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宁亚琴
西宁市杨家庄小学与大通县良教乡中心学校为西宁市集团化办学成员校,良教乡中心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寄宿制学校,学生大多从一年级起就在学校寄宿,一周五天的生活起居、学习管理绝大多数情况下都要靠自己。杨家庄小学虽是城区学校,但是部分学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劳动意识薄弱、劳动实践少、对家长依赖性强等一些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在集团化办学资源互助条件优势下进行城区孩子的劳动教育,探索进行了春耕实践体验等活动,寻找劳动教育路径。
探索:“春种秋收”助力生产劳动教育
春天是开锄播种的最佳时节,杨家庄小学带领六年级师生和良教乡中心学校小伙伴一起体验春耕。春耕体验活动前,为了充分作好准备,特邀大通县青少年活动中心的老师给孩子们讲解植物种植的条件,如何根据季节选择种植的种类,以及育苗、浇水、施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春耕会用到哪些农具?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一一认识了铁锹、耙子、锄头、小铲、水壶等这些农具,并在老师的指导下练习使用它们。还通过“火眼金睛辨种子”游戏,认识了此次春耕种植的种子和幼苗:土豆的块茎、菜瓜、菠菜的种子。
春耕劳动正式开始了,孩子们在田间有的用铁锹翻土、有的负责清除异物、有的正在耙地找平、有的在挖沟做垄,拎着水壶、拿出锄头、耙子,俨然一副小菜农的样子,整个过程中热情高涨。在家长和老师的帮助指引下松土、播种、种菜苗,忙得不亦乐乎。
活动结束后,孩子们席地而坐,一起畅谈收获和感悟。“我现在知道农民伯伯们为什么要祈祷风调雨顺了,因为付出了这么多辛苦种下的种子,都希望能长出果实!”“我今天体验到了农民伯伯的辛苦,从春种到秋收,还要除草、施肥、浇水,每天都要照顾小苗,太辛苦!”……这堂在田间地头开展的春种体验课,不仅是一堂劳动教育课,更是一堂思政课!“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在生产劳动教育中,不仅有春种的辛勤,还有秋收的快乐!校外实践基地的老师为学生们讲解采摘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孩子们便投入到采摘的快乐中。采摘好之后,孩子们又体验了一把最原始的烹调方法,将洋芋以烧窑的方式做熟,去品尝自己亲手采摘的果实。从春种到秋收的实践经历中,领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自然观、劳动是一切幸福根源的正确劳动观,这也是创新开展儿童思政教育、劳动教育、生态文明教育的积极实践。
感受:田间劳作,同学们亲手种下一棵幼苗,期待着它在这肥沃的土地里生根发芽,感受着播种生命的希望;青山脚下,同学们热情地欢呼与呐喊;田野活动,同学们亲近自然、感悟自然,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探索:角色互换融入日常生活劳动教育
•体验“良教小伙伴”的一天
城市学生在乡村学校体验当地寄宿制学生的一天是什么体验呢?杨家庄小学学生早早赶到了良教中心学校,在学生宿舍里和良教的小伙伴一起叠被子、打水、一起排队到食堂吃早餐。学生们纷纷感慨,平时都是妈妈帮忙叠好被子,刷牙洗脸的水都是妈妈帮忙准备好,洗漱完早餐已经摆好在餐桌上了,平时妈妈准备好这些都没有在意,现在觉得真的很幸福!也要尝试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为妈妈减轻负担。
•劳动技能大比拼
为了培养学生生活实践能力,树立“自己事情自己做”的自主意识,丰富劳动技能,感受劳动乐趣,杨家庄小学组织学生进行线上劳动技能大赛。让学生在劳逸结合中取得健康、全面的发展。学校根据各年龄段学生特点,技能大赛内容设置的六个任务,分别为:“包”你满意——整理书包、整齐划“衣”——叠衣服、鞋上开“花”——系鞋带、穿针引线——缝沙包、包饺达人、花式拼盘比赛。
低年级的孩子们在线进行了整理书包和叠衣服挑战,因为年龄小的原因,平时这项任务基本都由家长帮忙完成,而此次挑战中,小同学们也不甘示弱,在一次次练习中总结经验,最后将书包整理得又快又好,衣服也叠得整整齐齐;三年级同学尝试鞋带的不同系法,一条条彩色鞋带在孩子的巧手中,系出不同的好看的花样;四年级学生挑战了“缝沙包”这项劳动技能。孩子们还邀请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做自己的家庭生活指导老师,指导孩子们学习做家务,帮助他们掌握必要的家务劳动和生活技能,感受劳动带来的欢声与笑语。五六年级的孩子们向大家展示的厨艺技能,不仅学会了包饺子,而且将不同的蔬菜精心雕琢,让普通的蔬果在盘中开花。
•劳动互换体验——劳动小当家
和父母互换角色的劳动实践活动,让孩子站在父母的角度去看待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管理,做一做父母平时需要做的事情,体验父母的付出,感受劳动的意义;帮助家长了解孩子劳动教育现状,反观家庭教育得失。在活动中,孩子们通过做早饭、洗碗、洗衣服、刷鞋、拖地、买菜、做午饭等等体验了爸爸妈妈一天的生活,还有的孩子们不仅负责家务活,还帮父母看店搬货,体会父母的辛苦,加深对父母的理解。
感受:角色互换体验是日常劳动教育的有效途径,学生们只有自己作为父母的角色去体验,才知道父母背后的辛苦。让孩子们站在父母的角度去看待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管理,做一做父母平时需要做的事情,体验父母的付出,感受劳动的意义。
探索:小主人责任岗致力服务性劳动教育
“小主人责任岗”是指以班级为单位,班级中的成员每人都有其相对应的岗位,每个人都能够在其岗位上担负起应有责任。学生能够在自身的管理与本班管理中积极向上地发展。班级是学生的班级,学生是班级的主人。建设以学生为主体的岗位制度有利于学生的自主管理,有利于班级的和谐。在班级中开展“小主人责任岗”能够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感受:“小主人责任岗”的尝试,学生的管理能力、劳动能力有所提高,人人成了班级的主人,达到“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要求的同时,也达到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服务型劳动教育目标。
以劳育人,未来可期。杨家庄小学在劳动教育上作了一些探索和实践,期望未来的每一节劳动课,每一场劳动教育实践活动,都能展现“馨雅教育”的风采,以劳育人的智慧,以劳树德的追求。