生态茶品牌,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实施文化扶贫,他们积极协调中国民协,邀请专家论证,成功将西畴“女子太阳山祭祀”民俗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了当地文化旅游事业发展;实施智力扶贫,他们先后共建设希望小学12所,为1000多名贫困学生争取到特困补助资金……
治贫先重教、扶贫先扶智。发展乡村教育是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的良方。在最高检资助兴建的革岔民族希望小学,《经济日报》记者看到,活泼的孩子、平整的操场、明亮的教室、整洁的宿舍,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表示,今后,最高检将继续关注并援助西畴县的希望小学建设,持续提高和完善希望小学的基础设施建设,努力为孩子们营造一个更加良好的学习环境。
据介绍,在最高检的帮助下,20年间,西畴县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10.5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了16.2倍。“很多农民从简陋的茅草房搬进了明亮的砖瓦房,有的还住上了二层小楼,用上了沼气,喝上了自来水。”云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纪恒说,“可以说,最高检定点帮扶西畴县的20年,是真抓实干、久久为功的20年,是投入真金白银、务求实效的20年,是真情实意、步步深化的20年。”
精准帮扶——
啃下扶贫硬骨头
走过一段崎岖的山路,蚌谷乡大吉厂村特困户冯道泽家的房子就在眼前。1990年妻子因病去世,2008年一子一女因车祸身亡,67岁的冯道泽现在和正上中学的孙子生活在一起。低保金、养老保险补助、良种补贴、土地综合直补、退耕还林补贴等加在一起,他家一年的收入才3919元。
在西畴县,像冯道泽这样的贫困户还有不少。“尽管目前西畴县各族群众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都得到了较大改善,但是要实现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还存在不少现实困难和问题。”西畴县委副书记、县长蒋俊说,“目前,全县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还有30892人。”
如何创新扶贫思路和方式方法,啃下民族地区扶贫攻坚这块硬骨头?曹建明对正在西畴挂职县委副书记的最高检政治部干部张玉亮说:“要注意找准扶贫对象,坚持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集中有限资金有针对性地解决贫困户生产生活和子女上学等方面遇到的特殊困难,真正使政策、资金惠及最需要的群众。”
据介绍,基础设施落后,是制约西畴县脱贫发展的瓶颈。对此,最高检将探索和创新定点帮扶方式,采取联席会议、致函、走访,邀请有关部门领导同志到西畴调研指导等方式方法,建立健全最高检与国家有关部委、省州有关部门扶贫开发联动的合作模式,加大统筹协调力度,积极为西畴县协调资金项目,特别是道路建设项目和水库建设项目,有效帮助西畴人民解决行路难、饮水难等问题。
齐心协力——
发展迈出新步伐
“脱贫到户到村,产业优先,扶智先行,基础为主”是西畴县的扶贫开发原则。而最高检结对帮扶,也需要方方面面的“大合唱”。只有方方面面一齐努力,在为西畴县“输血”的同时,帮助其加强培育自身的“造血”能力,西畴县的贫困群众才能早日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
要致富,先修路。虽财困民穷,可西畴县从2007年起到现在,已修建1420公里农村等外硬化路,让18万多老百姓从中直接受益。在修路的3.771亿元总投资中,政府补助仅有6745万元,群众自筹、投工投劳折价达到3亿多元。目前,西畴县村委会通路率达100%,村民小组通公路率达96.3%,农村等外公路路面硬化率达65%。
《经济日报》记者了解到,今年,西畴县还拿出了270万元作为扶持资金,对符合条件的90户微型企业进行扶持。根据测算,这些微企可带动就业400余人,实现增收700万元以上。
“没有实现农村地区的小康,特别是没有实现贫困地区的小康,就不能算是真正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20年来,西畴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但扶贫开发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在考察西畴县检察院时,曹建明希望该院针对扶贫资金分配、民生项目、新农村建设等方面的新情况新特点,加大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力度,让扶贫资金和项目在阳光下运行。
“西畴脱贫致富奔小康,不仅需要加强硬环境建设,也离不开良好的软环境。”曹建明在调研时特别指出,检察机关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开展定点帮扶工作,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更要注意发挥自身长处,注重民主法制建设,促进西畴各级干部提高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的能力,推动西畴经济社会发展与法治建设齐头并进。(经济日报记者李万祥)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人民日报客户端下载手机人民网人民视频客户端下载人民智云客户端下载领导留言板客户端下载人民智作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_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